目標:1、提高筆跡運動技能。
2、發展休閑技能
3、發展模仿、社會互動和創造性
4、學會聽指令
5、提高遵循有次序的步驟
6、為上學作準備
7、為聽故事作準備
8、為書寫作準備
程序:學生坐在桌子邊上,教師坐在他旁邊。使用標記筆(這種筆好握)和白紙或可擦拭的板。教師示范一個動作,并向學生說“這樣做”、或者使用下面列出的其他言語指令。經常使用從左到右和從下到下的運動。如何讓學生握筆以及讓他使用哪只手應該保持一致。不過,在其發展上沒有作好準備之前,不要強行使用三角架夾。要以系統的方式組織你在紙上的工作。不要突然在紙上到處變動。
方法應該有趣。除了在桌上畫以外,你可以用人行道上的粉筆畫、墻壁畫等。你可以在貓臉上畫圓圈,在軌道上畫直線。從標記筆泛化到蠟筆、鉛筆等等,但在大多數時間里,要讓孩子使用自己喜歡的媒介。尋找能將繪畫和其他活動結合起來的方式。(例如,為了玩“跳房子”的游戲而在人行道上畫格子)。
輔助:使用身體指導,以使孩子能完成活動。逐漸淡化輔助,直到變成輕輕的碰觸。
進入的標準:學生能坐在椅子上,看著作業、并能拿起筆。
掌握的標準:學生在沒有輔助的情況下正確地完成百分之八十的反正。這至少要在另外一位教師的面前重復進行。
階段1:控制筆/亂涂。教師演示動作,并說:“這樣做”,并將筆給學生。在紙上的任何標記都是可以接受的。
階段2:辨別筆的運動:推/拉筆劃、連續的迂回運動。教師演示動作,并說:“這樣做”,并將筆給學生。
階段3:填充輪廓(著色)。在學生能成功地完成階段1和階段2時開始。使用一種顏色、一種簡單的輪廓(例如,長方形)。然后,讓學生用不同的顏色填充這一區域。作為一種輔助,在輪廓的邊界內半英寸的區域著色。在學生能夠較好地在輪廓邊界內著色時,就可縮窄你所著色區域的寬度。逐漸地提高圖形的復雜性,并逐漸泛化到著色書。進行這種輔助的另一種方式是在輪廓之外涂上膠水,并讓膠水晾干。這會形成一個他能夠用標記筆感覺得到的邊。
階段4:繪畫。在學生能成功地完成階段1和階段2時開始。以只要求運用水的書本開始。教師提供給學生材料,并告訴學生“畫”。接著進行到運用顏料。
階段5:描摹圖形。在學生能成功地完成階段1和階段2時開始。教師畫一條模糊的、線、圓圈和其他形狀。指導學生描線。
描摹圖形:
垂直線、水平線、圓圈、斜線、+(加號)、X、C(朝向四個方向)
注意:如果有必要,可能用印刷模板來輔助這一步驟。
階段6:連點。在學生能成功地完成階段1和階段2時開始。教師畫兩個較大的點,并告訴學生“把點連起來”。從畫簡單的線逐漸進展到畫復雜的形狀,如一座房子。
階段7:臨摹圖形。在學生成功地完成階段5時,就開始圖形的臨摹。教師畫一個圖形,告訴學生說:“這樣做”。
階段8:臨摹熟悉物體的畫。在學生成功地完成階段7時開始。
臉、房子、太陽、樹、花、雪人、汽車、貓、瓢蟲、傘、旗、坦克、
階段9:放手畫形狀。在學生成功地完成階段7時開始,并且學生要知道所要畫的形狀的名稱。教師告訴學生:“畫[形狀]”。沒有可見的范本。
畫形狀:
圓圈、正方形、三角形、菱形。
階段10:用尺畫線。
階段11:放手畫熟悉的物體。沒有可見的范本。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