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認識自閉癥 > 什么是自閉癥 > 瀏覽文章

不良養育方式使兒童患孤獨癥

2008/11/17 來源: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思雨,告訴老師這是蘋果……”“說小熊……”在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孤獨癥康復中心,治療師正在為一名患孤獨癥的五歲小男孩思雨進行治療。專家介紹,孤獨癥已成為兒童精神殘疾的第一大“罪魁禍首”。除了遺傳基因引起的先天性孤獨癥外,不良養育方式導致的情感交流缺失也是兒童孤獨癥的“病根”。

  小思雨的父親劉先生說,兒子自一歲左右開口叫過幾聲“爸爸、媽媽”外,4年來沒有主動開口說過一句話,而且這孩子非常調皮,不聽話。3歲時,思雨上了幼兒園,可沒過兩天,老師就抱怨:看思雨這樣的孩子,比看10個正常孩子都累。劉先生再也不好意思送思雨上幼兒園了,就把他一個人放在家里,冰箱里塞滿了孩子喜歡的食物,餓了思雨就會自己取著吃,困了倒在床上就睡。

  負責治療思雨的張俊華治療師介紹,思雨的父母平時寡言少語,經常把思雨往電腦或電視前一放,只要孩子不哭不鬧就讓他一個人待著。因為孩子頑皮、經常闖禍,劉先生很少帶孩子走親訪友。失去與外界交流的思雨,慢慢變得性情孤僻、行為遲鈍、膽怯恐懼,甚至不肯開口說話。

  張俊華介紹,一般患孤獨癥的兒童,常常表現為自言自語、鸚鵡學舌似地模仿別人說話,喜歡一個人重復玩一種游戲,不理睬各種命令或約束,我行我素,有人把患有孤獨癥的孩子稱作“星星的孩子”。

  專家提醒,像思雨這樣由于情感交流缺失患上孤獨癥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接受治療的卻寥寥無幾。孤獨癥并不會隨著孩子成長而痊愈,病情只會越來越重。成年后,會被人們當成精神分裂癥或智障患者對待。

  因此,在發現孩子的行為情感發育障礙時,應及時檢查和治療。

0% (0)
0% (10)

下一篇: 傾聽4歲孤獨癥寶寶的獨白 上一篇: 孤獨癥兒童發展原則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不良養育方式使兒童患孤獨癥]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