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家庭訓練 > 瀏覽文章

家庭訓練自閉兒的理念方法

2008/6/30 16:08:08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我覺得是給自己一個鼓舞,也許,我們不知道孩子的未來在哪里,可是,我們需要的是一種信心,一種理念,不管最后的結果怎樣,但一定要堅信,訓練必有效果,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有進步,日積月累,琢石成玉。下面轉貼全文共享。

1.怎樣判斷孩子將來肯定能說話了、能與人交流了?

A:先要看孩子有無嚴重的生理缺陷,如大腦有先天性的病變、先天的聾啞等。但對于正處于生長發育的嬰幼兒腦袋來講,即使受到強烈的外來撞擊,對將來的思維也沒有什么影響的,平時的摔倒,更不會有什么影響的,這里還要告訴你,孩子摔倒后,千萬不要馬上扶起來,不要有驚慌的表情,不要說摔壞了話,告訴他沒事的,等孩子出聲后,再幫助他慢慢起來就好了,這樣做就很少會受傷的。這很重要,很管用,先別問為什么了,講明白要說半天的。

B.再看孩子的眼神,眼睛明亮、有神、靈活、眼光深,眼球上沒有額外的斑點(與其他認為正常的孩子進行比較就行),這就行了。這樣的孩子就沒有問題,放心吧?。?!

2.怎樣誘導說話?

要與環境配合,當發現他在玩什么東西或在某一特定地點愛發出聲音或冒出一個、幾個單音字時,要多讓孩子在那個地方進行重復,你也一起說,幫助他說,多重復,灌滿耳朵,只要他認可。如果你重復了,他又不說了,怎么辦?那就先放棄這個字吧,還要更新環境,再去發現。

3.相隨心變

按照最新量子力學發現,我們普通人的意念、心力,能改變極微小粒子的運動狀態,對于宏觀物體及我們能看到的物體,則不會就什么變化,但是其內部已經發生了極微小的變化,只是我們察覺不到。這方面的應用,國外正努力研究,我這里也不強迫你認可。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天氣的變化,比如雨雪是由水分子集聚造成的,人們的心情可以對天氣的變化產生影響,那種單靠衛星云圖來預報天氣是不準確的,我們已經多次看到了,因為天氣會經常被當地人產生的強大的某種心態給改變了。比如一場天災、戰爭造成了很多人的傷害后,往往后面是大雨與大雪。

古代的求雨,并不是完全迷信的,要是總也不靈,人們還會求嗎?比如2005的中秋節,本來陰歷八月十四晚上的天氣預報說明天全國大都是晴天,但正好明天是9.18,是國恥日,結果到了十五晚上,全國大部分都是陰天,尤其那些抗日戰爭時期仗打的最慘烈的地方都是陰天。

4.心在哪里?

在心臟?‘人在曹營,心在漢’怎么講?心在宇宙中遍布,卻也測不到。

恐懼時,身心都在縮小,當你豪情萬丈、野心勃勃時,心比天大?,F代社會眼花繚亂的色彩世界,越來越好的物質享受,讓人們的心大量地跑出去了,被吸引走了,不回來了,所有的心思都用來賺錢、花錢、享受,再掙錢,心都跑出去不回來照看自己的身體了,人能不生病嗎?

5.心是什么?

心,看字的結構,如同一個躺著人,心圍繞著全身,內外都有能出能進,無處不在。

人體五臟(藏):心、肺、肝、脾、腎中,惟獨心臟的‘心’字沒有‘月’字旁(漢字中,月代表肉),為什么?應該講,漢字的象形字(過去的繁體更好,幸好港臺還給我們保留著)是很科學的,甚至是超現代科學的。{從甲骨文到我們的現在的象形字是沒有過度與演化的,也好像是一下子出現的,如同研究人類的起源,我們都是先假定人是由猿進化來,按照這個前提,從考古中尋找證據,但是從猿演化到人,考古界始終沒有找到最有說服力的一環(類猿人)的證據,我們就有理由懷疑人是否從猿演變來,為什么還有這么多的猿沒變成人?進化還分批進化嗎?就象人們常問為什么蝌蚪變蛤蟆沒有剩下的,而卻有猿剩下沒變成人的。按照另一種人類起源于外星人的說法,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外星人在制造我們地球人時,不是一下子就造出來的,也是經過了多次的實驗篩選,這其中肯定是制造出了不少不合格或不理想的‘產品’,而對待這些不合格的產品,有的銷毀了,也有的沒有銷毀留了下來,成了我們的考古發現!在人類起源甚至物種起源的研究上,是不是一開始就我們走錯了路?

6.校園環境利于語言發育

前面說的,晚上到學校的校園干什么?孩子都是元氣充足的,能抵抗邪氣的,校園是孩子最集中的地方,到了晚上,尤其是放了假的校園,特別的安靜,各種場也平和,特別有利于引導孩子,父母去一個就行,要多拉著孩子的手,多撫摩孩子的頭,在孩子靜下來的時候,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要仔細觀察孩子對環境的反應,不要著急,等待時機,等待孩子的思維與你溝通的時刻。

7.怎樣把孩子變成普通孩子?

有條件的話,可以送一些專門的機構去訓練一下。既然有這樣的機構,那肯定有他存在的道理,也有一定的療效比例,就象任何一種藥物都肯定對某些人有效一樣,所以有條件的話就看看,但是不能時間太長,因為那里面可都是這種孩子。

這里還是講家庭該如何做

持久戰,你準備好了嗎?

自閉癥兒童的訓練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干預工程。訓練不同于服藥或手術,一個療程或一個手術后明顯康復。訓練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訓練者有豐富的經驗和極大的耐心和恒心。并且對于自閉癥兒童來說,幾乎在他們成長的全部階段都需要伴隨有訓練矯治,因此家長首先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只要堅持正確的訓練方法,您就會發現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您以前認為不可能學會的東西,具備了您以前認為不可能具備的能力。美國自閉癥研究所所長瑞姆蘭博士(一位家長,兒童心理醫生)就曾經說過:"當你面對孤獨兒時,要努力去感覺他這一段時間又學會了什么。"一位已幫助自己的自閉癥女兒成功地走上獨立生活的德國母親感嘆說:"自閉癥的孩子能走多遠,只有上帝知道,我想知道的是,與昨天相比,我的女兒今天又學會了什么。"一位中國母親經過十余年努力使自己自閉癥的孩子在正常學校堅持上完小學六年級,又看著她進入中學,不無自豪的說:"我現在才感到自己是多么有成就。"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家庭訓練自閉兒的理念方法]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