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家長的評估,目的是為了向家長傳授必要的方法,以幫助他們在自閉癥兒童的教育過程中取得更大的效果
第一, 家長在對孩子指導時是否用簡短清晰的指令。
第二, 家長是否把對孩子新技能的訓練與對孩子習得技能的復習交替穿插在一起。
第三, 家長是否強調關于事物的多種形式(例如要孩子去拿“白的小杯子”而不是泛指杯子)。
第四, 家長是否與孩子分享控制權。
第五, 家長能否有條件有技能地運用獎勵的方法。
第六, 孩子的良好行為是否得到自然界果的獎勵物。
第七, 家長是否隨時注意獎勵孩子的合理努力。
一、使用簡短清晰的指令
一般來說,殘障兒童對于來自大人繁瑣和模糊的要求往往不容易理解。所以,家長的指令應該簡短清晰,才會有較好的效果。在發出指令時,家長還應該根據情況適當地調節自己的聲音。如在給予矯正性指令時,家長的聲音可以稍微低沉一些,以幫助孩子了解指令的嚴肅性含義。
二、穿插訓練新舊技能
家長在教育有殘障的孩子時,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以保持他們
的學習動力,并提高他們對自己的信心。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教育過程中的一個原則是穿
插訓練新舊技能,即在教其學新技能的同時也讓其有足夠的機會重復已經學得的技能并因此
得到獎勵,從而使孩子的整個學習過程具有成功的性質。相應要避免的,是那種貪新貪難的
教育方法和拔苗助長的求勝心理。
三、強調關于事物的多種形式
任何事物,根據它們的不同顏色、體積、味道以及新舊等等都具有各種各樣的形式。自
閉癥的孩子往往過分的注意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忽視其他的方面。由于自閉癥孩子有這種選擇
性注意的毛病,所以他們常常對事物的多元的形式不能很好地注意,對于與此有關的指令也
不能執行。例如他們可能會按照指令去拿一個杯子,但當大人把大杯和小杯以及白杯和白碗
放在一起,而要孩子去拿“白的小杯子”時,孩子往往會不知所措。這就要求家長在訓練孩
子時要給予關于事物的多元形式的指令。要教育孩子注意事物的多種形式,家長必須在日常
生活中用口頭指令和環境布置來要求孩子注意事物的多種形式,并對此有所反應。這種教育
的機會在生活中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假若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時不強調關于事物的多種形式,
可以說是白白丟失了許多教育的機會。
四、分享控制權
自然教法的一個特點是讓孩子有機會選擇活動的內容以及獎勵的項目等等,從而提高其
學習的動力。與此同時,家長也必須有一定的控制從而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引導。例如家長可
以給予機會讓孩子選擇,但這些關于活動等的選擇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家長能否把握好這種
分享控制的度,對于孩子行為也有很大的影響。
在生活中往往可以看到兩種不盡如意的情況。一是家長為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只能
聽從指令。另一中情況是家長什么都由著孩子。所謂的分享控制權,是要求防止這兩種極
端。自閉癥孩子與人們一樣,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就特別有動力。如果孩子說:“我要
玩積木?!奔议L就把積木給孩子玩,甚至與孩子一起玩積木和談論與此有關的事。這樣,孩
子不僅在玩耍中學習,而且還漸漸明白他們使用自己語言的重要性,從而在今后增加了使用語言的動力。但在另外一方面,自閉癥孩子有時會做出一些危險性的行為,或自我刺激性的
重復動作。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就不能由著孩子,而應實行必要的家長控制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等等。
五、運用有條件獎勵的方法
以上諸方面的方法,家長應該在孩子行為發作以前就加以操作。以下要討論的是家長在
孩子行為發作以后可用的一些操作方法。其中首要的一條就是運用有條件獎勵的方法。人們
往往從行為的后果中學到知識技能。自閉癥孩子也不例外。問題在于,家長能否為著訓練孩
子的目的而有條件地安排后果(即讓孩子作出應有的努力之后才能想其所要)和有效地安排
后果(即獎勵的及時性及對將來行為的促進性)。在這方面的訓練,也是對家長進行指導的
重要方面。家長必須能夠注意及時獎勵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技能和為此所做的努力,同時避免
有意無意地獎勵不適當的行為。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他們必須要用自己的努力及其進步來換取大人的獎勵和表揚。如果家長能夠系統一致地運用有條件獎勵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有可能形成良好行為的習慣,而不必在每一行為后都期待家長的獎勵。
六、充分運用自然獎勵物
運用自然的獎勵物,也就是使孩子的行為在行為的自然后果中得到獎勵。以一個自閉癥孩子在社區中學說常用語言為例。如他能說“幫幫我”并進而得到別人的幫助,這便是運用自然獎勵物的例子,因為他的行為和行為結果之間存在著邏輯的聯系。另一方面,他如果說了“幫幫我”后馬上得到家長的表揚,這時,行為和行為結果之間并不存在著邏輯的聯系,從而這是人為的獎勵。如果孩子的行為技能經常得到自然的獎勵物,孩子今后在社區中就比較容易適應。因為人們在社區中經常得到的是自然的獎勵物,而不是人為的獎勵物。
七、獎勵孩子的合理努力
自然教法要求,不僅要獎勵孩子達標的技能和行為,也要獎勵孩子的努力以提高其學習動力。例如在語言教育中,只要孩子開口,即使發音錯了也應予以獎勵。這基本上是一種逐步引導的方法。
在訓練的初期,孩子表現往往不能達到家長或教師所期望的指標。即使在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進步以后,他們的技能也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缺陷。為了幫助孩子保持學習的興趣,并通過漸進的方式達到目標,家長要注意不斷地獎勵孩子的合理努力。所謂合理的努力是指,孩子必須是注意家長的要求,孩子的努力必須與所要求的技能相聯系,以及這種努力必須是在一定的時間內作出的。如果家長相反地要等到孩子作出比較完美的技能才給予獎勵的話,也許會無意中打擊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以上討論的這些方法并未窮盡所有的家長干預方法。但家長們在學會并應用以上七個方面的方法后,他們的孩子往往受益甚多,會在技能方面有較為顯著的進步。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