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應朋友的邀請,準備去北京專門服務于孤獨癥的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參觀,所以在網上了解了更多有關:田惠萍和星星雨的資料,有感于一個堅強的母親所作出的巨大犧牲和成就。
星星雨介紹
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在一名孤獨癥家長田惠萍的努力創辦下,成立于1993年。在中國它是第一家專門為孤獨癥兒童服務的教育機構,當時在中國針對孤獨癥的特殊教育領域是一片空白。在這樣的情境下,“星星雨”的創辦者(一名孤獨癥兒童的家長)和她的員工們開始了他們艱難的探索之旅,他們努力于開發出一套針對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的積極有效的服務模式。通過不斷的尋求孤獨癥的相關信息及其教育方法,“星星雨”開發出了目前正在使用的訓練模式,即以應用行為分析法(ABA)為理論基礎,通過行為矯正的教育方式。“星星雨”培養出的第一批ABA教師,從1993年開始已為近6000個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提供過服務。“星星雨”還開發出了一套家長訓練模式,在這里,來自全國各地的孤獨癥的家長們要接受2個半月的課程,以便他們能夠用ABA教育自己孩子。在中國只有這種模式是可行的,因為回到自己的家鄉后,這樣的家庭得不到類似的服務,因此這些家長必須自己承擔起訓練/教育孩子的責任。
田惠萍的心路歷程
在中央12臺心理訪談的特別節目《孤獨癥-直面孤獨》,田惠萍女士接受了電話采訪,袒露自己在和兒子一起與孤獨癥做斗爭時的心理歷程。
絕望、奮起
田女士的兒子是1989年被診斷為兒童孤獨癥的,在以后的艱難求治過程中,她時時的被兒子難治的病患和內心的絕望煎熬著,就像她所說的那樣:“求死不能,求生不想。”所說的求死不能,就是她可以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不能剝奪兒子生存的權利,更不能遺棄兒子在世上無助的生活;求生不想,她時時的被兒子無望的前途所折磨著,廖無生意。這應該是所有的人面對嚴重挫折打擊時,心理必然的反應,正像田女士所說的那樣,因為是人,所有會有這樣的反應。經過痛苦的思考以后,她決定做一個好人,一個好母親,和兒子一起去勇敢的面對疾病,和疾病做堅決的斗爭。
兒子是天使,打開了生活的另一扇門
田女士在電話采訪中深情的說:兒子是上天送來的天使,為她的生活打開了另一扇的門。他們在和疾病的斗爭中,她時時的感受著兒子的成長變化,和疾病斗爭中取得的點滴成就,經常會沉浸在親情、勝利的喜悅之中,用另一種的方式感受著生命的痛苦和快樂,過著和別人不同,但是同樣幸福的生活。
推己及人,服務大眾
他們在與孤獨癥斗爭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使用的經驗,系統的學習有關孤獨癥的知識進展,開潛心開發出一套針對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的積極有效的服務模式,在1993年以后的日子里,已經為近6000個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提供過服務,成為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的孤獨癥兒童服務教育機構,并成為國內慈善機構的典范。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