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野生動物園“海豚醫生”在與馴養員“握手”。
中新社深圳3月31日電 (鄭小紅 鄭朝倫 黃顯達)深圳野生動物園海洋天地6條快樂的海豚,將再次肩負起自閉癥患兒“醫生”的重任,開始“接診”被稱為小“雨人”的自閉癥患兒。
隨著4月2日第三個世界自閉癥日的到來,深圳野生動物園再次推出“關愛自閉兒童·親近海豚天使”大型公益系列活動。
深圳野生動物園31日介紹,從去年開始,該園就推出自閉癥海豚輔助康復訓練項目,有近百名自閉癥兒童接受了康復訓練,部分自閉癥兒童的狀況有明顯的改善。
今年深圳野生動物園的海豚康復訓練,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新意,推出一對一治療模式,一條海豚醫生和一位海豚馴養師,搭配一個兒童。
康復訓練包括觀看海豚表演熟悉海豚、與海豚交朋友、與馴養師做朋友、與海豚水中嬉戲玩耍四個部分。通過觸摸海豚、給海豚喂食、與海豚共游等方式,使海豚發出的超聲波不斷刺激自閉癥患兒沉睡的腦細胞,從而循序漸進地改善自閉癥兒童溝通、認知與語言能力,阻止其刻板行為的加深。
深圳野生動物園海洋天地助理館長黎穗民說,海豚康復訓練的最佳時期是每年的4月至10月,由于每年治療名額有限,預計今年4月中旬開始,將迎來報名高峰期。
據悉,用海豚治療自閉癥這種訓練方法最早始于美國。美國有關研究表明,海豚是用超聲波定位的海洋生物,它所發出的聲音通常是2000赫茲至10萬赫茲等多種波長的高頻超聲波,這種超聲波對自閉癥兒童的大腦有激活作用。而另外一種說法是,海豚溫馴善良的外表和性格討得患童親近的欲望和歡心,海豚刺激患童的感觸神經,令患童產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反應,這些反應起到了特殊的治療作用。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