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 攝
今天(2日)是“世界自閉癥關愛日”。昨日,天津市三名大學生志愿者來到津城某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教育機構,幫助這里的自閉癥患兒進行康復訓練。
志愿者們發現,這些孩子和同齡的正常人一樣,臉上掛著天真無邪的微笑,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嚴重受損,行動遲緩,在體力和智力上比同齡孩子“落后”兩三歲。
記者從市精神衛生中心獲悉,目前我國青少年自閉癥發病率為160萬分之一?;加凶蚤]癥的孩子往往缺乏社會足夠的關愛,在表達自己意愿和情感上都存在巨大障礙。藥物治療對他們很難起到良好療效,許多人求助于私人教育機構的康復訓練。
黃冬瑩是本市劉氏兒童發展中心創辦者之一,也是一名自閉癥患者的母親。她告訴記者,兒子3歲時發現得了該病,表現為不跟任何人說話,也不讓父母碰他,感受不到父母的愛。為了讓兒子像正常人一樣,黃女士嘗試了很多療法。經過9年的努力,兒子終于開始大聲叫“媽媽”了。
據該機構自閉癥兒童教師李瑩介紹,患上自閉癥的孩子無法正常地接受愛和表達愛,需要家長和教師付出更多的關愛。因為無法正確表達愛意,自閉癥兒童時常打人、吐唾沫、揪頭發。家長和老師只有忍耐,才能和他們建立起信任。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