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4月25日訊(記者 韋麗麗 通訊員 劉希明 ) 4月25日是“世界兒童日”,記者從市心理醫院了解到,島城兒童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發病率高達30% ,而導致孩子心病高發的原因跟家庭因素脫不開關系。醫生提醒,家長平時在多跟孩子交流的同時也要給孩子一定的成長空間。
“我兒子在幼兒園不會和小朋友交往,同學主動找他,他也不愿意說話,你看看孩子是不是有自閉癥?”不久前一對父母帶著孩子來到了市心理醫院。
市心理醫院李玉煥主任告訴記者,她注意到孩子的表情很豐富,并沒有自閉癥兒童的特殊面容,但是孩子的母親滔滔不絕地說自己的孩子如何內向,自己是多么擔心、焦慮,怕孩子不正常等等?!斑@位母親把自己對孩子的不安和焦慮都表現給了孩子?!崩钣駸ㄕf,孩子這個年齡已經開始能理解大人說話的意思了,看到母親對自己這樣焦慮,就會不自覺地影響自己的心理,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現在存在心理問題的孩子越來越多?!崩钣駸ㄏ蛴浾呓榻B說,根據外地的流行病學調查,兒童的情緒、行為問題包括抑郁、焦慮等,發病率高達10%到30%。而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未來5年內發病率還會繼續上升,雖然青島沒有這方面的專門統計,但是情況差不多。
“其實孩子患心病都跟家庭因素脫不開關系?!眱和t院心理科匡桂芳主任告訴記者,不少孩子的心病是由于家長跟他們溝通交流得太少導致的。另外,如果家長的教育方式過于粗暴也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匡桂芳建議家長平時要多跟孩子相處交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定的成長空間,但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應該本著寬嚴有度、恩威并施的態度,讓孩子學會自己規劃自己的人生。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