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在上課中
孩子跟老師一對一進行寫字課程。
自閉癥兒童有個特點是喜歡自己躲在一邊玩,這個孩子一直躲在墻角玩數字牌。
哪里才是我的家?星兒們純真發問。目前,廣州有內地首家公立的孤獨癥學校,民間自閉癥康復機構參照多元化、綜合型康復模式:包括行為干預、認知、社交訓練。今天,我們對佛山的自閉癥康復機構與教育機構進行掃描,為自閉癥家庭、教育機構、政府有關部門提供借鑒,為佛山自閉兒找到他們的家。
私立機構
三年前,佛山6歲半的星兒文文,每天都會往返廣州芳村和南海羅村,奔波一個鐘頭。2009年甚至以前,佛山的自閉癥康復機構較為稀缺,全市登記注冊的私立自閉癥康復機構只有兩家,公立的康復機構只有一家?,F實的困境,讓更多的佛山星兒,不得不踏上去廣州的康復路。
投入百萬只能收支平衡
南都記者初步統計,佛山全市登記在冊的私立自閉癥康復機構有五家,包括禪城的啟扉、紅鸚鵡、天語,以及南海的紅鸚鵡和星兒。目前佛山對私立的自閉癥康復機構,有兩種政策。禪城的紅鸚鵡、啟扉與天語,于去年年底得到與公立康復機構思創的同等待遇:禪城區戶籍的自閉癥家庭,90%的康復費用由政府補貼,按一個月3000多元的費用,家長只需出300多元。但在南海,目前私立自閉癥康復機構,依然沒有政策扶持。
南海星兒特殊教育中心,共有18名培訓教師,月工資約2000元,“至少要招夠20個孩子,否則就虧損。”星兒的負責人溫遠霞介紹,曾有一個家庭,兒子診斷出自閉癥,而全家月收入不超過2000元,“當時只收他700元,但最后他還是沒來。”
開了兩家連鎖機構的南海紅鸚鵡負責人趙功同樣很不輕松,“目前投入已經100多萬,能收支平衡就要燒高香了。”
培養了老師又都走了
現在,他們又要面臨公立自閉癥康復機構的競爭。溫遠霞說:“一個老師培訓了一個月,說不干了,去了南海福利院”。溫遠霞介紹,“南海星兒”現有一線教師18人,其中臨床康復專業的有9人,幼師專業的有3人,普通教育專業1人,心理學1人,社工1人,而真正崗位對口的特殊教育專業只有2人。“廣東省內的高校暫時還沒有設立特教專業,”
一般招進來的老師,都要經過半年左右的培訓。“也招過一些江蘇、安徽高校特教專業畢業的老師,但是一般工作兩三年后,都會辭職回家。”
溫遠霞提到,“禪城私立自閉癥康復機構有政策支持,比如接受政府補貼。只有公營與私立康復機構,擁有同樣的政策支持,我們才會有更大的提高。”
部門回應
自閉兒公校單獨開班還沒時間表
《佛山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到的2012年佛山將在市區各建立和完善一所標準化特殊學校,是否包括專門的自閉癥兒童教育機構?
對此,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昨日回應,佛山市特殊教育學校以招收聾啞、智障、肢體殘疾學生為主,暫未將自閉癥學生單列開班教育。而各區建設的特殊教育學校,也暫未考慮開設自閉癥學生班。普通學校接受殘疾兒童尤其是自閉癥少年隨班就讀,暫沒有相關計劃。
公立機構
“希望提供更多學位”
南海福利中心的本地孩子才享有政府補貼
2009年,佛山市唯一正式納入殘聯管理的自閉癥培訓機構,只有禪城思創(禪城區殘聯下屬事業單位)。目前,南海福利中心也開設了專門的自閉癥康復教育中心,南海戶籍的同樣享受政府相關補貼。另外,佛山啟聰學校、順德啟智學校、南海星輝等公立機構,都有接收部分自閉癥學生。
2010年6月,南海福利中心投資60萬,將自閉癥康復教育中心的規模擴大到800平方米。除了配備特教老師,康復治療師也增加到20多人。福利中心辦公室主任胡靜介紹,康復中心服務過的患兒已達100多人次,如今尚有30余名兒童正在接受康復治療??祻椭行牡馁Y金主要來源于政府補貼,同時接受社會捐助。
按規定,南海戶籍的孩子可申請免費在康復中心接受治療,而目前30多個孩子中有80%以上都是南海的孩子。南海以外的孩子進入中心需要交納一定費用,費用從880元/月到3190元/月不等。
來自大瀝的王大爺,7個月前,放棄了1000元/月的門衛工作,陪外孫小明來康復中心治療。家住桂城的李先生,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盡快到幼兒園上學,“他5歲了,再長大一點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去年年底,李先生將兒子轉入南海福利院特殊兒童康復教育中心,并申請了免費治療。
不過,與啟聰學校目前只接收禪城本地戶籍學生類似,南海福利中心也更傾向于接收南海戶籍的自閉癥兒童。多數家長認為,公立的自閉癥康復機構依然緊缺,“希望公立機構提供更多的學位和名額。”
家庭作坊
“有人覺得我們在搞非法教學”
“華強之家”負責人希望降低注冊門檻早日轉正
根據規定,私立自閉癥康復機構必須先在教育局申請,同時有500平米以上的場地和30萬以上的注冊資金。南海星兒的負責人溫遠霞回憶,當時找場地就很費勁,幾次搬家后才算最終穩定下來,而且還是在一個學生家長的資助下才注冊成功,“能達到這個門檻的私立機構并不多。”
2005年,梁華強從廣州市殘聯康復中心辭職,帶著2個嚴重的自閉癥兒童來到南海黃岐,租了房子開始獨自幫孩子們康復。2008年,梁華強認識了高位截癱的路女士,擅長畫畫的路女士成為了孩子們的老師。
位于南海區黃岐的“華強之家”,如今有4位不超過10歲的孩子,除了周六日家長接回家外,其他時間都和老師一起吃住。“沒有合法身份,總會有人覺得我們是在搞地下的、非法的教學。”梁華強說,由于場地小,教學設施不全被的問題,華強之家也一直采取家庭作坊式的教學方式。
梁華強想擴大“華強之家”的愿望,也一直沒有進展。她告訴南都記者,6年來她多次致電民政部門希望能申請成立自閉癥兒童康復機構,但因為沒有教師資格證、治療師證以及教學場地而沒有成功,“希望政府能降低門檻,對民間自閉癥康復機構,政府更應該進行監督。”
聲音
禪城私立自閉癥康復機構有政策支持,比如接受政府補貼。只有公營與私立康復機構,擁有同樣的政策支持,我們才會有更大的提高。
———南海星兒特殊教育中心負責人溫遠霞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