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兒科學會重申其研究結果:2歲以下的兒童過分依賴電視,將損傷其大腦,制約語言、注意力的發展。早在2008年,該學會就有調查認為:一個在周歲前就是“電視控”的孩子,如果每天至少花2小時看電視,他與同齡兒童相比,將來所面臨的語障風險將高出5倍!
《精英時代》采訪了滬上知名青少年研究專家萬麗珠女士,她認為:每天看電視時間過長的兒童可能患上 “電視綜合征”,家長應該有方向地指導其從電視上獲取積極信息。
案例
愛上電視寶寶成小胖墩
睿靈心理咨詢中心曾接待一位媽媽,她不滿五歲的兒子小豆因為沉迷電視,現在不到一米的個頭體重已有50多斤,儼然就是個土豆身材。小豆平時由保姆帶,保姆??渌?,不吵不鬧。
時間一長,小豆媽發現孩子除了看電視,對其他事情興趣都不大。智測發現,五歲的小豆智力水平只有三歲孩子的水平。很明顯,小豆患有兒童電視孤獨癥。
2-6歲認知形成很重要
2-6歲的兒童正是對世界產生認知和思考的時期,一旦產生認知,以后就很難跳開原有的框框。電視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帶有編劇、導演等人的主觀思維,這些形象固化了孩子的判斷和認知。長時間看電視對兒童影響較大。
一是削弱左腦功能。看電視時有意義的非語言而是圖像,對左腦的分析思維過程起到抑制和消極作用,過長時間看電視對尚處開發期的兒童大腦不利。
二是使兒童陷于被動。對比書以及文字刊物,電視具有被動性,看電視養成的被動性對于兒童的思考和探索能力以及學習積極性得到抑制,將大大不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
三是將產生“電視綜合征”。看電視有時候會讓兒童感到心神不寧,處于超活躍狀態之中,這種狀態可以稱為電視綜合征,使得兒童不能連續保持注意力。
建議家長指導下看電視
美國兒童行為學家認為,兒童每周看電視最多10小時。為了更好地開發兒童智力,萬麗珠建議采取家長指導制,幫助學齡前兒童掌握從電視中獲得積極信息的方法。
“要限制看電視的時間,每次不超過1小時。 ”萬麗珠說,不要把電視當作兒童的另一個保姆,必須保證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寫作和運算的時間。
“多與兒童談電視內容,最好是陪孩子一起看,了解他們對節目的看法。這樣可以針對節目中出現的人、事、景加以講解,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思索回答,從而培養孩子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她提醒家長,節目內容要根據兒童的年齡、心理特點、理解能力來適當選擇。
要擴大生活中的現實經驗。對兒童來說,拼七巧板、搭積木、做紙工、畫圖之類能喚起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游戲很重要。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