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嬰幼兒缺乏手勢語家長們應注意了

2012/9/24 8:16:23 來源:搜狐健康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近日,北京語言大學理論語言學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澳大利亞認知與認知障礙研究中心、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合作主辦的“維護兒童語言健康,促進心理和諧發展”公眾演講在首都圖書館舉行。

  據國際自閉癥研究學會主席、美國波士頓大學心理學教授介紹,“目前,在自閉癥兒童中,有30%的人完全不能說話,有20%的人卻能和正常人一樣說話與交流,剩下的一半,只能磕磕絆絆地說,語言溝通不能順暢進行。”FLusberg教授介紹,盡早發現孩子的語言問題,用科學的方法提高語言能力,還能幫助自閉癥兒童提高其社會溝通能力。

  自閉癥語言障礙的四種表現

  自閉癥兒童的語言障礙存在很多相似卻不同的表現形式,主要體現在語音、語義、句法結構和語用四個方面。

  在語音方面,自閉癥兒童表現為不會發音,發音不清晰,或聲調異常。

  在語義方面,自閉癥兒童表現為語義不清。具體是指,自閉癥兒童只能理解語言的形象意義,不能理解語言的抽象意義和引申意義。

  專家舉例說:“例如我們提到‘花’這個字的時候,我們的腦海里呈現的可能是一朵花,也可能是花錢、花時間的意思。但自閉癥兒童聽到這個字,只能想到形象的一朵花,很難做其他的延展。”

  另外,有些自閉癥兒童在語義上經常會出現“延遲性反響語言”,通俗地說,就是隔一段時間重復以前聽到的話。這些話往往與當前的情境毫無關系,卻是自閉癥兒童在以前的情境中聽到過的,只是過了一段時間才將其提取出來。

  在句法結構方面,自閉癥兒童在使用語言時,語句一般是簡單而不完整的,基本不用“因為、所以”等關聯詞。

  嬰兒缺乏手勢語或是自閉征兆

  “怎樣盡早發現孩子是否存在語言問題呢?首先家長要了解正常孩子的語言發育順序。”FLusberg教授強調。

  正常的孩子在6個月時就可以開始嘗試和父母以及外界進行交流,到了7個月時,就可以咿咿呀呀地發出聲音了;10~12個月時,他們會用自己的“手勢語”來表達想法,比如用手指指向想要的東西,對不喜歡的事情搖頭以表示不滿意;12~14個月是說話的開始,能說簡單的詞;等到18~24個月時,能說的詞匯增多,而且會說一些短語,譬如,“媽媽,走”,“爸爸,拜拜”等;到了3歲,就可以說完整的句子了。

  而自閉癥孩子表現出的最早癥狀就是缺乏手勢語,他們不懂得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要留心孩子在10~12個月時的表現,缺乏手勢語就要提高警惕。

  18~24月是自閉癥干預黃金期

  自閉癥兒童能否說話以及語言能力的提高,與發現和治療的時間早晚有一定的關系。FLusberg博士說,在美國,自閉癥的孩子往往到了4歲才被確診治療,但其實,在兩歲或更早時家長就能發現一些傾向,18~24個月是進行自閉癥干預的黃金時期。而等到6歲時再進行語言訓練基本上是沒有作用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語言發育情況,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就診,盡早治療。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嬰幼兒缺乏手勢語家長們應注意了]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