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家長在自己的孩子確診為孤獨癥后,積極地尋醫問藥,但是相當多的家長缺乏耐心,急于求成,要求治療醫生和訓練機構在短期內就讓自己的孩子完全康復。要知道,孤獨癥是一個慢性過程,其治療與培訓也是一個長期過程,因此家庭訓練十分重要,家長要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堅信你們的孩子通過早期治療,早期行為干預,部分患兒是可以回歸主流社會的,當病情康復較慢或遇到挫折時不要灰心喪氣,一定要持之以恒,付出百倍甚至千倍的愛心和耐心,盡力創造條件幫助他們走出自我封閉的空間。
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1、使用簡短清晰的指令:當家長與孩子交往提出問題時,首先要確定孩子是在注意自己,然后對他發出簡短清晰的指令。
2、穿插訓練新舊技能:家長在訓練時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為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保持他們學習的動力并提高自信,在訓練過程中,教其學新技能的同時也讓其有足夠的機會重復已經學到的技能,并因此得到獎勵,使患兒在學習過程具有成功的性質,相應避免的是那種貪新貪難的教育方法和拔苗助長的求勝心理。
3、有條件的獎勵:家長必須能夠注意及時獎勵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技能和為此所做出的努力,同時要必避免無意獎勵不當行為。
4、運用自然獎勵物:也就是使孩子的行為在行為的自然后果中得到獎勵。
。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