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小孩發生行為問題時,我們首先考慮的應是行為發生的原因,再尋找恰當的處理方法。如果是由于正當需求不能得到滿足而發生行為問題時,父母加以嚴厲處罰,很容易打擊小孩表達需求的積極性,并激怒孩子。
2、當孩子發生行為問題時,父母應調整自己的心態,避免發牢騷,更重要的平息自己的怒氣,多加點“阿Q”精神,理智而又有耐心地去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
3、掌握好處理行為問題的原則:A.及時獎勵良好行為;B不“無意中”獎勵不良行為;C.及時處罰孩子的不良行為。
4、盡量使用溫和的處理方法(隔離法,不理睬,祖母原則等)。做一個不具有攻擊性的好榜樣,有節制地合理地使用懲罰。避免體罰,威脅,哄騙,嚴厲的懲罰,威脅使小孩自尊,情緒,情感的發展受阻,使小孩變得極端退縮或更具有攻擊性,自傷性,并且罰后父母也會感到內疚。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