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主要的適應是語言上與人們的溝通表達障礙,導致與人無法交往或者在做事行為上與大部分兒童不同,矯治教養的首要目標在于改善這種固執的特性,增進其挫折忍受力及認知彈性,使將來能夠適應更復雜的社會環境的要求。專家給大家兒童在自閉癥期間都要培養什么。
一步便在于:學習如何運用行為治療條件交換的要領,培養孩子接受約束能力,協助其對自己的行為設立合理的限制,進而了解社會中規范的概念。換言之,在條件交換的過程中,小孩不僅需要學會等待、延遲立即性需求滿足及配合的意愿等,更重要的是他必須具有將別人的意圖考慮在自己的行為中的動機,才能成功地達成指定的要求。
其次,最好事先擬定漸進的階段目標,從大范圍的行動約束開始,漸次增加約束的項目和時間,再慢慢褪去外在的約束條件,期望能導向孩子對自己行為自我規約的最終目標,亦即增進自我控制的效能。
此外,自發性和孩子自我安排計劃生活的能力亦有重要關連。剛開始,小孩通常是在事先安排的規律環境中,依賴父母的提醒被動地執行生活作息,若父母本身的個性較有組織,做事情會計劃,家居生活的安排井井有條,孩子更會容易進入狀況。但是,慢慢地,此項按時間表行事的能力要提升至即使父母不在旁邊叮嚀、慢慢地減少主導的角色,孩子也能夠依照已經建立的常規作息主動去執行,且沒有特別去為他規劃時間,他也有能力自我安排。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