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雨人故事 > 瀏覽文章

科技日報:超能力“雨人”是否存在?

2014/2/9 9:36: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打破砂鍋

  近期播出的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中,被稱為“中國雨人”的智障青年周瑋展示了“完美的”的計算能力,不少人在驚嘆之余也發出質疑。請關注——

  美國電影《雨人》講述了記憶力超強的自閉癥哥哥與正常人弟弟之間的親情故事。之后,“雨人”成為了自閉癥的一個別稱。自閉癥患者通常的表現是癡傻、生活不能自理,但在國內外媒體的報道中常會出現一些有特殊能力的自閉癥患者的身影,他們通常在某些領域展現出非同尋常的天分,常被稱為“白癡天才”。

  最近,“打假斗士”方舟子對周瑋的“天才”計算能力的質疑,讓廣大網友熱議,究竟超能力“雨人”存不存在?對此,專家表示,的確有部分自閉癥患者展現出特殊能力,但具體成因尚不清楚。

  智障天才的確存在

  早前,中央電視臺曾多次報道號稱“人體照相機”的史蒂芬·威爾特希爾,他坐直升機在城市上空飛一圈,就可以把整個城市全貌畫出來。最早引起世界關注自閉癥的美國電影《雨人》,也記錄了一個典型案例:一盒火柴掉在地下,患自閉癥的男主人公可以不假思索地說出根數;他還可以背出有航空史以來所有的空難記錄;可以僅憑大腦記住四副撲克。而這些表現并非編導杜撰,他的原型名字叫金皮克。

  鄭州瑞曼自閉癥康復訓練中心專家劉文振咨詢師說:“自閉癥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全稱是自閉癥譜系統障礙,包含低功能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阿斯伯格癥、學者癥候群、雷特綜合征等。”周瑋是一個典型的智障學者綜合征的例子。

  “醫學上有一種病叫智障學者綜合征。的確有孩子在生活上有障礙,但擁有特殊能力,這種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科主任、自閉癥診療權威專家鄒小兵告訴筆者,智障學者綜合征中的大部分人是自閉癥患者,也有其他智障患者。不過,據鄒小兵推斷,由于周瑋小時候常年有低血糖、癲癇,不能斷定他就患有自閉癥,但屬于智障學者綜合征。

  北京安定醫院兒科主任崔永華致力于做自閉癥的臨床與調查研究,他說,從醫學上講,周煒的計算天賦是可能存在的:“孤獨癥(即自閉癥)患者具有特殊技能是可以理解的。他們可以在某一領域、某一方面具有突出、超乎尋常的功能,這些人被稱為‘白癡學者’。他們的特殊能力多體現在記憶力上,可以過目不忘,另外還有不少人在音樂、邏輯推理上展示非凡的天賦。”

  “智障學者”成因不確定

  孤獨癥患者的超能力是從哪里來的?崔永華認為這是大腦先天發育的結果。“孤獨癥是廣泛性障礙,目前孤獨癥的病因還不清楚,很難具體說清這些孩子為什么具有超能力”,他說,可能的解釋就是,孤獨癥天才的大腦整體發育有障礙,但與這個特殊能力相應的腦區發育得比較突出。

  鄒小兵給出了另一種解釋。他說,人腦的不同部位擔負著不同的功能,某一部位受損后,另一個地方的能力就可能突顯出來。“人的左腦負責的是理性思維,右腦負責的是情感思維。研究發現,當情感思維方面的能力出現問題時,另一側大腦的計算、機械記憶等能力會發生與眾不同的變化”。

  據其他媒體報道,對于周瑋這一個案,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們曾提出兩個假設。一個是“功能代償”假設。不過,利用“功能代償”理論解釋智障天才周瑋個例,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腦部某些區域的損傷影響了其相應的功能;二、該功能通過其他腦區實現。另一個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布魯斯·米勒的“天才區段”假設。他認為,在人的大腦右顳葉下的一個特別區域——叫“天才區段”,其作用是讓人在某些方面具備天分,成為天才。但這個區域通常被一些神經元壓制,一旦打開這個“按鈕”,人就會天才迸發。這種推論也同樣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腦部受損;二、右顳葉活躍。

  “雨人”的超能力有待發揮

  專家稱,并不是所有的孤獨癥患者都存在智力障礙,其中有1/4的人智力是正常的。據鄒小兵介紹,在國際上,自閉癥患者中有10%(在某些方面)能力比較強,我國是7%。但是,由于缺乏與人共同溝通這一基本技能,他們難以適應社會、發揮才能。

  “一般自閉癥患兒的父母都能發現孩子在哪些方面有一些特殊能力。但是,目前家長、社會關注最多的還是孩子的缺陷,將注意力放在讓孩子健康起來,未必會去培養這些特殊才能。”崔永華指出,應該在努力糾正缺陷的同時,盡可能去發現他們的特長、超常能力。北京安定醫院就將要成立一個孤獨癥康復訓練中心幫助自閉癥患兒。

  劉文振在為自閉癥患者做康復訓練時,曾遇到過許多在某個方面有超出常人能力的苗子,但“往往家長和教育者,并不以這方面的發展為主要方向,還是想著好好康復,回到社會,長大能生活自理為主”。這種“方向性的導向,直接限制這類孩子的發展”。他建議,首先要發現、鼓勵、創造條件讓自閉癥天才發揮自己的能力;另外,社會的接納能力也有待提高,因為“與其說利用好他們的才能,不如說除了特長外,(他們)其他不好的方面,我們能否接受。”

  專家們稱,可以安排這些自閉癥天才去做一些對社交能力要求低,又能發揮他們才能的工作。目前,國外在這些方面已經有所嘗試,一個比較有實踐性的是臺灣的一個案例。他們安排一個刻板記憶能力非常好的孩子,做檔案管理員。常人找了好久都翻不到的資料,他能準確的說出在哪個區,哪個格。

0% (0)
0% (10)

下一篇: “雨人”:從基因到生活方式 上一篇: 孤獨而閃耀的星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科技日報:超能力“雨人”是否存在?]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