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史金納的言語行為科學中的操作原則,父母要運用這位孩子想要的東西,或喜歡的方式以獎勵他的正面行為。例如食物、飲料、擁抱、親親、呵癢、贊美或玩具,但重點是要迅速地給予肯定。
自閉癥患兒康兒在ABA模式學習中,糖果對他沒有一點兒吸引力。他喜歡我們對他的好行為和態度歡呼:“康兒好棒!好聰明!”但是,過一陣子這個方法就失去了它的魅力,取而代之的是小熱狗,他每答對一個問題,就讓他咬一口熱狗,所以父母和老師要察覺什么是孩子目前最想要和喜歡的東西,并且孩子平時不能隨意地得到這個增強物,只有在ABA的學習時段中,才能接觸到這個增強物。
同樣的原理在問題行為上,要確實不讓孩子感受到他有驅使人反應的力量,例如,康兒會賴躺在地或用尖叫聲拒絕回應問題,但我們不給他熱狗也不勸阻他,卻用漠視不理會的態度,使這種失常的行為失去有令父母反應的力量。等到他自己安靜下來(要鼓勵此刻安靜的行為),我們就馬上讓他咬一口熱狗,很快地,康兒就懂得這個“溝通法則”:只要不鬧且好好地用眼神對視表達需要,他就能得到他所想要的東西。
一般自閉兒父母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在孩子表現不可理喻的問題行為時,竟給予注意或關心,加強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的父母會立即斥責(這個反應就給了孩子注意力),但孩子的語言能力是無法會意且領受父母“言教”的。有的父母會馬上哄勸孩子并妥協(這個反應就給了孩子負面增強物),反而變相地鼓勵孩子繼續用這種問題行為態度來溝通,以冀求逃避他所不要的密集學習。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