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認知訓練 > 瀏覽文章

自閉癥孩子理解能力的訓練法

2017/7/4 16:22:13 來源:互聯網 作者:未知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理解能力差的這部分孤獨癥兒童,他們的語言中并不缺少詞匯,但是這些詞匯絕大多數是消極的、無內容的,只是一些語音的空殼。因此培養理解性的語言,建立正確的概念應是這部分兒童語言訓練的第二個目標。理解性語言的建立過程,也是概念建立的過程。正確概念的建立又能更好地促使其理解性語言的發展。概念是由詞來代表的,它是思維的基本形式,反映客觀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征。在認識過程中,把所感覺到的共同特點抽出來,加以概括,就形成概念。比如從各種車輛、船只和飛機中抽出它們是用于運輸的這一共同特點,就概括出了“交通工具”這一抽象的概念。
 ?。ㄒ唬┰鯓訋椭?a href="http://m.www471818.com" target="_blank" class="innerlink">自閉癥兒童發展理解性語言,建立正確的概念。
  積累詞匯,理解每個詞的意義。
  我們可以通過實物、圖卡、照片、演示這些直觀的手段讓兒童了解每個詞所代表的意義,同時也積累直觀的感性經驗。比如教水果類的詞匯,應把該教的水果一一呈現給兒童,通過用眼睛看,用手摸觸,用鼻子聞,用嘴嘗這些手段使兒童獲得關于這種水果的豐富的感性經驗并以同樣的方法教會兒童去辨別不同的水果。
  “變式”教學。
  所謂“變式”教學就是在教兒童一個概念時,要把同一概念呈現的不同形態告訴兒童,以便他能去區別、辨別出事物非本質的特征,而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例如教“杯子”這個概念,就要一一教給兒童去認識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材料的各式各樣的杯子,然后逐漸的去掉非本質的屬性(顏色、形狀、材料),最后抽出杯子是盛飲料或其他液體的器具這一本質屬性,使兒童知道:凡是用來盛飲料或其他液體的圓柱狀或下部略細的器具都可以叫做杯子。在建立杯子這個概念的過程中,兒童也大大地豐富了他關于杯子的理解性詞匯。同時抽象思維能力也得到發展。
  分類訓練
  分類訓練就是根據物品的特點把相同的東西歸成一類,這是幫助兒童通過認物品學詞匯來鍛煉抽象概括能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訓練。我們可以這么去做:首先指導者告訴兒童:“和XX放在一起。”比如指導者指著一輛玩具車,告訴兒童把它放在一推玩具車中去。指導者通過問兒童來引入,把東西歸類(一類或更多的類)。比如指導者問:“這是什么?”兒童:“鞋”。指導者問:“我們用它干什么?”兒童:“穿”,指導者:“這些是我們穿的東西。”指導者:“再拿一雙鞋看看。”指導者還可以問哪些東西是吃的,哪些東西是穿的,哪些東西是乘坐的這類問題,讓兒童把東西歸成幾類。先從把物品歸為較具體的群體做起,然后逐漸教會兒童把東西歸類為更加抽象的群體。比如先認識歸類各類動物:狗類、貓類、魚類。。。,然后再提升歸類為動物這個大概念。
 ?。ǘ椭陋毎Y兒童發展功能性語言
  所謂“功能性語言”是指孤獨癥兒童在他實際生活的環境中真正需要的、有用的、在適當的時候用得著,而且會用的那些語言。功能性語言不只是有聲音,還包括其他無聲語言的溝通方法。最初的功能性語言應包括以下內容:
  1、表達自我需要的語言(要,我要,,,我想,,,,);
  2、一般交往的禮貌語言(你好,謝謝,再見等);
  3、描述一般事務的語言(這是XX,這是干什么用的等);
  4、回答社會問題的語言(姓名、年齡、住址等);
  5、簡單動詞的使用;
  6、描述自我狀態的語言(我看見XX,我有XX;我渴了,我餓了等);
  7、對不知道的問題回答不知道;
  8、呼名征求別人意見,請求別人幫助的語言(XX,我可以,,,嗎?幫幫忙,幫幫我,XX,幫幫我)。
  盡快地幫助孤獨癥兒童發展功能性語言是改善他們語言行為的根本手段。只有這樣用實際有用的語言去代替那些刻板、重復無意義的語言才能一步步引導孤獨癥兒童朝著正常的方向發展。
 ?。ㄈ┰鯓訋椭陋毎Y兒童發展功能性語言
  1、培養動機。年齡大或者能力較好的孩子,指導者要不斷地把正在做或將要做的事情告訴他,如說:“去超市買面包”,讓他知道我們正在做的事,并學習如何表達。以后就要利用熟悉的情境給他提表達要求。對小年齡、能力較差的孩子則幫他把他想要的事用口語表達出來。比如他想喝水,在帶他去拿水時,告訴他“我要喝水”或“我們去拿水”并用手勢做輔助表達。慢慢培養他用簡單的詞語作表達。孤獨癥兒童的語言訓練要非常生活化,出門時,在家時,看到人時,做事時都要教他說話,并鼓勵兒童主動表達,越有機會表達的兒童語言發展就越好。
  2、注意方法。在“一對一”教學,要由兩個人一起教,一個扮演指導者的角色,一個扮演讓孩子模仿的對象,構成一種正常的交往模式,不能一人扮演提問者及答話者兩種角色。
  從練習回答各種問題來學習表達。下面是幾個例子:
  1、能以自己的名字來稱呼自己。
  方法:1)指導者與兒童一起站在鏡子面前,指著兒童在鏡中的影像,重復說出兒童的名字。2)協助兒童指著鏡子中的影像,問:“這是誰?”另一個指導者示范回答:“這是XX”。3)向兒童重復提問,兒童以下列形式回答:“這是XX”(可說出兒童名字的第一個字作提示)。4)若兒童嘗試說出“走,走路”或發出其他近似的聲音,立即獎勵他;5)若兒童未能回答,指導者則代兒童回答,并要求兒童模仿說出答案一次;6)重復以上步驟,并逐漸減少提示及協助,再練習說其他圖片中的動作。
  提示:1、提問前的過度、引導很重要,練習一開始,并不直接提問,而是以描述實物、圖片的形式把答案說出來并作強調,然后才練習回答。
  2、要有實物、照片、圖片這些可視性強的材料。
  3、一般步驟為:示范(多次)-》協助(各種提示;嘴形、開頭的音。。。)-》嘗試回答-》獎勵-》自動說出。學習評估說話有沒有達到目的。
  這方面的練習就是通過設計情境,然后讓兒童學習怎樣根據聽話人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反應。如兒童說:“爸爸,我們去玩好不好?”也許他說話的聲音小,問得不清楚,或者沒有看著爸爸說,他爸爸便故意裝成沒有反應。這時,媽媽則在旁邊教他,爸爸沒聽清楚,再大聲講一遍。讓他知道爸爸的反應表示沒有聽清楚,沒有達到目的,需要再重復。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兒童掌握如何恰當運用語言的技能。
 ?。ㄋ模┏C正刻板、重復語言
  發展功能性的語言,建立起正確的溝通模式是矯正孤獨癥兒童刻板、重復語言的根本辦法。但是,我們仍應該重視如何消退刻板、重復語言。矯正刻板,重復語的策略
  如果總是重復廣告詞與天氣預報,則在相當一段時間使他沒有機會再聽到這些內容。
  一遍一遍地重復短語或問題,最好的辦法是不去理睬重復的短語,而去鼓勵口頭表達新的想法,或用別的事情來轉移他的注意。
  如果總是鸚鵡學舌似地模仿他人言語,則應教他如何表達。把正確的語句告訴他,并反復練習,直到掌握了為止。比如你問他:“家在哪里?”兒童也重復“家在哪里?”你就訂一個計劃來幫助他學會回答別人的提問。如果確實不會回答的問題,要教他說“不知道”。
0% (0)
0% (10)

下一篇: 沒有了 上一篇: 提高自閉癥兒童認知能力的方法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自閉癥孩子理解能力的訓練法]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 相關文章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