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診療研究 > 瀏覽文章

孤獨癥兒童心智解讀能力不存在缺損

2019/6/18 17:39:3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wangsf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作者:蘭繼軍 張艷楠 字號

  心智解讀能力,也被稱為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ToM),是指個體認識自我與他人的需要、想法、情緒,理解他人的意圖等,并根據這種認識與理解預測、解釋相應的行為,實質上是一種推測他人心理狀態及其與外界事物因果關系的理論。心智解讀在個體溝通、交往、社交中具有重要意義,擁有良好心智解讀能力的個體可以根據他人的狀態解釋其行為,因而是個體適應社會的一種重要能力。

  一般認為,兒童在4歲左右便可獲得心智解讀能力,能否通過錯誤信念任務是其獲得心智解讀能力的重要標志。但這并不意味著兒童在4歲之前的心智解讀能力就處于一片空白狀態。已有研究表明,從2歲左右開始,兒童對于他人心理狀態的認知能力便逐漸發展,已經能夠認識到他人是具有愿望的,并且這種愿望會影響他們的行為。此外,他們對于看見—知道之間的關系也開始有所了解。到了3歲左右,兒童就已經能夠區分心理狀態和外部現實。直到4歲左右,兒童才會明白,對于同一物體或事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觀點或行為。同時,也獲得了區分外表與真實的能力。4歲半是兒童認識心理狀態的轉折期,5歲的兒童便能夠完全理解自我及他人的心理狀態,大部分兒童在5歲時都能夠通過錯誤信念任務。

  目前對普通兒童心智解讀能力的研究已趨于完善,那么孤獨癥兒童的心智解讀能力發展情況如何?曾有研究表明,孤獨癥兒童并不具備像普通兒童那樣自然而然地獲得心智解讀的能力,他們的心智解讀能力是缺損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孤獨癥兒童能基本識別簡單表情,但在理解錯誤信念任務上較為困難。研究指出,相比于普通學齡前兒童,孤獨癥兒童至少在心理年齡為11歲時才能有80%的通過率。其次,孤獨癥兒童難以領會、理解他人的情緒、行為、意愿以及背后所存在的因果聯系,只能依靠一種外顯的、機械的現實代替對他人心理狀態的理解。最后,孤獨癥兒童在理解自身心理狀態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難。研究表明,在完成意外內容任務的過程中,孤獨癥兒童回憶自我的錯誤信念(歸因于自我)與將錯誤信念歸因于他人同樣困難。但也有研究者曾提出孤獨癥兒童能通過初級、次級錯誤信念測驗,只是在回答問題時較少運用心智狀態的詞匯,因此他們的心智解讀能力并不存在缺失,只是發展遲滯。

  國內外不同研究者在孤獨癥兒童心智解讀能力上所得出的結論不盡相同。為進一步探究孤獨癥兒童心智解讀能力是否缺損,研究者采用心智解讀故事書對31名4—6歲孤獨癥兒童的心智解讀能力進行測評,該測評工具包括感知覺、看見—知道、真實—想象區分、愿望、信念5個維度,能夠較為全面地測出兒童心智解讀能力的發展水平。測評結果表明,孤獨癥兒童的心智解讀能力整體明顯低于同齡普通兒童,但其得分總體呈上升趨勢,即6歲兒童的得分大于4歲兒童。這說明孤獨癥兒童的心智解讀能力并不存在缺損,只是發展極為緩慢。

  總體而言,與普通兒童相比,孤獨癥兒童的心智解讀能力發展較為遲緩,對于感知覺的理解與判斷能力欠佳,難以對真實發生的事及想象的事進行辨別與區分,無法根據他人的愿望、信念推測出其情緒、行為。

 ?。ū疚南祰疑缈苹鸾逃龑W一般課題“基于心智解讀能力和教育行為矯正的孤獨癥兒童融入普通學校學習的支持策略”(BHA180160)階段性成果)

 ?。ㄗ髡邌挝唬?a href="/Jigou/Jigou/shanxi2/" target="_blank" class="innerlink">陜西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0% (0)
0% (10)

Tags:

下一篇: 沒有了 上一篇: 自閉癥兒童走進電子課堂,通過游戲學習技能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孤獨癥兒童心智解讀能力不存在缺損] 的評論,總共:0條評論
  • 相關文章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鄭州瑞曼語訓

鄭州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