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統合治療的原理到目前為止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以下機制有關。
■濾去過度敏感的頻率,使大腦聽覺皮質重新組織,促進對所有頻率的知覺,減少對聽覺信號的歪曲。
過濾掉某些超敏頻率的聲音,減少了這些音頻對內耳和/或大腦中某些區域的刺激,從而減輕了這些區域的敏感性。而其他頻率聲音的刺激則使內耳或大腦中其他部位接受到更強的刺激,促進了聽覺的進步。刺激的減少使對超敏聲音的超敏減輕,刺激的增強使息,對非超敏頻率的聲音感知增強。
■在感覺系統中,某些神經元的興奮對其他神經元的激活產生抑制作用,被刺激的區域抑制
其他相鄰的末被刺激的部位,因而超敏頻率的聲音的刺激會使內耳或大腦的某些部位的神經元興奮,對其他的或相鄰的感受其他頻率聲音的部位的神經元產生抑制作用。因而過濾 掉超敏額率的聲音,不再刺激內耳或大腦的某些部位,而對相鄰的感受其他非敏感頻率的 聲音的部位予以刺激,相鄰的、非敏感部位的刺激則可能抑制相鄰的敏感區域,并可能調整敏感區域,從而調整患兒的聽力系統。
■中耳肌肉張力不足妨礙了中耳的適當功能。聽覺統合治療可訓練和強化中耳的肌肉,使肌張力正常,使聲音有效傳導。
■由于中耳的損傷(如中耳炎),鼓膜張肌和鐙骨肌不能很好地共同工作以完成聽覺反射,如
此易造成中耳損害。而聽力統合治療后可使兩塊肌肉共同很好地工作,完成聽覺反射。 使受訓者容易轉移注意力,并更清楚地接受聲音,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學習聲音與行為、 物體、行動及事件的關系。
■小腦前庭系統為腦中感覺運動處理中心,負責視、聽、味、嗅覺等整合和處理,協調自主
和不自主運動,控制平衡覺、方向感、時間感和節律等。聽力統合訓練可改善小腦前庭系 統功能,從而使患兒出現一些與聽力無關癥狀的改善。
■AIT治療前后的MR和PET的檢查結果對比發現:治療后大腦活動正?;?,額葉高代謝減
輕,枕葉活動增強。
■動物實驗表明治療前后腦組織5-HT及5-HIAA水平下降。
β-內啡肽假說:聽力統合治療可能刺激或使腦中釋放此物質的部位功能正?;?。
去甲腎上腺素升高、3-甲氧4-羥苯乙二醇升高、多巴胺升高。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