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文摘 > 文摘瀏覽 > 瀏覽文章

音樂在治療中的應用原理

2008/12/8 13:06:19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音樂是建構的現實”(Gaston語),“是一個存在于時間中的現實現象,并要求個體的自始至終的參與”(Sears語)。音樂的一些特定的本質特點會要求,引起,促使和影響人的行為。例如,音樂中的次序和結構,特別是節奏因素會幫助一個人組織自己對外在世界的感知。一些兒童甚至很多成人的內部世界常常是迷惑混亂的,音樂有序的的結構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有益的的體驗,可以幫助他們從混亂中解放出來。

    音樂是一種強有力的感覺刺激形式和多重感覺體驗。音樂包含了可以聽到的聲音(聽覺刺激)和可以感到的聲波震動(觸覺刺激),在觀看現場演出時可以產生視覺刺激的體驗,在音樂的背景下舞蹈或運動可以產生肌肉的動覺刺激的體驗。另外音樂結構的體驗可以長時間地吸引和保持人的注意力,促進人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力。不言而喻,以上各種體驗都是伴隨著愉悅的快感進行的。

    自我表達障礙,自我評價的低下是大部分心理障礙病人和很多生理障礙病人的共同基本心理特點,而一個人必須首先能夠正確的接受自己, 然后才能成功地與他的外部世界建立起正確的聯系。音樂可以成為一個人的自我表達的媒介,以及豐富自我情感和促進自我成長的途徑。在集體的音樂活動這種無威脅的,安全的人際環境中,人們可以通過音樂的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的途徑來自由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和意念、思想。在音樂治療中使用的各種音樂活動可以適應各種不同的功能水平的病人,使他們都可以在音樂活動中獲得成功感的體驗,而這種成功感的體驗對于一個人的自我形成和自我評價是很重要的。

    一個健康的個體必須能夠成功地與他的周圍建立起一個正確的人際環境,而無論是心理障礙或是生理疾患的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人際關系方面的障礙。音樂活動通常是集體的參與活動,這種共同的參與過程又常常會有助于建立起一個良好的,親密的合作關系,并進一步為自己創造一個和諧的,安全的社會環境。音樂的本質要求參與者的密切配合和精確的合作,任何合作上的失誤或失敗都會馬上導致音樂效果的不諧和與失敗,而且這種不諧和與失敗會立即反饋給每一個參與者的耳朵,造成聽覺、心理、甚至生理上的不快感。因此音樂本身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來強迫所有參與者進行完全的合作,并迫使人們控制可能破壞音樂和諧的任何自我沖動和個性表現行為,因此病人在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學習與他人合作和相處的能力和技巧,這種在音樂中的合作能力最終會泛化和轉移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另外音樂的魅力和愉悅性也會吸引那些社會性退縮的人們參與到音樂的社會活動中去,從而改變其自我封閉狀態。

    音樂治療的過程一般包括四個主要步驟:(1)確定病人的問題所在(評估)(2)制訂治療目標(3)根據治療目標制訂與病人的生理、智力、音樂能力相適應的音樂活動計劃(4)音樂活動的實施并評價病人的反應。各種不同的音樂活動可以幫助病人發展其聽覺、視覺、運動、語言交流、社會、認知以及自救能力和技巧。同時音樂還可以幫助病人學習正確地表達自我情感的能力。
ImgLoad(document.getElementById("BodyLabel"));
0% (0)
0% (10)

下一篇: 精神分析療法 上一篇: 自閉癥兒童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音樂在治療中的應用原理]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