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智商在70左右的智障兒童進入普通中小學隨班就讀,越來越多高功能自閉癥孩子的家長隨班就讀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
上海市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孤獨癥工作委員會相關人士指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自閉癥患者的“隨班就讀”不像智障那么簡單,由于孤獨癥者的社會性嚴重缺陷,導致無法安靜地坐在教室里,這就給學校和老師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難題。
那些智力達到一定范圍,社會性嚴重缺陷的孤獨癥孩子,往往會讓需要照顧一個班級40個孩子的老師顧此失彼,而孩子家長也惟恐被學校趕出來。由于孤獨癥孩子社會性的缺陷,對老師的教學很難消化,這樣的局面往往使孤獨癥孩子的“隨班就讀”變成“隨班就坐”,或者說是“隨班就混”。
自閉癥融合教育的開展,需要一系列配套,例如師資、培訓、資金和政策支持。如果學校不能提供適合自閉癥孩子的個人教學計劃,家校銜接制度不夠完善,不能克服發育障礙,往往就會造成二次身心發展障礙,出現認知問題,行為問題和情緒問題等,因此很多自閉兒進入小學后,會變得容易情緒波動,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和不快樂。
《孤獨癥社會融合教育》一書作者甄岳來指出,自閉兒家長需要有清醒的頭腦,目前上幼兒園、上學校的比例只是一少部分,與其擠破腦袋上普通學校,不如讓融合起步于家庭。在生活中抓住機會,從系鞋帶到燒菜做飯,一步步放手讓自閉兒自己做,這樣的自理能力在學校里是學不到的。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