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自閉癥兒童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星星的孩子”。他們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難以理解別人,也常常不被別人所理解。常被別人稱為冷漠的人。然而有一群人卻在用自己的愛呵護著這些孤獨的孩子們,她們可以讀懂這些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們的言行,她們就是特教學校的老師。
孫芳芳就是一名自閉癥特教老師,記者見到她,她正在陪孩子們玩。自閉癥兒童由于不能正常與人交流,說話語無倫次,而且多動,像“坐好、手放好”這樣的話語,孫芳芳每分鐘都會重復十幾次。2009年,孫芳芳大學畢業,當時懷揣著一份美好的理想來到一所特殊教育學校,雖然之前已經了解到特教這份職業的辛苦,但現實比她想象的還要辛苦。
剛開始來的時候最讓記者們接受不了的是,如平時我們生活的環境音量、分貝相對低,在這里孩子一旦情緒不好就哭的特別厲害??薨?、鬧啊的,一開始的時候就感覺腦袋疼,嗡嗡響。
20多歲的女孩子,整天面對著這些無法正常交流的自閉癥孩子,困難可想而知。你想這些孤獨癥孩子們認識一個蘋果,這個過程可能就是一周、兩周,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是更多時間。
像這樣,認識一個蘋果就要這么長的時間,更別說其他的訓練了,這絕不僅僅只有耐心就可以,更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而這種愛心在孫芳芳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孫芳芳說:如果自閉癥孩子有特別嚴重的情緒問題,已經產生一種暴力行為,必須掐你,那段時間基本上我的胳膊還有腿上都紫了,就是覺得真的受不了那種壓力。每次都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到最后,第二天仍然起來還來上班。
作為孫芳芳的同事,語訓課教師荊雪娟也有著同樣的感受,她告訴記者,雖然幫助自閉癥兒童康復的過程很漫長、很枯燥,但是當看到這些孤獨癥兒童有變化、有進步的時候,就會特別的高興。
像孫芳芳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個,但是光是靠這些培訓機構的老師和家長們是不行的,這就需要全社會都行動起來,為更多的孤獨癥兒童伸出我們的援助之手,多給這些自閉癥孩子們一些關愛與呵護,讓“藍色行動”永遠傳承下去。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