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語言訓練 > 瀏覽文章

語言發育遲滯

2004/8/21 0:47:48 來源: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例如,一名6歲男孩,3歲前由外婆領養,外婆個性沉默少言,平時很少與孩子交談。孩子語言發育遲滯,只會喊“爸爸”、“媽媽”,2~3歲時才會講單詞,把“牛奶”叫成“奶奶”,“肚子”說成“肚肚”,“汽車”叫成“嘟嘟”等。4歲才會講短語,如“媽媽抱抱”,“寶寶吃”,“外面去”等。4歲進幼兒園,與小伙伴玩耍時從不主動說話,愛畫畫,特別喜歡玩積木,想象力豐富。在幼兒園里膽小,上課時從不舉手發言,老師多次啟發他發言,他站起來不是結結巴巴講不清,就是小聲哼哼又坐下。老師教的簡單故事,他不能復述,常常急得面紅耳赤,搔頭摸耳,甚至發脾氣或哭泣。他會唱短的兒歌,數數“1~50”,5之內的加減法會口算,智力發育良好。在家與父母可簡單交談,發音清晰,但語速較慢。他能說出自己的姓名和年齡,講話句子短,每句五六個字。因語言表達能力較差,講話少而來求治。經檢查,患兒的耳、喉、舌等未見異常,聽力正常,診斷為表達性語言障礙。
    防治
    主要根據發育性語言障礙的原因,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如對聽力有缺陷的兒童,應及早發現并予以治療,因為改善聽力對促進語言發育有重要作用。
    感受性語言障礙的孩子,其預后較差。需經過特殊的訓練,在專門學校,通過專門培養,才有可能獲得語言能力。特殊訓練的重點在于訓練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聽覺記憶、聽覺知覺。輕度的孩子恢復較好,重度的較差。
    表達性語言障礙者,一般與環境因素關系比較密切,所以家長要從小注意兒童的語言教育和訓練。孩子是模仿周圍的人學會說話的。孩子最初的語言活動,是在愉快的時候,對成人的逗引用聲音表示回答開始的。不過,這時的語言還只是處在發音階段。真正的語言,是從聽懂成人說出的詞意開始的。在孩子周歲前從訓練“聽”的能力人手,為日后開口說話打下基礎。若1歲半后孩子不肯說話,而用手勢或表情示意時,周圍人可故意表示不懂,以促使他說話。
    在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時,家長要耐心。語言訓練,需反復進行,不要怕重復,重復是必要的。孩子“聽”多了,以后能較快地對能聽懂的話作出反應,從而及早掌握語言,接受教育和獲得知識。

    上海惠誠咨詢有限公司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語言發育遲滯]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