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自閉癥學生在社會互動的能力,在教學現場上,一直是研究者面臨的教學困境,也是最想突破解決的問題。九十三學年度嘉義縣政府教育局為自閉癥及嚴重情緒困擾的學生辦了一場專業訓練,邀請臺北市立師范學院
一、社會故事的理論
二、社會故事的主要結構
社會故事主要包含描述句、指導句、觀點句、控制句四種,分別簡述如下:
1.描述句:這種句子以描述故事的人、事、地點、原因等為主要內容,句子以不超過二十句(十二句之內最佳),解釋為什么發生,發生的內容,指出與情境相關的特征,是故事的起點。
2.指導句:此種句子即是希望自閉癥學生應有的反應,最好以肯定句來呈現,如「我要」、「我能」開始為佳(兩句為主)。
3.觀點句:系以別人的感受或反應,來教導自閉癥學生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一句為主)。
4.控制句:用來增進記憶與了解(一句為主)。
社會故事的內容以敘述句和觀點句為主(約二—五個句子),而以指導句及肯定句為輔(○—一句),依自閉癥學生的能力來撰寫。
三、社會故事的教學步驟
首先要以自閉癥學生不適當的行為所發生的情境,并盡可能寫出可能預期和反應情形來描述。主要步驟為:1、選擇情境,2、觀察,3、撰寫社會故事,4、學習及復習。
1、選擇情境
自閉癥學生下課不主動到校園玩游戲器材,上課不主動回到教室來上課,想要改變學生的行為。
2 、觀察
搜集學生的資料三五天,做持續的觀察,直到有一定穩定的水平并記錄細節。
3、撰寫社會故事
以適合學生理解力及識字量為原則,撰寫社會故事。
4、學習及復習
以社會故事教導后,持續性的復習也很重要,老師或家長要持續注意孩子的轉變及發展,并適時修正,但也別急著褪除社會故事,可以制作成小卡片放在口袋,有利學習及類化。
四、社會故事教學實例(請參考
五、社會故事
應用結果
自閉癥學生在社會故事學習后,會有以下的學習成效:
1、會主動于下課時到游戲區玩。
2、會主動回到教室上課,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3、褪除社會故事圖片后,仍會按時回到教室。
4、褪除社會故事文字后,仍會按時回到教室。
5、全部撤除后,仍會按鐘聲響準備回到教室上課。
六、社會故事實施原則及注意事項
2、和家長討論最迫切希望改變的行為問題,并共同討論實施后成效。
3、請家長在家中也能配合,每天念故事給自閉癥學生聽(每天晚上念兩次)。
4、每一次僅設計一個社會故事,太多的訊息自閉癥學生無法消化吸收。
5、注意評量學生的行為改變,可適時修正,但一次以一個變項來調整為原則。
6、當行為有改變時,社會故事可以逐步褪除。
7、設計可攜帶式或放置固定位置社會故事圖卡,自閉癥學生可以方便看到為原則。
8、整個社會故事教學宜以自閉癥學生的優勢及增強系統搭配使用,效果會更好。
9、社會故事的教學內容要在一周前設計好,以利教學。
結語
社會故事應用在實際教學上,確實能改變一個自閉癥學生的行為,增進在社會技巧上的學習。
感謝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