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兄弟各玩各的,一言不發
本報訊(記者 熊雄 實習生 廖逸平)三歲半的兩個孿生兄弟,從來不在一起玩,無論父母怎么喊叫他們,他們都無動于衷,除此以外,他們還常用頭撞墻,用手打自己臉等自傷行為,經診斷,兄弟兩人都患有孤獨癥。專家提醒,患孤獨癥的兒童,早期治療效果更好。
昨日上午,記者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兒童心理行為中心,見到焦作武陟縣的小爽、小豪(化名)兄弟,他們正獨自玩耍,其父母就站在旁邊,滿面愁容。
據孿生兄弟的母親陳小梅介紹,兄弟兩人2002年4月出生,因經濟原因,她把孩子帶到一歲多的時候,把一個孩子送給其姥姥帶,一個送給其爺爺帶,她到附近的一個工廠打工去了。當孩子一歲八個月大的時候,她發現孩子還不會說話,喊他也沒有什么反應。直到孩子們出現打自己臉、頭撞墻等自傷癥狀,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后來被診斷為兒童孤獨癥。
[專家支招]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教授姚梅鈴在接受采訪時說,孤獨癥的患病比例還是比較高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其一,語言障礙,患有孤獨癥的兒童都不說話,或很少說話;其二,交流障礙,患孤獨癥的人因其語言障礙,很少和別人交流;其三,興趣比較狹窄,一旦有他們感興趣的事,他們就會不厭其煩地去做,比如,自傷、頻繁看某個東西等。研究表明,孿生兄弟,如果有一個人患有孤獨癥,另一個患孤獨癥的比例相當高。姚教授提醒說,如果兒童有孤獨癥狀時,應盡早介入治療。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