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偷懶”致76名兒童終身聾啞
專家提醒家長重視新生兒的聽力篩查
記者焦朗權實習生徐怡本報訊今天是全國“愛耳日”。記者昨天從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召開的“全國新生兒聽力篩查研討會”上獲悉,僅2004年,上海有76名兒童因家長“偷懶”,沒有及時帶他們參加早期聽力篩查,錯過了最佳康復治療時機,最后導致大部分終身聾啞。
據悉,本市新生兒聽力篩查覆蓋率已經達到98%,上海新生兒聽力篩查采用國際上最先進的外頻穩態檢測技術,可以在新生兒睡眠時測試出不同頻段的聽覺能力,以全面了解新生兒的聽覺能力。在新生兒出生3至5天內,就應進行初次篩查,正常兒童聽覺能力應該小于或等于25分貝。目前,全市約有200多個新生兒聽力篩查點。據統計,本市每年有先天聽力障礙新生兒200至300名,約為全國的1%左右?,F在,本市每年約有0.1%至0.3%的兒童檢測出有聽力障礙問題。
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沈曉明教授表示,嬰兒出生以后,聽力障礙很難通過一般的體檢發現。往往當嬰兒長到2至3歲時,父母才發現孩子對聲音沒有反應,但這時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使用傳統的辦法只能發現大約50%的先天性聽力障礙兒童,而常規體檢和父母識別幾乎不能在第一年內察覺患兒聽力障礙,因而錯過最佳治療康復期。因此,唯有對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才是早期發現聽力障礙的有效方法。
據介紹,聽力正常的嬰兒一般在4至9個月,最遲不超過11個月開始牙牙學語,而嚴重聽力障礙的兒童由于缺乏語言刺激環境,不能在11個月前進入學語期。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9個月至12個月內,如果能在新生兒期或嬰兒早期及時發現聽力障礙,可以使用助聽器、電子耳蝸等人工方式幫助建立必要的語言刺激環境,使兒童的語言發育不致受損害或少受損害。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