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計劃 16
學前兒童圖書閱讀經常運用的幾種圖式
人的圖式所涉及的領域和類型很多,也很復雜。但對學前兒童的圖書閱讀來說,較集中的圖式有以下幾種:
?。保蜗髨D式--這是對有關人物、動物、物體等外形特征,以及對這些事物的美術表現形式的認識和知識。低幼讀物是以圖畫為主的,有些圖畫能真實地反映事物,而有的圖畫卻是運用了夸張、變形的手法,所表現的事物與真實的事物有一定的距離。學前兒童在圖書閱讀時必須調動自己頭腦里的各種形象圖式,對圖書里的現有美術形象和圖畫進行配對,才能有對圖書的內容進行猜測、認證和理解的過程。
?。玻蕡D式--這是對自然物以及各種事物的美術表現形式的認識和知識。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顏色,而真實的物體與美術上所表現的物體也是有差距的。學前兒童在圖書閱讀時要把自己頭腦里的各種色彩圖式,對圖書里的美術色彩進行配對,才能有對圖書中的美術畫面的理解與接納。
?。常巧珗D式--這是對有關人物、動物,以及故事、童話里所涉及到的擬人化的角色的認識和知識。兒童讀物中塑造了許許多多的角色形象,學前兒童在圖書閱讀時,需要根據自己對各種角色的認識所獲得的圖式,去分析理解圖書中的角色形象。
?。矗录D式--這是對某一類事物的發生、發展、變化與結果等的認識和
知識。兒童讀物多以故事、童話、寓言、神話等為主,這就需要兒童在自己的圖式中找出與之有關的圖式去預測圖書中事件的發生、發展、變化與結果和證實自己的猜想,從而理解讀物的內容。
?。担畧鼍皥D式--這是對各種景物、環境、場地的認識和知識。故事、童話、寓言、神話等都有著人物角色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或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等的描寫,學前兒童需要根據自己對各種景物、環境、場地的圖式來對圖書故事的發生地點進行分析和判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故事內容。
?。叮Z言圖式--這是對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認識和知識。以圖文并茂為
主的兒童讀物,有著較為豐富的語言信息,包括了詞匯、句子、語段等規范的語言學習內容,也包括了兒歌、故事、童話、寓言等文學體裁,更有語言的音樂性、形象性、情景性、實用性等表達形式的不同,學前兒童在圖書閱讀時,必需運用自己已有的語言知識去理解和重組讀物的語言信息。合理地選擇圖書給不同年齡的孩子閱讀,其語言信息的質和量的不同,能更好地引起學前兒童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圖式驅動過程。
?。?-6歲的學前兒童正是從無到有地吸收與儲存各種圖式,構建自己頭腦里的圖式網絡的關鍵時期,孩子的一切活動、一切經驗都是他們建立圖式網絡的機會。所以,我們應如何豐富兒童的生活、學習與游戲的經驗,充分利用各種感官去接觸事物,使他們的頭腦里能建立更多的圖式,在閱讀時如何啟發引導才能更好地激活孩子們的各級水平的圖式,使他們能利用自己已有的圖式對圖書的內容進行預測,對自己的預測進行評價和證實,從而吸收圖書里所提供的語言、美術、圖像等新的信息,并把它們內化成自己的圖式中去,以便將來有需要時能及時啟動。
總而言之,現代圖式理論中的觀點為我們指導學前兒童的圖書閱讀有著非常大的意義。當代科學的發展飛速,信息時代為我們創造了各種讀物,如有聲讀物、音像讀物,電腦及資料儲存產品的普及,要求人們有主動學習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學前兒童的早期閱讀經驗,本身就是主動學習能力與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美國一所大學的研究發現,學齡前兒童如能經過一些閱讀訓練,大多能比其他同齡兒童的發展要先進6-8個月。當今的"世界大戰"是人才之戰,那么,閱讀能力越強,主動學習、獨立學習的潛能就越大,所獲得的新知識、新信息也越多,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才能不斷前進。訓練計劃 17
老師為吳撼制定的第一份周訓練計劃
昨天,吳撼的訓練老師在參考我上周為吳撼制定的訓練計劃基礎上,為吳撼制定了本周的訓練計劃。我感覺比較切合實際,為此而高興。我甚至在反醒自己也許之前對學校的訓練建議太多,以致限制了老師能力的發揮。很高興能將這份計劃與家長們共享,期望對某些家長有所提示和幫助。
由于此論壇無法粘貼表格。我如下表示:
每周個別教育訓練計劃及訓練記錄表
學生:吳撼 班級:康復班 執行時間:2002/11/11~11/17
制定人:劉老師 制定日期:2002/11/11
領域 訓練項目 一日次 一次量
認知 給5~6張圖卡配對相應字卡/ 2 5~8分鐘
給2~3張字卡配對相應圖卡
給1~3數字卡配對相應數量的實物 2 5分鐘
模仿 獨自認真完成描畫簡筆畫 1 5分鐘
與指導者涂一樣的圖畫 1 5~10分鐘
模仿指導者做手指操(手指歌伴奏) 1 5分鐘
精細 注意力集中獨立描寫筆劃、漢字或數字 1 8~10分鐘
按照相同的顏色插小木棒/拼圖 1 5分鐘
粗大 踢帶線的口袋/對墻推球/獨自上拋球/跳格子 1 20~30分鐘
社會適應 提示用字卡“尿尿/上廁所”表達需求 多次 隨時
分清你我所屬 食品、物品 隨時
自理 提示下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具并放回自己書包; 1 2分鐘
到?;蚧丶視r自己找衣服、帽并能獨立穿、脫衣、帽子 3次 2分鐘
家長溝通意見: 同意本周計劃。 我們在家一定配合老師完成認知及自理相應項目,特別是本計劃的認知項目,每天保證2次訓練。
出本周的字卡與圖卡建議選用:“吃”、“喝水”、“爸爸”、“媽媽”、“吳撼”、“尿尿”及1~3數字卡。
請各位老師周知,在學校不能讓吳撼吃任何奶類和麥類食品。
家長簽字: 朱作杰 2002/11/12
訓練計劃 18
自然刺激 活動 相關基本技能 例外或錯誤處理
認知 語言 其他
叫起床 問好 人稱代詞的理解 簡單的交流 今天的日期及天氣情況。
洗漱 牙膏和水的量的控制 擰毛巾 找不到——詢問擰不開——請求協助
準備上學 選擇著裝。背書包到園 運用關于衣物的形容詞。 扣扣子,拉拉鏈。系鞋帶 根據天氣選擇衣物。能使用表達心情的語言(著急時)
上學路上 觀察路邊的景物。 辨別交通工具的快慢辨別建筑物的遠近。辨別不同職業的特征。 回答與自身安全相關的問題。用簡單的語言敘述剛剛發生的事情。 了解交通信號常識 根據路途中的情景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遇到不知道的事物時---會用這是什么發問。
到園 打招呼換園服放書包,坐在自己的位置。 辨別衣物的材料及其色彩 能與同伴和老師進行2——3句的對話。(*其他小朋友與老師常問的話) 能在別人傷心時去安慰
早餐 吃飯餐后收拾 認識食物 能夠主動要求加飯會說出自己喜歡的食物 了解營養知識(避免偏食)擦桌子,擺凳子飯后能將餐碗歸位 飯燙時能夠去吹一吹若不吃可請小朋友協助運用刺激物
課前準備 入廁 能夠在征求老師同意后入廁 便后沖廁,洗手 和小朋友發生摩擦時會告訴老師
第一節課 看圖片做簡單的描述 舉手回答問題在不知道時能夠向老師詢問 上課禮儀,集中注意力 老師提示,同學協助及時提供機會滿足他的個體需要
第二節課 能夠聽懂音樂指令辨別聲音的節湊和次數并模仿 對為什么,怎么辦,等條件性問句做出準確回答 了解摳鼻子是不衛生的習慣生病了該怎么辦模仿1——3步的舞蹈動作 用十指彈出簡單的音節獨立完成3——4個步驟的折紙
BB活動分析表
喝水 空、滿的概念 表達對量的要求 喝完后會告訴老師 水灑后,擦桌子
早操 站隊做操 辨別前后左右的同學 對口令的回應 聽到集合信號能去站隊上下樓按要求走,注意安全能夠聽懂常用口令模仿做操,不能離開集體隊伍 如果碰倒別人能夠主動道歉。如果離開隊伍老師只需動作輔助
午飯 飯前聽故事 回答關于故事情節的問題 安靜地聽故事
吃飯 同早餐
洗手 人多時能等侯別人(不擠不搶) 水濺到衣服上能找老師。
散步 和同伴進行互動游戲 在沒有影響他人的前提下給予相對的自由
午睡 把衣物擺放整齊 老師引導心中默數數(在不能入睡時)
起床 自行穿衣服,入廁
點心 表示還要使用禮貌語言 會想辦法打開食品的包裝吃完點心會收拾桌面 給其他同學發點心
第三節課 聽從簡單的指令,并做出正確的動作。 在取得別人批準后使用 課后整理(玩具歸位,桌椅擺好。精細訓練和同伴玩比賽性質游戲或假扮游戲 和別人交換玩具能與同伴共同使用教具、材料上課表現好時可用代幣制鼓勵良好行為
戶外活動 游戲自由活動 能自己去玩園內的游樂器材參與團體游戲 和兩三個同伴玩躲迷藏、扮家家游戲尋找玩具進教室前先洗手 和同伴拔河若強烈不愿參與某個游戲,完成老師的一個要求后---老師安排他從事靜態娛樂活動
晚餐 同早餐
放學 1.換衣服2.理書包3.道別 同老師同學道別 能自己穿脫衣服、會將老師所發的東西帶回家會將老師的話轉告家長 找不見或拿不著衣服時會找老師幫忙
回家途中 詢問在園的表現 表現好時—可獎勵到家附近的商店買一樣獎勵物(自己買)
到家 換鞋、換衣服、放書包洗手、臉休息 放到指定位置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 練習掛的能力練習擰的能力 聽音樂時會隨音樂舞動身體
聊天 聊園內的發生的事聊園內的功課 敘述一件完整的事(*難點)能回答在園一日三餐的食物名稱 到另一房間去拿物品 當天有學新歌能唱給家長聽
做作業 1.復習園內的功課2.完成作業3.和父母玩 區分家里食品的生熟 理解被字句(我把蘋果吃了,蘋果被我吃了。)理解為什么?怎么辦?的一些問句。 父母講述一天中有趣的事(體諒父母的辛苦,從小培養責任感)扮家家(角色扮演從玩偶開始再到家人),手部訓練表演(引導自編故事、兒歌、歌曲等)理解簡單的謎語和笑話。會收拾整理玩具。 能獨立完成自己能做的短時作業媽媽累時會幫做一些力所能及(拿鞋、倒水、捶背父母制造一些情景,要求根據物品的功能給予適當的物件(冷時,會去拿衣服,流汗時會拿毛巾擦)
睡覺 1.睡前洗漱(洗澡、刷牙、)2.睡前故事 洗澡時可放一些物品入水中玩(區分物品的軟/硬、光滑、粗糙,質料。 說出一些感覺(舒服、真干凈、真香)等。 自己擦洗。刷牙時做口腔操聽一些輕柔的音樂。 水熱時,要求加涼水。水冷時,要求加涼水。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