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計劃 19
小滿短期訓練計劃 (李國香)
熟悉小滿的人,都說小滿是個“肚子里有東西”的孩子,他對一些基本事物(如顏色、形狀、大小、數字等)都已經形成了概念,有一定的認知理解能力??墒钦б唤佑|,卻怎么也感覺不出他的能力,重重的行為問題和眼神的飄忽不定,還有他表達能力的缺陷幾乎把他的實際能力遮掩住了。
根據小滿的實際情況,制定近期訓練計劃,如下:
一、行為問題的消除
小滿經常手不停的在眼前亂動,嘴里不斷的發著怪音,沒有意義的笑或上課時情緒不自控的大喊大叫。
(1)通過按摩、運動來消除他手部的怪動作。
按摩:關節擠壓,手部按摩。
運動:各種和手部有關的運動。因小滿手部行為較嚴重,所以他這方面的活動量也要相對大些,每日這部分活動量為:
在按摩板上推小車100米;
俯臥撐60;
傳接雙籃球1000個(各種方式結合在一起訓練)
小滿的手部行為往往是一種生理上不正常的需要,他意識不到自己手部的存在和作用,不能自控,我們做按摩和運動往往是從生理上去改變他這種不正常的生理需要,讓他能夠自己控制自己。
(2)制止法消除小滿的手部行為。
A.在小滿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時候,我們用“嘴忽視,手不忽視”的方法來制止他:手迅速的握住他的手,語言卻不強調。
B.小滿通過大量運動能控制自己的時候,我們要用語言制止他的不好行為。
C.用眼神去阻止他做無意義的手部動作。與家人合作,盡量讓他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不給他自己空余的時間。
(3)小滿有時會在課堂上大笑大跳,發怪音,明顯的情緒波動或消極抵抗不予合作。
這些都是他做不感興趣的事或壓力大的時候會出現的行為。所以我們在做訓練時,無論是他感興趣的還是不感興趣的,都要有明確的訓練任務,讓他感覺到明顯的開始和結束。而且我們要堅持把任務做完,結合強化物,然后再逐漸地把強化物撤銷,讓他產生“我必須做”、“我要做”的思想。我們大人要態度分明,讓他明白什么樣的行為是我們大人所喜悅的,從而在心中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是非概念,學會自己管理自己。這樣,我們在訓練他學業的同時,又訓練了他的毅力。
二、小滿眼神的穩定。
小滿的眼神好像一直處在游離狀態,不能有目的有針對性的依附在一件事物上。我們要通過運動訓練,或結合視覺記憶訓練,聽覺記憶訓練來讓小滿的眼神穩定下來。
1.運動
A.大量的快速的各種形式的傳接球,讓他沒有絲毫的空余時間去分散注意力,這是強迫性的注意力集中,讓他在這種被迫中慢慢學會自己控制注意力。因小滿的眼神一直是在視平線以下,我們在做球類運動是盡量讓他從視線上拋下來,讓小滿的視線上移。
B.通過小肌肉動作,如分豆子、串珠子、私剪拼貼畫等讓小滿能長時間的把眼神依附在一件事物上。
2.結合記憶力訓練做一些專門的注意力訓練:
如,兩秒鐘的時間觀察一張卡片。然后回答,門是什么,窗戶是什么顏色?強化訓練小滿的眼神。
三、小滿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語言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訓練是同步進行的。小滿在表達的時候往往聲音很小,缺乏自信,思考的時間很長。所以,讓小滿表達的時候,便要注意通過輔助縮短他指令發出和回答的時間,也就是讓他刺激與反應迅速建立,引導他放大聲音,建立自信心。結合理解力訓練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A.因果關系的理解和表達。
B.方位詞的理解和表達。
C.排序。兩張排序——多張排序。
D.找錯誤。簡單的錯誤(如,手表戴在腿上)——行為好與壞的判斷(如上課認真聽講與不聽講的判斷)可以以此來規范自己的。
E.數前概念。大小、多少、重輕、遠近、長短、粗細、厚薄等,對比性認知理解和表達,及深層次的理解和泛化。同時訓練他的推力判斷能力。
如遠近——下雨了,選近路還是選遠路回家,哪一條路花時間長,哪一條花時間短?
重輕——最重和最輕的推理。
F.數的概念。
結合注意力訓練,訓練其目測數字的能力。
量的多少——數的大小——多(少)多少
各種形式的序數,數的合成與分解
G.句型訓練
看圖說話,完整的按要求說一句:
有,陳述句,祈使句,疑問句,感嘆句。
表達的過程,一定要使句子完整。
H.比較描述
兩個物體的相同處和不同處的描述。
I. 主動語言的訓練
社交游戲中主動語言的訓練。
日常生活中主動語言訓練:如見面主動問好,能主動表達要求或疑問。
給小滿上課,形式不能僅拘泥于一種形式,而是需要一種動態多樣的形式來吸引他。
像小滿爸爸說:“我從來不懷疑小滿的智商”,我們也不懷疑,相信我們一起努力后,小滿的能力會越來越快的提高,也會很快的溶入我們多彩的生活中。
訓練計劃 20
LRF——近期計劃 楊春燕
跟四歲的LRF“戰斗”了一個多月,基本上摸透了他的秉性。他屬于那種遇到什么事,都要問個明白的孩子。對他兇,他會“煩死”你,對他好,他又會想著法子捉弄你。在他面前,要恩威并施,不停地根據他的舉止、表情,改變你的態度、方法,才能讓他配合你。因此,他在我面前也學會了見機行事。
他的認知面很廣,跟同齡孩子的水平基本持平。他認識很多字,數學也很在行,這兩方面甚至超過了同齡孩子水平。但是卻不會寫數字,因為他的動手能力很差。包括剪紙、撕紙、連線、涂色、折紙等方面,只要是動手的項目,他幾乎都要從頭做起。而他在理解和表達上又非常好。他就是兩極分化的小家伙,所以,針對他發展的不均衡,著重抓他三方面:一、配合力,二、精細,三,大運動。
他雖然知識面很廣,但他在上課時卻不大配合,大多數的時間在自言其說。想到什么說什么,看到什么說什么,半個小時的課,他能走神一刻鐘。所以,提高配合和的關鍵還是在于“注意力”的提高。如果他連起碼的注意力都沒有,不可能隨著我的思路走。關于這點:
1. 從他的興趣點入手,開展各項活動。
例:他喜歡看讀書郎,去不喜歡做精細,那就用讀書郎作為強化物,要求他做完我規定的項目,特別是精細項目。
2.把精細項目加到活動中。
他實在是不情愿做精細,然而又非常樂意看卡片,利用他這一個特點,把卡片的東西畫出來,讓他去聯輪廓或涂色,再配合上所要的項目。
例:用點點出好幾種類別的東西,讓他用自行分類,而后再把屬于花卉的用筆劃出來。
這就要求他能按點連線,他現在還只是煉制顯赫簡單、變化小的線條,已經比以前有進步了,但“控制力度”不夠。他明明知道什么地方該拐彎,嘴里還在念叨著,可手上就是不聽指揮??紤]到這點,還是覺著從游戲中發展手的力度和速度,更容易被他接受。
(1) 從模仿做起
手玩橡皮泥。(A基本方法:抓、錯、揉、捏。B簡單制作)
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捶敲玩具螺釘:練習手的力度
聽指令敲琴上的音符:練習手的控制力。
拆裝積木模型組合:練習手的控制立及思維。
(2) 去找活動中的東西。
例:拍泡泡,打氣球,找手電筒或鏡子反射的影子。
這些活動,既讓他感覺到是在做游戲,又鍛煉了他的反應能力,改善他慢吞吞的速度,從 而為他的大運動也奠定了基礎。
1. 在運動中多做手部的運動,例:吊環、滑板、投球、推小車、排球等。
在輕松的游戲氣氛中學習,是為了讓他盡早的接受我,從而能夠愿意配合,提高他的做事速度,發展精細能力和運動,最終融入到大課中。
以上給他設的目標,對他來說并不是很難,困難在于他不配合,不愿意去做。當務之急,就是先調整我們之間的關系?,F在二個人的游戲中,互動起來,再慢慢擴展到三個人,多個人及小組中。我真正的想做他的朋友,而不是聽他上課的中途,笑瞇瞇的看著我說“把楊老師的眼睛扣出來給我”這樣的話。我寧愿他因為不愿意做,在我面前哭,或說“楊老師,我不想做”。這畢竟是他的正面表達,而不是給人一種心寒的感覺。
我期望著他各方面的進步,也盼望我們關系的改善。
點評:發這個帖子的時候,LRF來以琳已經兩個多月了。真的是一個讓人愛又讓人氣的孩子。說實話,我都不認為這是一個自閉癥的孩子,我覺得他很多的問題是人為造成的,家庭條件太優越了,護他的人太多。拿白崎老師的話說:人為剝奪了他自己學習自理的機會。如果家長尤其是孩子爸爸肯放手讓孩子接受一些鍛煉,尤其是一些挫折教育,對LRF的幫助會更大。其實他父母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了,讓他們的寶貝在這么艱苦的環境里接受我們對他的訓練,但他們還需要改變。我相信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LRF能完全走出人為的自閉,成為一個真正的全面發展的小神童。
方靜
訓練計劃 21
WTR短期訓練計劃 (療育師 吳曉偉)
WTR是一個不到四歲的男孩,他的動作模仿,基本達到年齡段。語言模仿,在2-3歲,只能模仿說出2-3個字的名詞。感知覺也能達到年齡段,小肌肉和手眼協調,都具備一定的能力,只是練習得少。而語言理解卻只有1-2歲的階段。認知理解中配對及分類都很不錯。只是在物體命名上有一些困難。所以認物體很慢,但他的無意識記卻很好。所謂無意識記,就是事前沒有識記的目的,也沒有做出意志努力的識記。而有意識記則是事前有預定的目的,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識記。其實,孩子有很多東西都是由無意識記記住的,就像有的孩子唱歌,背廣告詞等等,都是無意識記記下來的。
利用這一點,多做一些記憶性的訓練來擴展他的記憶幅度,再慢慢轉到有意識記來,擴大認知面,從而增強語言理解能力。下面是我為WTR制定的一個短期訓練計劃,主要側重于記憶力的培養。
一、 搭積木
1. 讓孩子跟老師模仿搭,搭好后,將孩子搭的積木推倒,把老師搭用卡片擋住,讓孩子憑記憶再搭起來,如不能,可以看一下老師搭的(當作視覺提示),輔助搭起來。要告訴孩子搭的像什么,如,房子,橋,樓等等,為以后有意識記作基礎。
2. 模搭。老師搭好后,讓孩子照著搭。(重復上面的過程),老師搭的作為視覺提示。
3. 讓孩子看著老師搭。搭完后擋起來,再讓孩子去搭。
4. 孩子看著老師搭好后,推倒,讓孩子去搭。(這樣就去掉了視覺提示)。由無意識記漸漸成為有意識記。
5. 聽指令:如,小狗要睡覺了,給它搭一張床吧。同時把動物的名字也灌輸給孩子。讓孩子在無意識記中對動物有印象,以便在以后認知動物時容易識記。
在操作過程中,根據孩子的能力來加深難度,積木可由兩塊開始逐漸向上增加。
二、 物品位置(順序)記憶
1. 在一張紙上畫三個相同的圓形,拿三種差別大的物品。(如:顏色、形狀、大小都不同的),分別放在三個院內,讓孩子看幾秒鐘后,先拿掉其中兩個放在一邊,發指令讓孩子放回去。(老師可先示范一次)再讓孩子來做。兩塊可以了,再把三塊全拿掉來增加難度。
2. 把圓換成點。
3. 把點換成白紙。
4. 把白紙去掉,直接在桌子上擺。
難度的加大,可根據增加數量和物品的相似程度。(如,相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或相同的形狀不同的顏色等等)。因為WTR這個孩子在顏色、形狀分類上很好。在操作時可把顏色、形狀等的認知加進去。(第一個是三角形,第二個是圓形,第三個是正方形的等等)。這些都是無意識記,但通過這些再到有意識記就容易多了。
訓練孩子記憶的方法很多。如,記憶卡片“你看到了什么”,玩“什么不見了”的游戲等等。但無論哪一種,只要我們每天不斷的教,不斷的強化。甚至有些成為機械記憶了。但隨著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就能成為意識記憶。就像每天在做運動時的數數一樣,每天都數,無意間就能從1數到10了。從這種無意識記就變成了有意識記了,為以后數學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我帶的都是功能偏低的孩子,有時候真的很氣餒,我經常是讓孩子們急的嘴角長瘡,甚至于跑到沒有人的地方去哭,但我愛這些孩子們,愛這份工作,因為我知道是神的愛激勵我來做這份工作的。我要求神給我屬天的智慧和能力,使我能成為他們走出自閉的領路人。
孩子:你是我眼中的瞳人!
訓練計劃 22
XZ的短期訓練計劃 常建英
XZ兩歲半,表現于喜歡一個人獨處,在情感方面冷漠,缺少面部表情,社會行為在1歲左右,現能夠理解簡單的指令,在配對,認知方面也有所提高;無語言,但能夠發出“寶寶壞”、“媽爸”無意識語言;喜歡拿起某物件翻來覆去地看,似在觀察探究什么。在小肌肉模仿中能夠很好地配合,但在大肌肉運動中還需加強學習,通過這幾個目的接觸,XZ就是白崎老師講的那種不知身體上的自我感官上的自我(如這是我的胳膊,我的手)孩子,沒有自我,自然也分不清誰是誰,所以也不關注周圍的面容與聲音,作為XZ的個訓老師,我認為首先藥要在模仿上下工夫,因為模仿是學習和發展的基礎,也是激發孩子各種動機的基礎,而身體模仿是模仿的前端,如能很好地有意識模仿拍打身體各部位,了解身體空間位置,才能很好的口型模仿及發展語言。通過幾個月學習,XZ終于能夠中心線拍手、獨立與阿姨傳接球,雖然這只是正常1歲左右孩子的能力,但對于我和XZ的家人來說是期盼已久的,而它帶來的喜悅又是無法用言語代替的,這來之不易的突破是我們看著XZ一步不努力走過來的。
根據他現在狀況,針對XZ的特點,制定了一個短期訓練計劃:主要加強他的配合力、感統訓練及發展語言。
一、配合力
1.注意力
拿積木在XZ的頭上滑下,接住。
在桌面上能夠接住滾動小球。(小車、豆子)
拿XZ喜歡的小畫書向上拋,向下掉,在他跟前擺來擺去,最后把它仍在遠處,命令XZ拾起來,訓練XZ的追視。
傳遞XZ喜歡的小畫書(需 2個人進行),練習XZ能夠轉頭(轉手)去尋找,開始時2人之間距離不要太遠,傳遞速度緩慢。
將火車圖片分成車頭、車尾兩部分(紅黃綠各色),零亂放在一起后,能夠搭配在一起,主要促進顏色知覺,對顏色的分辨能力。
2..模仿
在橫豎分別是3的9個格子中分別放入積木,熟練后,格子逐漸加多。
利用盒子進行摸索拿出相同的物件配對、放串等加強觸覺訓練。
利用歌曲《分清左右》、《握拳》進行模仿拍打身體各部位及器官,小動物的手勢。
在聽覺模仿中,拿使用物件、敲擊不同部位(桌子、盒子),不停轉換。
重點在課上建立一個愉快的心情。用《小手爬》歌曲,從他的指尖開始慢慢向上爬到脖子或腋下。XZ非常喜歡。
二、感覺統合訓練
1.首先用軟毛刷在XZ身體上不斷地耍,加強他的觸覺的敏感。
2.不斷在XZ的各個關節部位進行擠壓。手臂與腿能夠在一定的范圍內搖動。
3.用被單把XZ放置其中,兩人分別拿住被單四角,捏動被單,孩子在其中翻滾。
4.抓住孩子的四肢向旁拋出,或者把孩子向上拋起,孩子在騰空中感覺身體在空間位置。
5.不斷地蹲跳(青蛙跳)、兔子跳、蕩秋千、劃道等感統訓練。
以上訓練計劃是針對XZ能夠加強感知身體上的自我的感覺綜合訓練,只有充分意識自己的身體器官的時候,才能更有意義地去學習,讓我們和家長相互配合并堅持下去。
三、語言
1.設置場景刺激發音,如非常想要的東西必須發“a”“Yi”音才配合。
2.拿玩具“天線寶寶”刺激他的語言,偶爾能發出“寶寶”口型。
3.興趣開始,XZ對于唇音“b”較有感覺,如:抱、寶寶、顆等。
XZ白天都在努力地學習,他的一點點進步都會使我欣喜若狂,在今后學習中我會調整我的訓練計劃、教學方案。但由于XZ的父母都不在身邊,而帶他的姥姥、姥爺年紀都大了,所以晚上和周末的時間沒有被充分利用,希望能及早改善這種景況。我們將共同戰勝每一個困難,祝愿XZ在這一時間各方面有所突破,也祝愿XZ在快樂的環境中幸福成
訓練計劃 23
JHB的短期訓練計劃 陳雪正
JHB是一個三歲九個月的小男孩,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有語言,有互動,有一定的注意力、觀察力和配合力。常規沒有建立起來,對問題喜歡單一提問和回答,容易刻板。針對他的狀況,我決定先從理解力方面下手,而語言理解又是第一步。
語言是人類開展思維活動,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語言能力又是人類智能結構中最重要的基礎能力之一,與人的思維能力有著最直接和一致的發展關系,所以進行語言訓練是非常必要的。而我們進行語言訓練,應該首先注重說出來的話要有意義,這才是最重要的。而讓孩子能做到這一點,不至于單純的鸚鵡學舌,就要從語言理解上下手。
我們要先了解正常孩子的語言發展規律,知道孩子處于哪一個階段,存在哪一些差異。JHB現在處于應答階段。會自言自語,對于同一問題,同一話題會一直反復地說同樣的話;不能把語言作為社會交流的工具,也不會把動作和表情做交流的手段使用。雖然有一定的語言理解能力,但對一些抽象語言的理解則相對困難。
分析造成JHB語言理解力薄弱的原因:1)對聲音的刺激有著顯著的遲鈍感和過敏現象。例如,大聲和他說話沒有反應,卻去留意我們都沒聽到的門鈴聲?;蚪o予很多線索時,只對其中一兩種線索有反應的過剩選擇傾向,也就是難以注意全體的聲音刺激。2)對語言的意義無法注意,對語言、文字有背誦起來的傾向,就算自己會說話,也不會當作有意義的話來使用。3)沒有很好的學會聽從指示。根據分析,短期內我將做如下訓練:
一、聽力訓練
JHB已經有很好的音色辨別能力,但在節奏轉換上卻不行。所以我先從簡單的感知聲音的數量開始,再到節奏轉換,中間可以結合數量,以及各種復雜的語言。
例如:
1.感知聲音的數量。 一開始由眼睛看、嘴巴數、耳朵聽感知聲音,在老師的輔助下變成用眼睛看、耳朵聽、嘴巴可以輕聲或小聲再到無聲去數聲音振動的次數,最后完成只用耳朵聽聲音振動的次數,這中間可以加進物體材料的使用和節奏快慢等。
2.在提前讓孩子知道什么樣的物件(尤其是樂器)能發出什么樣的聲音的基礎上遮住孩子的眼睛,使用一些樂器并且節奏由慢變快,時間由短變長,樂器由少變多。
3.拍手Ye,跺腳Ta,老師只需要說Ye和Ta,讓孩子根據老師的口令去判斷拍手以及跺腳。中間節奏快慢、轉換次數使孩子的進展加深。比如:Ye Ye Ye →Ta Ta Ta→YeTaYeTa→YeYeYe Ta TaTa→YeYe Ta TaYeYeYeYe →左Ye右Ta右Ye左 Ta。
4.老師念口令:左手舉起來呀,右腳抬起來。左手放下來呀,右手舉起來。右腳放下來呀,左腳抬起來。左右腳可以呼喚,語速可以越來越快。
以上訓練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拓寬聽覺的廣度,同時又改善易受干擾的聽覺狀況。
二、特定反應訓練
通過JHB對某些以認識的特定物品進行語言反應,從而達到語言理解的目的。
例如:拿認知卡片。指令:給我拿會飛的。拿會飛的和在水里的。先從物品的名稱開始,然后就是物品的用途、屬性和種類,還可以教導形容詞、動詞等,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
三、找錯訓練
1.選擇孩子熟悉的物品,有意說錯,讓孩子判斷。
例如:老師手拿一支鉛筆,故意說:“BB,看一看,好香的一根火腿啊?!庇^察孩子的表情,看是否說出:“這是鉛筆,不是火腿?!比绻f不出來,要提示再看一看,“是火腿嗎?”
2.有意說出錯誤的動詞讓嬰兒判斷。比如:“BB,看天上的小鳥跑的真快呀!”
3.有意說錯物品的位置關系。例如:球在碗的外面,卻說:“球在碗的里面,拿過來?!?BR>4.有意說錯常識性的問題。例如:“JHB,白天天上的月亮好亮??!”
其實,任何一項訓練,都是各種能力的綜合,只是側重點不一樣。而語言理解的訓練也是非常廣泛的,短期內我將實行以上計劃,我會根據實行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作及時的調整,以及往下延伸,我相信BB會越來越棒!我要和JHB一起成長。
訓練計劃24
JY短期訓練計劃
JY是一個2歲班的小男孩,他目前的情況,痛感不太敏感。沒語言,視覺好,能追視,但沒有意識,不配合,由于缺少大量運動,肌肉太松弛,聽覺范圍太窄,只關注感興趣的聲音。
根據他現在的情況,我決定從模仿、感覺、運動著三方面入手,最終使他能在兩個月時間內配合老師上課,使他具備模仿意識及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一、 模仿部分
JY不能模仿身體動作,所以只能從他基本的動作技能入手,訓練他使用物件的模仿。在其中悄悄加入簡單的身體動作,使他慢慢配合你做各種簡單及復雜的身體模仿。
1. 簡單的動作模仿
① 把積木放到杯子里,讓他跟我做一樣的。
② 我把積木放進一格內,他也學著放到另一格內。
③ 我拿勺子喝水,讓他學我做一樣的。
2. 使用物件的模仿
①敲杯子,然后杯子、桌子及盒子之間的轉換,使他能隨你的轉移而跟著轉。
②運送大米。用勺子舀大米,從一碗到零一碗。兩碗之間的距離由近及遠。
③用牙刷刷牙,中間插入各種動作。
④用梳子梳頭。
⑤用毛巾擦臉。
3. 利用搭積木吸引他去模仿
如:
① 積木變形。我拿一塊積木搭高,他也做一樣的。我擺平面圖形,他也做一樣的。期間,摻入各種吸引他的動作,目的是打開他的模仿關。如:拿一塊積木敲兩個桌子,或拿兩會積木碰一碰等。
② 積木歸位。訓練他的辨別能力。理解“一樣的”,能從視覺上區分開。
③ 積木火車。我推積木,他也學著做一樣的動作。
4.仿畫的模仿。
如:①在格內畫一筆完成的畫(橫線,斜線,豎線),讓他模仿畫。
②涂色。跟我涂一樣的形狀一樣的顏色。
二、感覺部分。
① JY的視覺在1—2歲上。下一步訓練提高他的視覺辨別力,爭取兩個月之后達到2歲的水平上。
② 觸覺方面。JY的觸覺有點遲鈍,當我用勁握他的小手時,他只是表現出一點點反應,對此我會多做一些肌肉的按摩與關節的擠壓,當然,這需要家長的配合,堅持每天做。
③聽覺方面。JY的聽覺是有選擇的。如果拿一個發聲玩具,放到他耳邊進行聲音刺激,他仍然沒有反應,在他感覺不存在,他聽不見這些對他不感興趣的聲音,而對一些音樂他卻喜歡聽。所以,在以后的訓練中,要把重點放在聽力訓練上,使他的視覺與聽覺協調起來,共同發展。
例:
① 聽扔積木的聲音,然后撿起來。在黑屋內扔一塊積木到地上,讓他憑聽力去找積木。
② 在玩中培養興趣,以至能聽到我的聲音并做出正確的反應。如:我和他經常玩“包餃子”和“螞蟻上樹”的游戲,他特別喜歡玩,時間長了,他能從游戲中找到樂趣。同時,對我的聲音也能聽一些并做出反應。
③辨別發音器。當前兩步都做得不錯時,再進行這步訓練,讓他在不同發音其中找出與剛才聽到的一樣的發音器。用此方法提高他的聽覺辨別力。
三、運動部分
JY運動是很差的。如果運動趕不上,他找不到一些正常的感覺,要進步時很難的。越是小的孩子,越應該進行大量的感覺訓練。孩子很多的配合力、感覺與模仿都是在運動中找到的,所以,我要加大他的運動,需要家長的配合。
1.跳。原地跳,從桌子往下跳,蹲著跳,跳床。
2.爬。爬桌子,在地上爬。
3.多做大劃道一些大的運動,加強他的肺活量,為他能開口說話做準備。
以上的這些運動,需要家長堅持做,需要長時間的做,孩子的進步與否都在您和我的手里,讓我們一起來加油吧。相信我們的努力會帶孩子走出來的。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