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治療是利用個體的功能、配合運動,以有計劃有系統的肢體運動來達到康復目的,以改善個體的運動機能,促進身心發展。
?。ㄒ唬┻\動治療方法
1、被動運動:
?、侔慈啵阂允只蚰_做單推、按壓、揉捏、拍擊以達到皮、肌、關節、骨等病癥改善。
?、跔恳簞幼餍枰植繀f助,給以牽動身體、翻動身體。
2、主動運動:
?、偻绞诌\動:做操、田徑運動、墊上運動
?、跈C械運動:球類運動、攀爬運動、滑板運動
?。ǘ?nbsp; 運動治療原則:
1、運動量不要過大,不要使其感到勞累。
2、運動流程要順暢。
3、反復多次短時間運動比一次長時間的運動效果好。
4、個體由被動遵守進入主動狀態。
?。ㄈ?nbsp; 運動類型:
1、放松運動:消除肌肉疲勞,減低肌張力,松弛精神張力,穩定情緒。
2、呼吸運動:改善氣體交換功能,建立良好呼吸模式,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3、伸展運動:解除關節、肌肉痙攣,增加體液回流,改善循環,延展肌肉韌帶組織。
4、肌力運動:增強肌肉收縮的感覺,自主控制能力及瞬發力。
5、耐力運動:增加肌肉耐久力,心肺功能、熱量消耗及個體意志力(快走、慢跑、舞蹈、體操、球類運動)
6、技巧運動:平衡、協調、敏捷運動。(平衡板坐立,跪立、站立訓練、墊上翻滾、爬行、跳躍,滾、拍、投、接球訓練,丟擲沙包訓練,積木、串珠訓練、夾豆訓練)
7、機能運動:坐立、站立訓練、頭頸控制訓練、墊上移動訓練(翻滾、移動、爬行、步行)
?。ㄋ模?nbsp; 運動療法步驟:
1、 測試:體重、心肺功能、柔軟度、關節活動度、肌力、肌瞬發力、持久力、平衡感、本體感、敏銳度、協調度、反射反應。
2、 改善具行為特征的項目——情緒、神經感應、運動、肌肉、關節、骨骼、皮膚、軟組織、心肺功能
3、 定治療目標——安定情緒、伸展組織、增加活動度、肌力、耐力、協調、平衡功能(肌力、耐力、技巧、機能)
4、 定原則,運動量,運動類型及運動訓練時間。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