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社會交往 > 瀏覽文章

訓練孤獨癥學生語言交往能力的初步研究(四)

2006/3/7 10:33:29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五、孤獨癥學生語言交往能力特征分析:

  從教師觀察,家長反應,我們認為孤獨癥學生有各種各樣語言交往方面問題,歸納有十個特征癥狀:

  1、孤獨癥學生目光不能與人對視。

  2、孤獨癥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對老師和家長指令迅速作出反應。

  3、孤獨癥學生課堂上旁若無人,各行其是,我行我素,好像不理會周圍的人和事,對周圍事件不作反應,沉迷于自我天地。有時若有所思地注意一個方向。

  4、孤獨癥學生不主動與其他學生交往,孤僻不合群,很少主動向老師、同學問好。

  5、孤獨癥學生情緒不穩定,集會場合不列隊,有時大叫大笑。

  6、孤獨癥學生很少樂意與同學一起游戲,缺乏團體活動的愿望與能力。

  7、孤獨癥學生不懂安慰他人、關心他人,對父母表情冷淡。

  8、孤獨癥學生語言問題明顯,有的從不說話,有的說少數幾個詞語,有的重復別人說過的詞語,尤其是一個句子中最后一個詞;還有的說話單調刻板,(背詩或講故事)沒有抑揚頓挫或音調忽高忽低。多數不會使用人稱代詞或模仿別人聲調說短句。這樣嚴重影響他們與別人交往,與社會溝通。

  9、缺乏主動性語言,求助性語言和需要性語言。書面表達簡單陳述句是高功能孤獨癥學生所為。

  10、自言自語。一般聽不出講些什么,語無倫次。

  六、訓練孤獨癥學生語言交往的理論基礎

  訓練孤獨癥學生語言交往能力應研究認知心理學,神經心理學,腦功能學,運動學,語言學,行為科學等多方面理論。我們初步從兒童語言發展階段,神經心理學,腦功能學,動作教育策略等方面確定訓練實驗理論依據。

 ?、?、兒童學習語言發展語言幾個階段:

  1、香港匡智會提供資料劃分七個階段:

  階段

  溝通意圖

  社會互動

  語言理解

  語言表達

  語前階段

  階段一0—3個月反射性溝通

  由他人演繹意圖,包括1、抗議,拒絕,不舒服。2、要求物件/動作。3、對別人回應或感興趣。

  面對面,以發聲來嬉戲的嬰兒或輪流替換。

  不同的語調變化

  以哭、觀看、微笑、發聲,不同聲調和大細聲,身體活動來溝通

  階段二3—8個月對別人有興趣但沒溝通愿望

  有溝通行為:如取食物拉別人的手協助。但沒有意圖以行為向他人表達。1、要求玩社交性游戲。2、取得別人的注意力。

  希望取得別人注意對別人出示玩具感興趣

  理解非口語的提示:手勢、語調、環境

  以面部表情、大笑、發出不同的單音,身體行為來溝通。

  階段三8—13月有意圖溝通樂于與別人交往

  向人要求,取得注意力。向人展示物件,打招呼提供事物名稱

  利用溝通做社交與人共同關注,獲取別人注意,游戲中作輪流替換

  理解一些指令及說話,但依靠非口語和情境去理解口語

  以眼神接觸,用手指作一般手勢,有意思的發音。單字表達。

  語言階段

  階段四12—18個月使用單字

  1、利用溝通行為與人社交和獲取別人注意。

  2、當別人沒回應時,重復說話或另說一句進行溝通。

  3、利用單字提問、評論、要求

  理解人物、物件,動作的口語名稱

  使用10—20單詞,不同場合使用同一單詞代表不同意思,詞匯出現延伸或缺乏延伸

  階段五18—24個月運用雙詞語言發展迅速

  與人進行簡單對話,并給予別人所需的新資料,但有時會問非所答

  理解短句指令,簡單問題:“哪里?”“這是什么?”

  掌握50個單詞后會用雙詞表達不同場合使用同一雙詞表達不同意思。使用“不”“沒有”提示非現場事物,用提問詞

  階段六24—36個月運用三四五詞句

  運用較長對話,圍繞同一話題對話

  理解有關概念的名稱、理解含2個部分指令,聽小故事

  使用三詞句建立代名詞、量詞、提問“為什么”開始講故事

  階段七3-5歲使用長句主持對話

  利用語言作思想,學習及象征性用途,可以引發并主持對話,故事中包括介紹故事背景、事情發生經過及結果

  理解復雜句子問題,聽一般故事

  使用復句,掌握詞匯5000個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訓練孤獨癥學生語言交往能力的初步研究(四)]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