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對孤獨癥學生與人交往能力訓練原則、步驟、形式及方法:
?、?、訓練原則:
1、針對性原則:通過測試,切實了解每個孤獨癥學生語言交往發展層次及可能,針對交往動機、語言應用、語言能力、口語、非口語表達、理解程度制定計劃,開展訓練。
2、綜合訓練原則:語言交往訓練與認知動作,情緒,行為同步安排,綜合訓練。把語言交往訓練安排在生活情境和學生活動之中。
3、雙向互動原則:語言是人與人思想溝通的工具,說話者與聆聽者都要選擇適當的媒介傳達及領悟訊息。師生互動,教師為主導。教師設法激勵學生聽、說、讀、寫的愿望與興趣,并及時給予鼓勵表揚。
?、?、訓練步驟:
1、穩定情緒——采用運動療法、愛心法,紀律約束法及正強化法等多種方法穩定情緒。
2、互相接納——師生互相接納,老師首先走進孤獨癥學生心理世界,學生本能接受老師。
3、激發興趣——利用圖片、實物、手勢、口令、動作引起注意,吸引其參與訓練
4、及時反饋——學生各種反應及時肯定、表揚
?、?、訓練形式:
1、個別訓練:認知、聽力、發音訓練入手,針對個案問題,進行個別化教育。(附件個案)
2、群體訓練:游戲法、運動療法為主。(附件1、2)
3、家庭訓練。
?、?、訓練方法:
主動觀察法:留心聽孤獨癥學生說話、發聲并觀察其手勢和表情、眼神與動作,從中分析所表達的意思。
及時反饋法:孤獨癥學生任何表達方式都要求訓練者有回應,以鼓勵其進一步交流。
自我服務法:及時鼓勵孤獨癥學生表達自己的要求,訓練者不要代勞。
環境影響法:利用常規、環境,促使孤獨癥學生獲得交往的需要,激發其興趣,鼓勵其參與活動之中。
呼應法:先叫其名字,引起他注意,待他望著你時,再跟他談話。
幫助聽懂法:與孤獨癥學生談話簡單、明確、速度慢。
突出重點法:講課時利用聲線、語調突出重點詞語,利用手勢表達,幫助學生明白重點,發展語言。
創設情境法:創設情境,鼓勵參與,設法把其帶入動作、事物及相關詞語之中。
示范法:適當示范,幫助學生接受,模仿,理解。
豐富想象法:擴展句子練習,增加想象,豐富表達內容。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