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行為矯正 > 瀏覽文章

抽動癥和“多動癥”是一回事嗎?

2006/7/12 10:57:33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有些孩子患抽動癥,但父母不懂,卻找醫師服用多動癥藥物,如利他林等,抽動非但未見好轉,反而更加嚴重。

多發性抽動癥在兒童期并不少見,有人估計占人群的0.1%~0.5%。根據目前研究,多發性抽動癥是腦內多巴胺活性增高所致,一般需要服用多巴胺阻斷劑才能使癥狀改善,而使用多巴胺興奮劑治療多動癥,顯然會出現癥狀的惡化。

多動癥與多發性抽動癥有明顯區別,多發性抽動癥的表現形式復雜多變,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特點:

1)抽動多樣性

多發性抽動癥起病時,往往先有不停地眨眼、擠眉弄眼、哼鼻子、努嘴張口,接著急速地扭轉脖子,頭部快速前沖或后抑,以后還有一連串小動作,如聳肩、揮手、指劃、挺腹、蹬腳等,有半數以上病兒同時還伴有喉內作響,發出“喔喔”、“嗯嗯”、“噓噓”等聲音。

抽動動作快速,動作往往按頭、頸、肩、上肢、腹部、下肢的順序發生,但有時也有例外。抽動由一個部位逐漸增多,或新舊交替,所以抽動癥狀往往與日俱增,五花八門。

2)發作波動性

抽動有高峰期和緩解期,高峰期抽動頻繁,隨之進入抽動緩解期,兩者交替出現,周而復始,形成一個波浪過程。抽動往往在孩子心理緊張、焦慮不安、興奮激動時增多,尤其是在白天或疾病后更明顯,當注意力集中時可自行控制片刻,入眠后抽動消失。

3)慢性反復性

多發性抽動的病程往往在3個月以上,長者達數十年,起病年齡大多在2~15歲,起病后抽動反復出現,部分病例可連續不斷,甚至伴隨終身,但也有不少病人抽動若干年后自行消失。

但切記莫把癲癇也當做抽動癥,可以做腦電圖排除癲癇,一旦診斷明確,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物治療。

目前主要選用氟呱啶醇、泰必利、可樂寧等藥物,由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但要避免藥物引起的嚴重副反應,療程的長短取決于控制抽動的程度,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規定和標準。

上述藥物治療副反應較大,必須在有經驗的醫師指導下進行治療。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抽動癥和“多動癥”是一回事嗎?]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