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語言障礙的種類和原因
傳統的語言教學
整體的語言教學
功能性語言訓練
這本小冊子的目的是想和家長和老師討論身心障礙兒童在語言方面的學習,家長和老師可以用什麼方法去幫助他們克服語言溝通的困難.我們所要談的是簡單的一般性概念,不會牽涉到很復雜的理論.很多觀念都只是應用常識跟深入思考得來的.底下,我們會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討論這個主題.
語言問題,一般人都不陌生,因為大家每天都在使用語言,利用各種方式和別人溝通,使用文字來閱讀和書寫,使用口語來表達意見;但是,對於發展遲緩或障礙的孩子而言,上述這些方法經常行不通.發展遲緩兒童的說話能力可能落后,口語表達可能不清楚,到了學校,文字的學習也顯得相當困難.這時,老師和家長所想到的可能就是使用一般傳統的課本,加上密集的練習,希望藉由「結構式」的訓練模仿學習,字卡呈現,重覆仿說等傳統的方法,使孩子在語言能力有所突破.不過,這些兒童的溝通問題顯然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克服.
不管怎麼說,老師或家長在處理語言溝通的問題時,他心里一定有一些假定,這些假定會引導他怎麼樣去進行教學.筆者曾經向特殊教育的老師,搜集到一些語言教學的假定.讀者可以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假定呢筆者現在把收集到的幾個假定寫在下面,讓大家參考.
第一,有人說語言的發展并不依循一定的速率來成長.第二,又有人說在語言發展過程當中有所謂的「潛伏期」,在潛伏期里,表面上看起來,孩子的語言好像沒有太大的成長,但是實際上在他內心里,語言卻不斷的進步.第三,又有人說,語言的發展很明顯受到認知成熟的限制,換句話講,語言的發展不會走在認知發展的前面.第四,還有人觀察到語言的發展好像受到粗大動作發展的影響,換句話講,一個孩子如果粗大動作的發展沒有做好的話,那麼他的語言發展也不可能很好.第五,不同的孩子顯現出不同的語言發展特性,所謂「個別差異就指這一點.第六,很多人都承認所謂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如果過了這個關鍵期,孩子的語言還沒有到達某種程度的話,那麼他的語言將會永遠的遲緩.第七,也有人認為語言學習并不完全依賴「機械式」的反覆練習.第八,也有人說,其實語言的學習跟「意識」是不是放在里面好像沒有關系,換句話講,語言的獲得并不是孩子在一個有意識的狀況底下去獲得的.相反的,也有人主張,語言不是一種反射,語言必須是在小孩子有意識,有意愿的情況底下才能學得會.第十,語言里面有比較抽象的層次,也有比較具體的層次.抽象的語言顯然是比具體的語言要來得難,也比較慢才學會.十一,有人說,只有當語言跟生活事件息息相關時,你才有可能學會.對於那些跟生活比較不密切的部分我們是學不會的.十二,男生跟女生比起來,女生好像在學習語言上面的速度跟成果都比男生來的好.這些都是針對語言發展跟學習,很多老師有的一些看法.
至於語言障礙或溝通障礙,這些老師有什麼看法呢我收集到的幾個假定也列在這里供大家參考.其中之一是說,為什麼有些孩子的語言發展比較慢(或者有語言障礙)有人認為主要的關鍵是因為兒童從環境里獲得語言刺激的量跟品質都比其他孩子來得差,這可能是解釋語言障礙的一個主要原因.當然這也只是一種假定而已.不過也有老師主張,語言障礙的原因,基因和遺傳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有些人認為對於發展遲緩智能不足的孩子,我們唯一能夠做的事,可能就是在非口語的溝通訓練上面,至於說口語的表達和口語的理解方面,我們能做的事相當有限.這些假定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看你是不是同意;如果你同意的話,你是不是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持這些說法呢在研究還沒有累積很多之前,有些問題我們也沒辦法得到肯定的答案.不過從實用的層面來講,老師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對自己的假定要有一點反省的能力,因為這些想法會影響到你的教學.
語言障礙的種類和原因
「語言發展遲緩」這個詞,是相當籠統的說法,我們沒有必要對它加以嚴格的定義.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和很多的分類方法,現在只簡單的講一個分類法.針對語言發展遲緩,至少可以分做這幾類:智能不足所引起的語言障礙,語言學習障礙,特殊語言障礙,自閉癥,腦傷,口語表達的遲緩,忽視或受虐兒童.每一類孩子的語言特性,都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語言層面來看:包括語用,語意,語法,詞匯,音韻,表達力,理解力等.這幾個層次語言評估時,可以用標準化的測驗題目,或在自然環境當中去觀察.
為什麼這些孩子會有語言障礙或遲緩呢有人提到好幾方面的因素,這些因素不外有三大類.第一是生物或生理的原因,第二是環境或社會的原因,第三是訊息處理或認知能力的原因.在先前所提到的「假定」里,有人提到「基因」,也有人提到「環境的刺激」,更有人提到「心智能力」,但是就某個特定的孩子,到底哪一種原因才是最重要的有些孩子我們能夠確定,有些孩子我們了解的其實很有限.大體來講,這些原因有可能都「互為因果」,比方說,因為染色體變異而造成先天上的限制.由於這層限制,父母在對待這個兒童的品質上,就與其他一般的兒童有所差異,兩者交互作用因此產生比起一般兒童更不利的后果.可見,很多語言障礙都很難說單純是生理因素所引起,或單純由社會因素所造成.有些兒童沒有遺傳或基因上的問題,但是受到忽視或是虐待,處在這種環境底下的兒童,神經系統的發展成熟也都會受到影響,同時,這也會剝奪他們在心智成熟和語言學習上的優勢.
有些人對於生理的因素比較重視,所以他們可能傾向使用醫學的術語和醫學的方法來進行診斷.對於語言障礙的孩子,他們可能就會想:腦部是不是出現異常是不是要去做腦波的測定是不是要去做腦部攝影(MRI或電腦斷層掃描)有些人可能比較重視社會環境的因素,所以他可能就會去看看父母在家里如何跟子孩進行互動父母是不是太忙父母是不是使用比較民主,開放的方法來跟小孩子的溝通另外有些語言治療師或老師的想法是,語言能力并不獨立於其他的認知能力之外,要學會語言表達,可能你就要先學會一些認知上的技能.在這些老師的心目中,還沒有能力從事「假想游戲」的小孩,你可能就很難教他比較復雜的語句,所以他們可能就會使用一些游戲,使用一些「皮亞杰的認知作業」來教導孩子.所以你會看到在語言治療,語言教學或是早期療育里,有些老師比較強調注意力的訓練,記憶力的訓練等等.
有關語言障礙的分類,成因,和描述方面的資訊,外國書籍和雜志可以說是汗牛充棟,不過很遺憾的是,在國內用本國語文書寫的文獻卻是相當的稀少,使得學生,家長和老師在尋求相關訊息的時候有相當大的困擾.在這本小冊子里面,我們并不準備針對理論的部分做過度深入的討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先從遠流出版社劉麗容教授所寫的《如何克服溝通障礙》這本入門書下手,里面附有一些本國的文獻,可以進一步的參考.
傳統的語言教學
這本小冊子的重點是放在功能性語言教學上面;傳統的語言訓練和功能性語言教學有很大的差別.傳統的語言訓練有以下的幾個特點:使用人為的情境實施個別或小團體的訓練;注重單獨的語言技巧而忽略語言整體的機能;訓練方法以模仿,練習跟背誦為主;訓練過程當中傾向忽略掉語言是社交工具這個特性;如果沒有列在語言訓練的目標里,那麼這些層面就少有機會得到發展;在這種訓練當中,和別人對話互動并不是主要的方法.其實,這種訓練跟我們在一般國民中小學里的語文課所實施的方式具有類似的哲學.國內的傳統語文教學,可能重「文」輕「語」,可能重視「讀」,「寫」,輕視「聽」,「說」,可能重視書本的語文「知識」,輕視語言的「實用」層面.
有一位作者提到,一個好的語言課程應該具有三個特性,我想特殊兒童的語文教學具有指標的意義.第一個特點,重視個別化,換句話講,每個小孩子在這個課程里面都應該得到特別的重視,也就是說,每個小孩子的語言發展都是我們應該去照顧的.第二,應該重視每個孩子是不是能夠主動的參與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而不是只重視被動吸取書本的知識.第三,是不是把溝通技巧有創意性的整合起來,甚至能夠跟其他課程的部分互相結合起來,如果把這三種特質仔細一看的話,我們就會發現,這種語言教學重視語言的生態機能,語言的互動機能,換言之,語言做為一種實用的工具,這個特性不會被犧牲掉.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思考的話,傳統「排排坐」,「老師說,學生聽」,「看書說話」,「看圖說故事」,就不能夠把語文的實用特性完全地表達出來.相對的,在西方的中小學里,談的比較多的「整體的」語言教學,可能比較能夠捕捉這個特點.
整體的語言教學
所謂「整體的」語言教學,英文叫做whole language approach.它大概有底下這幾個特徵;只有當我們把語言當做一個整體,把它看成跟現實生活有關,語言的學習才容易進行,因為這個時候,語言對兒童來說是有意義的,是具有功能的,只有在這個時候,兒童才會想要使用它.第二個特徵是,語言既是具有個人色彩,又具有社交意義,所謂個人的色彩就是表達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想法;所謂社交意義就是想要跟別人發生互動的關.第三個特徵,語言的學習不是透過語言的分析來獲得學習,而且是在一種真實的說話情境下才獲得比較好的學習.如果把語言當做一種學科來「分析」,「反省」,「解剖」,在這種情況底下所獲得的語言學習,就不叫做整體的語言學習,而是割裂的,片段的,不真實的,這個做法對語言學習來講并不是最有利的.只要看看國內的英語教學,大家就可以清楚了解這兩種學習的差異.語言學習是一種讓孩子獲有權力,獲得力量的一個方法,因為透過語言,孩子可以掌控他的生活,指揮他的世界,控制外在的訊息,因此可以講,語言的獲得是一個使孩子有自信,有力量的一個過程.這個特點,不能被忘記.語言學習是學來表達自己,來說有意義的事情,來自己跟外在世界,家人,學校,朋友之間的關系.這就是語言的核心和作用,如果忽視了這個核心和作用,我們就沒有辦法去理解世界.所以,語言的學習跟認知的學習,其實是一體兩面.當你了解整體的語言訓練的原理之后,你會發現,傳統的語言教學和這個觀點是背道而馳.反過來講,「功能性訓練」就和整體的語言教學理念是比較符合的.
功能性語言訓練
所謂功能性語言訓練,我們發現它具有幾個特點.第一,它利用情境隨機實施個別或小團體的訓練.第二,它會利用自然的對話方法而且注重人際溝通的各個層面.第三,它會以訊息的傳遞和溝通為主,進行對話技巧的訓練.第四,它會把語言的溝通作用發揮到最大的極限.第五,它會透過自然的對話和社交的情境,發展大范圍的語言結構和溝通技巧.第六,它會創造機會和多種對話伙伴來練習溝通技巧.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