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乃悅
溝通 語言 說話 (
如何說出一句話
呼吸器官 發聲器官 共鳴器官 構音器官
造成構音及音韻異常的原因
感官知覺異常 聽到了 聽清楚 聽懂了
2. 說話機轉結構異常
3. 動作異常 無法做出這些動作
4. 學習因素影響學習成效 不能做出這些動作
5. 智力因素 " 不懂 " 如何做出這些動作
6. 社會心理因素
7. 語言學因素
8. 其他
構音及音韻異常之定義
構音(articulation)
構音異常(articulation disorders)
音韻學(phonology)
音韻異常(phonological disorders)
國語語音特性
子音
母音
聲調
語音學習的發展
3~6歲兒童之構音發展(王南梅,1984) :
以75%正確發音率而言:
- 韻母在三歲以前已完全發展出來
- 聲母:三歲→62% (ㄒ ㄗ ㄘ ㄙ ㄐ ㄖ ㄓ ㄔ ㄕ)
四歲→76%
五至六歲→81% ( ㄖ ㄓ ㄔ ㄕ)
構音及音韻異常的類型
傳統分類
替代音
省略音
歪曲音
贅加音
依音韻歷程錯誤型態分類
1. 前置音(Fronting) : ㄉ/ㄍ,ㄉ/ㄗ,ㄊ/ㄘ
2. 后置音(Backing) : ㄍ/ㄉ,ㄎ/ㄊ,ㄍ/ㄐ
3. 塞擦化(Affrication) :ㄐ/ㄒ,ㄗ/ㄙ,ㄓ/ㄙ
4. 擦音化(Friction) :ㄒ/ㄐ,ㄙ/ㄗ,ㄕ/ㄗ
5. 雙韻母簡化(Simplization) :ㄚ/ㄞ,ㄝ/ㄟ,ㄚ/ㄠ,ㄛ/ㄡ
6. 鼻音缺乏(Denasality) :ㄚ/ㄢ,ㄜ/ㄣ,ㄚ/ㄤ,ㄜ/ㄥ
7. 不送氣(Unaspiration) : ㄅ/ㄆ,ㄉ/ㄊ,ㄍ/ㄎ,ㄐ/ㄑ
8. 聲母完全不發展-省略(Omission)
9. …
構音治療的原則
1. 評估造成的原因,消除或減輕不利的因素(器質/非器質).
2. 詳細評估個案構音能力及錯誤型態,考慮各種相關因素的影響,
如年齡,發展,聽力等.
3. 選擇個案較易控制的語音開始治療,再逐次加深.善用增強鼓勵原則,不僅可使治療事半功倍,也使之成為個案愉快的生活經驗.
4. 治療策略及教材內容,依個案年齡,興趣,生活背景,語文程度而調整,以引發其學習動機及達到實用性.
5. 引出正確語音后,需加強類化過程,使語音能穩固正確的自然運用.
語言溝通發展歷程Vs.溝通訓練重點 (李淑娥)
組織故事
描述事件↑
問問題↑
回答問題↑
自動表達↑
仿說句子↑
仿說雙詞↑
仿說單詞↑
發聲游戲↑
聽從指令↑
模仿動作↑
操作學習↑
尚無口語者- 語言前所需技能
認知概念建立
動作模仿
口腔動作與功能
對聲音的察覺,分辨,確認
環境語言理解
發聲及發音模仿
輪流活動
專注,持續
構音治療的方法
語音位置法
聽辨訓練
構音器官動作訓練
多重感覺統合刺激訓練
音韻歷程分析與訓練
辨音特質訓練
1.雙唇阻:ㄅㄆㄇ
2.唇齒阻:ㄈ
3.舌尖阻:ㄉㄊㄋㄌ
4.舌根阻:ㄍㄎㄏ
5.舌面前阻:ㄐㄑㄒ
6.舌尖后阻:ㄓㄔㄕㄖ
7.舌尖前阻:ㄗㄘㄙ
還是在滴水怎麼辦
水龍頭
構音矯正
語法訓練
語用訓練
語匯訓練
口語表達訓練
聽覺理解訓練
語言準備期:
口腔功能訓練
認知概念訓練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