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社會交往 > 瀏覽文章

對孤獨癥兒童語言交往能力訓練的實驗報告

2006/9/25 10:52:56 來源:蘇州市平江區培智學校 作者:劉曉麗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摘要]語言交往是人類適應社會的重要形式,而語言能力又是交往的重要決定因素.孤獨癥兒童有嚴重的語言交往障礙,對其存在的語言交往障礙訓練是勢在必行的.本實驗就班內一名孤獨癥兒童的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和語言能力進行研究實驗發現:訓練后的語言交往水平大大高于訓練前.

  關鍵詞:孤獨癥 語言交往能力

  一,問題的提出

  孤獨癥兒童是全面發展障礙中最嚴重的一種類型.最新一版即第四版《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寫明孤獨癥的特征為"社會關系及交往方面的發育明顯異?;蚴軗p,并且活動和興趣種類受到明顯限制."有人說,孤獨癥孩子就像那天上的星星,無上的星星不說話.孤獨癥兒童要么不會說話,要么對老師或父母的指令"聽而不聞",即使孩于說話了,也往往是一些重復語言,自言自語,或者根本就無人能懂的"外星人語言",極少具有交流性質的主動語言.這不但影響了其自身的學習,訓練.同時也破壞了周圍其他學生的學習環境.語言交往能力可以通過學習與訓練得以提高.孤獨癥兒童語言交往能力的培養應該成為孤獨癥兒童教育訓練的重點.

  二,實驗方法

  1,被試:

  俞*,女,10歲,于2000年入我校就讀.學生表現:1,不受集體生活約束,隨意性強,任性,在課上下位子,唱歌,自言自語;2,非語言交流方面也存在明顯異常,喜歡一個獨自玩耍,不進行合作性游戲;3,缺乏與他人甚至父母之間的目光對視;4,記憶力較好,能背誦所學兒歌;5,最感興趣的物體——自行車與食品.

  2,測試工具

  本實驗所采用的測試工具為自制量表,是在ABA應用行為分析療法的基礎上設計編制而成的.

  3,實驗方法

  (1)調研法

  利用平時觀察,分析,對被試作出實事求是的總結,以此為需要,以測試為根把,制訂個別訓練計劃.

  (2)訓試法

  按照為被試制訂的個別訓練計劃進行有目的,有內容,有準備的訓練.并在訓練后再次進行了語言交往能力測試.

  (3)評析法

  對訓練后進行的測試結果具體分析,把訓練前與訓練后的實驗數據進行對比,從而總結出有效的方法,包括問題.

  三,探討訓練孤獨癥兒童語言交往能力的方法

  1,親情接納法

  要想從切入口著手進行訓練,雙方的互相接納是前提.要讓孤獨癥兒童在內心里接納訓練者,信任訓練者,只有這樣才會在以后的訓練中順利聽從指令,接受訓練.當然,在這里,也包括訓練者對被試的了解與真心接納,只有這樣,才會在訓練中做到用心觀察,用心體會,用心溝通,用心訓練.

  2,游戲法

  設計輕松的游戲,讓孤獨癥兒童在愉悅的,輕松的心態下接受教師有目的性的語言交往訓練.訓練中棄除死板的教學方式,而是訓練者把握時機地進行引導,完成順理成章式的訓練,這種方法既利于孩子對這句話所對應的情境理解,避免以后的生活中使用不當,又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輕松地接受訓練,游戲法除了給語言交往創造寬松環境和有利時機,同時,對孤獨癥兒童健康心態的培養也有促進作甩

  3.同伴帶動法

  訓練者在平時的生活中刻意為孤獨癥兒童選擇善良,活潑有帶動性的伙伴,讓伙伴去帶動她走出自我封閉式的天地,逐步走出去,融入集體之中.正常人擇友多以同齡人為主,孤獨癥兒童也不例外,而且是非常需要,因為他們自身的病癥決定著還不能主動與正常小朋友交往,他們的生活只局限于家長和老師之間,這就更需要在學校的時間里讓他們也有自己的同伴,當然,如果家長在生活中也注重幫他們找同伴就更好了.

  4.情境法

  創造所需情境進行訓練,這就需要訓練者刻意安排了.如下課后,特意把門關起,老師站在門口,她要出去玩,就勢必需要對老師說:"我要出去玩".這里,我舉個非常深刻的例子,被試的俞某語言表達幾乎沒有,為了激發她這方面的能力,訓練者利用感統課時,給她玩喜歡的圓筒吊纜,這個訓練學生單獨不能完成,需老師用手推才能蕩起,第一次,我主動推她,一邊推一邊說:"推,推……";第二次,我有意推后走開,圓木柱吊筒漸漸停下后,她跑到我的身邊,拉住我的手向圓筒吊纜處走去,我問:"做什么 "她無語,只是拼命地拉我的手,我不動,她就啊,啊地亂叫;對其進行適時訓練,說: "劉老師,推我",她會跟著說,便推她:第三次,她再次拉我的手時,突然主動地說:"劉老師,推我!"那一次我推的特別起勁兒,時間也很長.訓練中很多事實證明,給孤獨癥兒童創造情境,對激發他們的表達有非常有效的促進作用.

  5.音樂淘冶法

  音樂對淘冶孤獨癥兒章的性情有良好的作用.伴隨著輕柔的音樂,他們會拍手說兒歌,會對著鏡子跳舞,張開笑臉欣賞自己.在音樂淘冶下,他們的情緒也會穩定下來,性情慢慢開朗起來,從而間接地為進行語言交往奠定基礎.

  6.運動訓練法

  一個正常人如果身體柔弱,渾身無力,會表現出無力講語,即使講了也是聲音低小.孤獨癥兒童要想進行語言交往訓練,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是不可少的.特別是那些安靜型的,懶惰型的孤獨癥就更是需要了.運動中增加肺活量,促進發育器官的成長,這是語言交往所需要的身體物質基礎.

  四,實驗結果與分析

  基線記錄表

  反應記號:正確符號:+

  目標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確率

  評語

  語言理解

  +

  +

  +

  +

  40%

  語言表達

  +

  +

  20%

  語言能力

  +

  +

  20%

  標注:對學生進行五天的基線調查,每天10次,只記錄學生的正確次數,最后計算出學生的正確率,根據正確率制定訓練計劃.

  匯總記錄表

  反應記號:正確符號:十

  目標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確率

  評語

  語言理解

  +

  +

  +

  +

  +

  +

  60%

  語言表達

  +

  +

  +

  +

  +

  50%

  語言能力

  +

  +

  +

  +

  40%

  上表可以看出,被試者在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和語方能力上,都普遍呈現進步,但在訓練過程中也會出現倒退現象,分析原因可能與測試時被試者的情緒有關.整體來說,訓練是有進步的,實驗是成功的,證明訓練是必要的.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訓練,孤獨癥兒童在語芻交往方面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訓練中所采用的方法,措施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討論中修改與肯定,有兩點需重點注意的:

  1,孤獨癥兒童適于安置在弱智學校

  很多實例告訴我們,孤獨癥置于普小是行不通的.學業上,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理解力差又伴有情緒障礙,故不能適應普通學校緊張有素的課堂教學;交往上,由于那里的教師和學生都不了解他們的病癥,多表現出遠離,歧視,無疑更阻礙了他們與人交往的興趣,而弱智兒童生性單純,善良,樂于助人,加之他們智商較正常兒童低,課堂教學的速度就會放慢.弱智學校的教師大都受過專業教育與訓練,這些都為孤獨癥兒童的學習與交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對孤獨癥兒童的訓練應持之以恒

  孤獨癥兒童是一個特殊病癥的患者,他們所表現出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即便在同一階段里,訓練者糾正了其原有的問題,他們也許又會生出新的問題來,這就要求訓練者對孤獨癥兒童的訓練一定要持之以恒,否則不會前功盡棄.

  (二)建議

  通過本次實驗,對孤獨癥兒童語言交往訓練總結出幾點小的建議,提供參考:

  1,對孤獨癥,兒童的訓練要求有家長的配合,切實做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達成一致性;

  2,訓練教師要進行孤獨癥生理,心理,病癥等多方面的培訓,才能以科學的頭腦制訂科學的訓練方法,進行科學的訓練.

  "有人說你們是星星的孩子,我想知道你的世界在哪里.你們像雨點一般從天邊落下,來到我們的身邊,闖進我們的生活.讓我告訴你,這個世界也很美麗."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對孤獨癥兒童語言交往能力訓練的實驗報告]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