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語言表達一般指將自己的內部言語(思維)借助于詞語,按一定規則快速轉換為外部言語(有聲語言)。語言表達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和生理活動的過程。幼兒語言表達創造一般指幼兒將自己的內部言語(思維)借助于詞語,按一定規則轉換為前所未有的外部言語(有聲語言)。
研究表明:嬰幼兒期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幼兒可塑性大,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旺盛,普遍具有創造的智慧活力。在這一時期對幼兒進行語言表達創造的啟蒙教育,能促進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的提高,對幼兒創造力的開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幼兒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的不斷豐富和發展,關于幼兒語言表達創造的問題越來越多地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關注。但由于幼兒的想像在數量和性質上都和成人不同,有時幼兒的想像會有悖于常理,難以為成人所理解,所以幼兒的表達創造常被成人誤認為“謊言”或“胡說”而加以指責。這種情況大大抑制了幼兒語言表達創造能力的發展,造成了幼兒思維想像的局限性,影響了幼兒對于語言表達創造的積極性。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征求意見稿》指出:“要教育幼兒積極地嘗試運用語言及其他非語言方式表達和表現生活,具有一定的想像力和創造性。”但是,目前幼兒園教師與家長在幼兒語言表達創造教育方法上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有:(1)有的家長認為只要孩子會講話就可以了,語言的創造性并不重要。(2)教師對幼兒語言表達啟蒙創造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認識,但在日?;顒又杏殖3鲆暸囵B幼兒語言表達創造的能力。很顯然,進行幼兒語言表達啟蒙創造教育,對于實施課程指南,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幼兒語言表達啟蒙創造的前提條件
(一)言語的生理機制,是語言表達創造的生理基礎幼兒掌握語言是一個連續發展的從量變到質的過程。這里的言語發展是指個體對母語理解和產生的發展的過程。幼兒的言語發展受生理機制和認知能力發展的互相制約,呈現出固有的發展順序和階段。0一1歲為前語言階段,1—2、3歲為語言發生階段,2、3歲一6、7歲為基本掌握口語階段。這一時期是幼兒語言不斷豐富的時期,是完整的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連貫性語言初步發展的時期,為幼兒語言表達創造提供了可能。
(二)智力的發展是語言表達創造的前提條件
大量的實驗結果表明,智力發展在幼兒時期特別快。幼兒的大腦非?;钴S,興奮程度是成人的兩倍,這是幼兒腦神經系統在外界刺激下不斷發育成熟的表現。美國的心理學家布魯認為:抓住幼兒智力發展關鍵期,進行科學、系統的教育對兒童的智力與非智力心理素質發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還表明:4歲以前的幼兒有著特別驚人的學習語言的能力,是掌握語音、詞匯和語法最為迅速的時期,這時幼兒身心發育已具備了學習語言的良好生理條件,而且求知欲、接受能力和創造性也增強了,是發展幼兒語言表達創造的大好時期。如果不重視幼兒語言表達創造能力的發展,錯過了語言表達創造發展的最佳期,再要進行補救就困難了,有的甚至永遠達不到應該達到的水平。語言表達創造發展是幼兒智力發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之一,是智力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智力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作為家長和老師,要及時地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創造能力,達到真正初步啟蒙教育的作用。
(三)具體的表象是幼兒語言表達創造的重要對象
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幼兒只有依靠具體的表象,即幼兒在感知基礎上形成的感性形象,諸如觀察、傾聽、運動感覺獲得信息在頭腦形成且保持形象,才能在頭腦中對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進行語言表達創造。小巧的照相機、有趣的聲音、鮮艷的圖片等,這些都是幼兒表達創造的對象,都能激起幼兒表達創造的火花。因此,對于幼兒來說生動形象的表達創造對象是必不可少的。
(四)已有生活經驗是幼兒語言表達創造的重要內容
幼兒的表達創造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憑借日常生活中的感性經驗進行的。冰箱、照相機、牙膏、牙刷等這些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都能引起幼兒表達創造的欲望。絢麗的朝霞、變幻的云彩、沙沙的落葉等這些生活中的自然景象也都是幼兒表達創造的素材。運動會、慶?;顒拥冗@些幼兒參與的集體活動更是幼兒表達創造的好內容。因此,家長和老師在選擇表達創造內容時,必須是幼兒熟悉的,親身體驗過的。
三、幼兒語言表達啟蒙創造教育的意義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早在20世紀40年代他就提出培養幼兒創造性要做到“解放兒童的嘴巴”,鼓勵孩子有話就說,有問題就問,給幼兒極大的自由,以便使幼兒的巨大創造潛能釋放出來。幼兒語言表達啟蒙創造的意義主要有:
(一)語言表達啟蒙創造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
幼兒在語言表達創造的過程中,首先要觀察,然后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模到的甚至是聞到的加上自己的想像組織成語言表達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幼兒認識了事物的名稱、形態、習性及其特征,了解了事物之間的關系,發展現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二)語言表達啟蒙創造促進幼兒合群心理品質的形成
幼兒語言表達創造必須有一個傾聽的對象,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既扮演了表達者,又扮演著傾聽者。幼兒與不同的對象接觸交往,漸漸了解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怎樣表達可以使同伴接受自己,無形中促進了合群心理品質的形成。
(三)語言表達啟蒙創造有利于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幼兒在日?;顒又兄v出不同于他人的觀點,想出不同于他人的方法,常會得到老師、家長的稱贊。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就會對自己充滿自信,形成開朗樂觀的性格,對各種活動充滿興趣,從而有利于心理健康發展。
四、幼兒語言表達啟蒙創造教育的目標
1.培養幼兒語言表達創造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語言表達創造活動。
2.豐富生活經驗,能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運用想像大膽地向他人表達。
3.培養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觀察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與同伴一起解決問題。
五、幼兒語言表達啟蒙創造教育的幾個注意點
(一)創設寬松親切的環境
良好的師幼關系,親密的伙伴關系是溝通創造的前提。老師和家長需要特別注意保護幼兒運用語言表達和創造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要在乎孩子發言多么準確優美,讓每個孩子說說哪怕是不成熟的想法;或者在很多孩子要說的時候,用分組或三三兩兩討論的方式來讓每個孩子有說的機會,讓他們表達的愿望得以滿足。同時,對于幼兒的語言表達創造及時給予鼓勵、肯定,使每個幼兒都能興趣盎然地積極表達創造。
(二)提供開放真實的環境
陳鶴琴先生主張“大自然、大社會是取之不盡的話教材”,把孩子帶到大干世界、引向生活的源頭。幼兒的知識和能力是由經驗而來的,它們所接觸的環境越廣泛,獲得的生活經驗就越豐富,生活經驗的豐富又為幼兒語言表達創造提供了更多的內容。由此可見,真實的環境為幼兒語言表達創造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源泉。
(三)創設思考提問的環境
創造力離不開思考,幼兒最喜歡思考,好發問幾乎成了孩子的天性。他們的腦袋中不知裝有多少問號,凡是不懂的問題總想打破砂鍋問到底。在問的過程中,幼兒不斷地積累知識經驗,為語言表達創造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礎。在幼兒發問的過程中,老師和家長應鼓勵幼兒大膽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預期”和“假設”,對見到的事物發表不同于他人的見解。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