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而幼兒時期的語言啟蒙教育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讓小朋友接受的。
在小班麗的小朋友平均年齡在2歲半左右,如果在這個時期里漢語和英語同時教授給他們,相信他們會兩者兼得,因為這是最容易的接受事物的年齡了。在小班里有個小女孩Mary很活潑。原來剛開始接觸英語時似乎沒有興趣,可是幾周下來,Mary不僅會用英語打招呼,而且會隨著老師的節奏哼唱出來。為他的進步我很欣慰。
教學組長說的是在教育人的同時學有所得。我原來思考問題的方式太過頻索,和孩子們相處之后我學會了用簡單的方式思考問題。有時我總問自己,為什么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總要繞道解決呢?現在想來真的有些可笑。其實孩子接受事物很直觀很平面,我從孩子們身上感受到了這些。
Sam是一個語言很少但有思想的男孩,剛開始接觸英語時沒有什么興趣,Stand up,sit down 這些口令對他來說形同虛設,但體現到歌曲里后使Sam很感興趣,口令體現到歌曲有節奏感了。Sam對音樂有很高的悟性。Stand up這首歌節奏很慢而且配合動作很易接受。
每節課抽出5——10分鐘復習上節課的知識,讓孩子們從而鞏固以前所學知識。周四的課一般用來鞏固這周所學的和上周學習的內容。
讓孩子做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回到家看到這些英語課上教過的知識,從快能說出來。這樣目的就達到的。
這就是“輪回教學”。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