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認知訓練 > 瀏覽文章

幼兒認知發展訓練三

2007/12/25 10:23:04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4-5歲認知)
一、按指示拿一定的數目(15個)的東西
方法:
1讓孩子把積木、蠟筆或游戲用彈子兒等放入盒中。讓孩子每次拿出1個給你,然后再讓他放回去。再次讓他拿出兩個。重復做下去,直至拿到5個為止。
2讓孩子不按數目的順序拿東西給你。如先要3個,再要1個,然后要5個等等。
3讓孩子幫你拿兩只碗、5個盤子、3只茶杯,然后問他:“我要幾個了?”讓他想出數目來。
4讓孩子往盒子里投放1–5個沙包,或讓他數一定數目的糖果或餅干。
5你拍1–5次手,問孩子你拍了幾下手。
6孩子拿東西時,讓他大聲數出數來。
7利用正方形的小紙片。如果想讓孩子拿3件東西時,先放置3張小紙片,后讓孩子按照紙片的數目把東西放下。
8讓孩子自己檢查數好的東西。讓孩子拿某一樣東西給你,拿完后問他:“我要3個,你數一數看,拿的是不是3個?”
二、說出5個質料不同的物品(如:粗糙的和光滑的)
方法:
1告訴孩子家中各種用品的手感,如果他僅憑眼睛看說不出手感時,就讓他摸一摸。
2把手感不同的5件物品放入口袋中用手摸。讓孩子把手伸入袋中,每次摸到1件物品并說出它的名稱。然后從袋中拿出來,看看是否說得正確。
3把手感不同的東西固定在板上。把孩子的眼睛蒙住,讓他用手摸并找出手感不同的東西(如:粗糙的、光滑的和柔軟的)。
4開始時只用兩種手感完全不同的東西,如軟綿綿的和扎得慌的。當孩子學會摸兩樣東西后,再增加數量,而且要用些手感相近的東西。
5用木制的積木或用海綿做成的立方體,在各個面上貼上手感不同的東西。讓孩子投擲立方體,并說出投擲后立方體朝上的那一面貼物的手感。
三、在指示下畫三角形
方法:
1握著孩子的手讓他畫三角形,漸漸減輕握手的力量。
2讓孩子描你已畫好的三角形。
3畫一個未完成的三角形(圖a),讓孩子把它完成。
4點出兩個點(圖b),讓孩子把它們連起來,漸漸把點畫淺一些。
5讓孩子畫一個像“帳篷”樣的圖形,如 形。讓他再畫一條橫的底線,給“帳篷”加上一個底。畫得熟練了,你要夸獎他的進步。
6在面粉、沙子等上面,用手指畫三角形。
7用蠟筆、簽字筆等畫三角形。
8在孩子畫的時候,可以給予口頭提示。
四、回憶看過的圖片或照片上的4件東西
方法:
1讓孩子看書、商品目錄或雜志中的圖片,然后蓋上圖片,問他剛才看見的東西。
2如果孩子想不起來,可以用口頭提示給他:“有一只會汪汪叫的動物吧?”
3讓孩子看30秒鐘圖片,然后把圖片翻過去,你問他圖片里有沒有房子、車、貓、人和書等等。
4開始時用只畫有一兩種東西的簡單的圖片。漸漸再用較復雜的圖片。
5讓孩子仔細看一張在的圖片,然后讓他從一些只有單一東西的圖畫卡片中找出大圖片上有的東西。
五、說出與日常生活有關聯的時間(如:7點起床、9點睡覺)
方法:
1利用畫有日常生活活動的圖片。從描繪孩子睡眠、孩子游戲、太陽、月亮的圖片開始。告訴他這些活動與時間的關系。讓他把有某種關系的兩張圖片放在一起。
2問問孩子早晨起床時做什么;再問問他晚上睡覺前做什么;父親、兄弟姐妹早晨什么時候上班、上學,下午什么時候回家(早晨,白天,夜晚等等)。天黑后帶孩子出去,指給他看看月亮和星星,并說明夜晚與有太陽的白天的不同。告訴他孩子和家里人白天做什么,夜里做什么。
3選擇吃早飯、午睡、爸爸下班回家、電視開始播放幼兒節目的時間等等,讓孩子說出在一天中這幾件事的時間。
4畫一些日常生活活動的圖片,問孩子它們都發生在什么時候。
六、說出500克以下的東西,說出“較重”和“較輕”
方法:
1利用塑料袋或金屬罐,把重量不同的東西(如:沙子、草、鹽、豆、通心粉等)放入其中,讓孩子依據輕重對它們進行分類。他能分得好時,就表揚他。
2讓孩子拿兩樣東西,他回答哪一樣較重。教孩子學會使用稱(天平),了解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是錯誤的。
七、從3件東西中拿走一件,說出少了什么
方法:
1把3件東西放在孩子前面的桌子上,讓他說出每件東西的名稱。讓孩子蒙上眼睛,拿走1件東西,子張開蒙著的眼睛后,讓他說出少了1件什么東西,對了名稱,就表揚他。等他熟練后,可以在桌子上放更多的東西。
2每天用不同的物品進行練習。
3開始時,使用3件完全不同的物品。
4利用顏色相同的東西,以增加一定的難度。
5如果孩子對利用3件東西有困難,也可以從兩件東西開始。
6在拿走1件東西之前,讓孩子說出這件東西的名稱,以便使他容易回憶。
八、說出8種顏色的名稱
方法:
1讓孩子盡量說出廚房和起居室中他所知道的顏色的名稱。
2如孩子能正確地說出圓形貼紙的名稱,作為獎勵,讓他把貼紙貼在一張紙上做成一幅圖畫。
3在屋子里藏些不同顏色開始,如果孩子都能說出來,可再增加顏色。
4從孩子也知道的顏色開始,如果孩子都能說出來,可再增加顏色。
5利用一些形容顏色的詞,以幫助孩子記憶,如:“像火車一樣紅?!?BR>6開始時可以用“這是紅色還是藍色”的方式,給予幫助。等孩子熟悉后就只用顏色名稱開始的音加以提醒。7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機會,看到某種顏色就對孩子說,如“你穿的衣服是藍色的”、“把那只黃色的鉛筆給我”、“請用那個綠色的杯子”等等。
九、說出3枚錢的名稱
方法:
1利用真的硬幣做練習。讓孩子在1分和5分錢中,指出5分的。然后再用同樣方法指出2分和1分的。
2使用3個茶碗,在3個茶碗下分別扣?。狈?、2分和5分的硬幣。讓孩子找出5分硬幣,若能很快找出,就表揚他。用同樣方法找出2分和1分的硬幣。
3在桌子上放上3種不同的糖塊,給孩子1分、2分和5分的硬幣各1枚,告訴他某種糖塊賣5分錢1塊。如果他第一次給你的錢就給對了,你就把糖塊獎勵給他。
4把1分、2分和5分的硬幣放在盒子里,把盒子舉在孩子眼睛,讓他伸手到盒子里拿出1枚硬幣。如果他能正確地說出硬幣的名稱,就表揚他。
十、將文字、數字和標識等符號配對
方法:
1把5張寫有各種拼音字母的卡片排列在孩子前面的桌子上,你手中另拿5張與它們相同的卡片。讓孩子從你手中指出1張與桌子上相同的卡片配對。
2利用文字或數字做游戲,讓孩子把文字或數字填在正確的位置上。
3用字形差別很大的拼音符號開始練習,如f、h、k、o、s等,漸漸用字形近似的符號,如b、d、q、p、m、n等。
4增加其他符號、標識等進行練習,如斑馬線、交通用紅綠燈、電話等。
十一、說出看過的物品顏色(如問:蘋果是什么顏色)
方法:
1告訴孩子:“蘋果是紅色的,香蕉是黃色的”等等。然后問他:“你吃的東西里,哪一種是紅色的?”,“長在地上的綠色的東西是什么呀?”等等。
2玩一種“我在想”的游戲,你說:“我在想一種綠色的東西,那是什么呀?”然后讓孩子說出那綠色東西的名稱,直到猜對為止。
3要孩子說出看到過的東西的顏色,如“香蕉是什么色的?”,“草是什么色的?”,“我們經常坐的汽車是什么顏色的?”等等。必須是在孩子看不到實物的情況下,讓他說出它們的顏色。
十二、聽過3次的故事,能說出故事的5個要點
方法:
1重復地給孩子講畫冊中的故事。在講的過程中讓孩子發出角色的聲音、動物的聲音,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還可以在講的中途停下來,一問孩子:“下面怎么樣了?”
2利用畫同,可以幫助孩子記憶。當孩子比以前能說出更多的故事時,你要表揚他。
3孩子看過他喜歡的電視節目后,如能說出若干內容時,你要表揚他。
4你和孩子一起看電視,邊看邊給他講解故事情節,等電視節目結束后,讓孩子說出節目中的5個要點。
5利用幻燈片,在孩子看幻燈片時給他講其中的故事情節。然后不讓孩子看畫面讓他說說故事的情節。如果孩子說錯了,讓他再看看畫面并做出更正,或者你把漏掉的故事情節補充上。
6當你把某個故事給孩子講過幾次之后,讓他把故事講給家里人或小朋友們聽。
十三、畫一張有頭和軀體的人物畫
方法:
1利用圓和直線畫一個人形(參照3),你每畫一筆,讓孩子模仿一筆,并給予口頭上的指導。
2用簡單的話語給予提示,如“好好看看,這個人是不是還少點什么?”
3教孩子畫人,先畫一個O,然后畫一個+,最后畫兩條腿。也許孩子還能畫出眼睛、鼻子和手指等等。
4讓孩子躺在一張大紙上,你畫出他身體的輪廓。讓孩子把它涂上顏色,并告訴他身體的各個部位。
5畫出人形的一部分之后,讓孩子完成剩下的部分。這時,可以給他一個完整的圖形做樣本。等他熟練后,就增加要他畫的部分,而且不看樣本。
6如果孩子忘了畫身體的某一部分,可以提醒他:“這個人怎么沒有腳???”或是用手指著身體的某一部分問他:“這個地方該有什么呀?”
7最初用簡單的線條畫身體和四肢就行了,等孩子會畫了,就要求他畫有一定寬度的人物,并開始教他給線條狀人形的軀干和四肢等部位“穿”上衣服。
8讓孩子利用人形餅干畫人形,畫出身體的輪廓,并加上眼、鼻、口、衣服等等。
十四、唱5句歌詞
方法:
1你把整首歌曲唱幾遍給孩子聽,然后你先唱一句,接著讓孩子和你一起唱這一句,最后讓他單獨唱。逐漸增加唱的句數,并反復練習。
2利用那些孩子故意反復聽而他又熟悉的兒歌就更好。
3一首歌你重復唱幾次后,你唱每句歌詞的開頭部分,讓孩子接下去唱完。
4選擇一些孩子喜歡聽而曲調優美的歌曲,如電視廣告歌曲和流行歌曲。
5最初,即便孩子唱漏了一些歌詞也要表揚他逐漸要求孩子唱更多的歌詞。
十五、模仿10塊積木搭金字塔(如:下到上為4、3、2、1塊)
方法:
1你和孩子各拿6塊積木。從下往上,按照3、2、1的形式把積木搭起來,漸漸地搭成金字塔型。讓孩子模仿每一個動作。
2把6塊積木擺在孩子面前,你搭好金字塔后,再把它推倒。然后讓孩子自己照原樣搭一個。他搭得好,你要表揚他,你可以指著每塊積木,告訴他應放的位置。
3給孩子6塊積木,你也拿6塊積木。你先搭一個金字塔放在那里,讓他也搭一個同樣的金字塔。他搭好了,你要表揚他。
4利用10塊積木重復上述過程。
5在孩子搭積木時,用口頭指示他,如“把這塊豎起來”或“往這邊一點,放上邊”等等。
6在紙上畫出用積木搭成的金字塔的輪廓,然后把紙貼在墻上,讓孩子按輪廓搭積木,搭成金字塔。
十六、說出物品的長短
方法:
1利用鉛筆、筷子、畫成的直線或剪成的各種不同長度的紙條等。你指著較長的說:“這個長”,然后問孩子哪個長。你重復說一遍:“哪個長?這個!”,再讓孩子指出長的一個。變換長短物品的位置,讓孩子指出長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練習說出短的物品。
2開始時,選用長短相差懸殊的物品,等孩子熟練了,再逐漸縮小長短的差距。
3把用來作比較的物品的一端排列整齊(如圖)。向孩子說明哪個長、哪個短。然后讓孩子指著說出哪個長、哪個短。
十七、按口頭指示把一件東西放到另一件東西的前連、后邊和旁邊
方法:
1讓孩子站在椅子或箱子的前邊、后邊或旁邊。教孩子使用“前”、“后”和“旁邊”這幾個詞。
2使用兩個同樣的玩具(兩把椅子或小床,兩只狗或兩只貓等)。你把1只貓放在椅子后邊,并告訴孩子你放的地方。然后讓孩子把另1只貓也放在同樣的地方,并讓他告訴你,貓放在哪兒了。用同樣方法練習放在前邊和旁邊。繼續練習下去,逐漸減少你的提示。你只告訴孩子把玩具放在什么地方,而不用你先放一次。
3利用畫有把某一物品放在另一物品的前邊、后邊或旁邊的圖片。如畫有1只貓在椅子的前邊、后邊或旁邊的圖片。你指著圖片問孩子:“哪只貓在椅子的后邊?”
十八、拿出1-10件同樣數目的物品
方法:
1利用積木或某種小物品。你和孩子每人有10塊積木和1張紙。你在紙上放1~10當中任何數目的積木,讓孩子也放同樣數目的積木。你不要對孩子說出數目,只對他說:“把和我放的積木的數目相同的積木放在紙上”。無論孩子放的數目對與否,都讓他把他放的積木和你放的積木一塊對一塊地配對,看看是否正確。
2變換要他拿出數目的順序(如1、3、7、4)。
3用葡萄干或爆米花等小食品,如果孩子能與你放的數目相同,就把這些小食品獎勵給他吃。
4在桌子上排列10個茶碗,然后在每個茶碗中放一粒葡萄干(或爆米花),讓孩子了解一對一的對應關系。
十九、說出或指出圖片上的遺漏部分
方法:
1畫孩子熟悉的物品,但其中遺漏了某些部分。讓孩子看一看圖片中遺漏了什么,可以用問話的方式幫助他,如:“這個人有頭嗎?”等孩子熟練了就不再給他幫助。
2開始時利用畫面上遺漏部分比較明顯的圖片,如無頭的馬、沒有屋頂的房子等。然后再用一些不太明顯的圖片,如沒有尾巴的馬等。
3利用沒有頭的馬、沒有腳的馬或沒有尾巴的馬的圖片,目的是讓孩子找出畫面上缺少了什么,而不是要告訴孩子畫上畫的是什么。
4讓孩子比較完整的和不完整的圖片,以便使他容易找出遺漏的部分。
二十、數1-20件物品
方法:
1讓孩子數數給你聽,以了解他能數到多少,然后你再告訴他這個數后面的2~3個數,讓他跟著反復地說。等他學會了,再增加3個數字,一直加到他能數到20為止。
2在孩子面前放20件東西,讓他指著每一件東西數數。當他數錯了或停下來的時候,告訴他下一個數或下一個數開頭的發音,讓他繼續數下去。
3上樓梯的時候,讓孩子每次數20個臺階。
二十一、理解“第一”、“中間”和“最后”的意義,并運用這些詞
方法:
1從舊畫冊上剪下3張畫,用這3張畫訂成一本講故事的小冊子。孩子邊看這些畫,邊聽你講故事時,你要使用“第一,中間,最后”這幾個詞,并讓孩子模仿著說。你再問“第一張畫在哪兒?”讓孩子指給你。然后,當孩子看這些畫時,你讓他使用“第一,中間,最后”這幾個詞講故事。
2在桌子上并排擺上3塊積木,你一邊用手按著,一邊說:“呼隆隆火車”,讓孩子模仿。然后你指著3個“火車”說:“第一,中間,最后”。你問“第一個是哪一個?”讓孩子指出來。等孩子熟練后,你來指,讓他來說“第一”,“中間”或“最后”。
3除你和孩子,再加上1個人,3個人玩坐電車游戲。把孩子放在中間,你在前頭走。告訴孩子你們3個人的順序:你第一,孩子中間,另一個人最后。不時地換換位置,讓孩子在合適的位置上。開始時幫助孩子說出第一個字”第--”、“中--”,“最--”,他學會了就獎勵他。
(5-6歲認知)
一、數出20以內的數,邊數邊說出東西的數目
方法:
1利用20個同樣的瓶蓋、牙簽或小珠子做數數的東西。讓孩子按你說的數目遞給你,如果他給你拿的數目不對,讓他與你一起數出聲來,到他能拿對了數目為止。
2從孩子數對了的數目開始往下數,每次加1,一直數到20。
3發給孩子20張撲克牌或紙牌,讓他數一數,問他共有多少張。
4發給孩子超過20張撲克牌或紙牌,讓他數20張給你。
二、讀出數字1-10
方法:
1在每張卡片上分別寫上1-10的數字,把卡片藏在屋子里,讓孩子找出來并讀出每張卡片上的數字。
2將海綿切成立方體,在其各面寫上1-10的數字。像擲骰子那樣擲出,然后讓孩子讀出上面的數字。
3用紙或印刷品剪成數字,作成帶有凸起數字的卡片。讓孩子用手指摸上面凸起的數字,邊摸邊讀出數字。
4利用凹型數字型版的卡片,讓孩子一邊用鉛筆順著字跡畫,一邊說出數字。
三、說出自己身體的左右(如:右手、左耳)
歌游方法:
1在孩子右手腕系上一條紅條帶,讓他容易記住這是右邊。帶著這條紅條帶,問他身體的左右,讓他指出左右。等孩子熟練后,逐漸用細些的紅條帶,直至沒有條帶也能指出左右為止。
2如果孩子慣用右手,要他把右手(寫字的手)伸給你看一看。
3用右手與孩子握手,并說:“你好!”或“你用哪只手握手呀?”
4與孩子玩左右拍手的唱歌游戲。
四、按順序說漢語拼音字母
方法:
1鼓勵孩子與你一起唱漢語拼音字母歌,也可利用唱片或錄音帶。
2讓孩子盡量說出他知道的拼音字母,必要時可以幫助他說完。
3分段教孩子拼音字母,讓孩子先說5個,你接著說后面的5個。等孩子學會后現逐漸增加,直到他全部學會。
4和孩子輪流按順序說拼音字母,你說1個,讓孩子說1個。
五、寫出自己的名字
方法:
1在吃飯時為每位家人寫一張姓名卡放在餐桌上。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名卡后坐在那個位置上。
2一次寫孩子名字中的一個字,讓孩子模仿。如果他有困難,則可以讓他用點線描著寫。
3開始時,讓孩子寫自己名字的一部分,余下的部分由你來完成。孩子學會后再增加他寫的部分。
4把孩子名字的每一個字寫在一張卡片上,讓他一張張地讀出來,并按順序排列好。開始時,先拿出寫有孩子名字的其他卡片,讓孩子照著這個樣子把卡片一張張地排列起來。如果他已經會排列了,就只在必要時才讓他看一下樣本。
5讓孩子用樣本描寫自己的名字,然后讓他把自己的名字依樣寫在下面。
六、利用拼音字母說出5個字
方法:
1利用孩子熟悉的拼音字母。
2你一邊讀拼音字母,一邊讓孩子照示范本描寫那些字母。
3選擇字形明顯不同的5個拼音字母,每個字母寫1張卡片。拿上1張,你先讀,然后讓孩子拿著讀,每次拿1張。如果他不會讀時,你再讀1次,讓孩子反復練習。
4每張卡片上寫1個字母,把卡片藏在屋內不同的地方,讓孩子找出這些卡片。孩子找到后,讓他拿給你,并讀出這些字母。如果有讀不出的,你要教他讀出來。
5鼓勵孩子讀自己的名字、熟悉的字、廣告牌上的文字等。
七、以寬度和長度為順序排列10件東西
方法:
1把紙剪成不同寬度和不同長度的形狀,開始時先讓孩子模仿按不同寬度和長度的順序排列,等他熟悉了就讓他自己排列。
2收集粗細不同的吸管、繩子及不同厚度的書。將繩子、紙條、鞋帶等剪成不同長度。
3先用長、寬相差3厘米的東西。開始時先用3件東西進行比較。你先放上1件,讓孩子放第2件。如果他學會了,再逐漸增加作比較的物品的數量,最終達到按不同長寬順序排列好10件東西。作為輔助的方法,最初你可以放1個,空1個,讓孩子放那些空的位置。等他學會了這一步之后,你可以放上1個,空2個,再空3個,漸漸減少你放的個數,直至孩子會自行排列。
4學會按長寬相差3厘米的順序排列10件東西之后,逐漸減少其差距,直至減少到相差1.5厘米。
八、按順序排列1-10
方法:
1讓孩子按照已依序排列好的1–10的數字卡,把另一組數字卡排列起來。然后你從示范用的數字卡中抽出1張,讓孩子把另一組數字卡再排一次。不斷地抽出示范卡,直至孩子不看示范卡也能按順序排列好。
2你按“1,2,6,8,9,10”的順序把這幾個數字卡排列起來,再讓孩子把剩下的數字卡插進去。漸漸減少你放上的數字卡,直到讓孩子自己排列全部數字卡。
3如果孩子會數數,就讓他一邊數,一邊排列數字。如這樣做孩子有困難,就先讓他排列他能數的那些數字,然后再去找下一個數字。
九、理解并運用“第一”、“第二”、“第三”的意義
方法:
1讓3個孩子排成一列,問:“誰是第一?”等等。
2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第一、第二、第三這些詞。如:“第一,穿襪子;第二,穿鞋;第三,系鞋帶?!?BR>3讓孩子排列3張圖片,讓他按順序說出第一、第二、第三。
4當你到街上散步時,讓孩子數距你家最近的第一、第二、第三棟房子。
十、指出你說的數字1-25
方法:
1把數字1~25按兩組配對。你說出每一個字后,讓孩子模仿。
2依照順序排列數字1~25,你說出其中的幾個數字,讓孩子指出來。開始時可以按數的順序說,等他熟練后,則可不按順序。
3把數字1~25按順序排列起來,你邊指著某個數字邊讓孩子說出這個數。然后,你不按順序指數字,讓孩子說出這個數,如果孩子說不出來,再讓他從1開始指著數字從頭數起。然后再來一次,再說出那個數是多少。
十一、按照樣子或模仿畫菱形
方法:
1每次畫菱形的一個邊,讓孩子注意看,并模仿著畫每條邊。
2畫一個菱形給孩子做示范。然后你畫4個點,讓孩子把這4個點連接成一個菱形。必要時可給予口頭幫助或扶著他的手教他。逐漸把點縮小,畫得淺些。最后使孩子在沒有別人幫助的情況下,只看樣子即能畫出菱形。
3讓孩子用鉛筆描菱形板。
4讓孩子用手指摸一摸用砂紙做的菱形的輪廓,然后再畫。
5畫一個“+”字,讓孩子把4個端點連接起來,畫成一個“風箏”的形狀。
6畫一個“帳篷 ”,再畫一個倒的“帳篷V”,再把兩個“帳篷”連接起來。
十二、解開如圖所繪聲繪色簡單迷宮
方法:
1畫兩條間隔約1.5厘米的L形線(如圖)。讓孩子在兩條線之間畫一條線。逐漸增加轉折的數目,并使兩條線的間隔變狹窄些。
2畫一幅畫,畫的起點是人或動物,終點是他們的家。讓孩子找出他們回家的路。
3如果孩子在兩條線之間畫線有困難,可以讓他在這兩條線之間開玩具小汽車或用手指在其間移動。
十三、按順序說出星期幾
方法:
1按順序告訴孩子一星期中每一天的名稱,然后讓他反復地一天天地說給你聽。
2接順序把星期的名稱說幾次,然后你從星期日說到星期五,剩下的一天讓孩子說出來。逐漸減少你說的星期數,讓孩子多說。如果他有困難,你替他說出,再讓他繼續說下去。
3為了讓孩子熟悉星期的順序,在孩子的房間是掛上日歷。把孩子每周必做的事情和其他預定事項畫到掛歷上,讓他知道星期幾該做什么。
十四、利用3件物品做加減法
方法:
1給孩子3塊積木,讓他數一數。你拿走1塊后問他:“我拿走了1塊,小明你現在還有幾塊?”讓孩子再數一遍,并回答你還剩下幾塊。拿走不同數目的積木,反復重復上述過程。
2用糖果、爆米花等重復上述過程,給他1、2或3個,讓他吃掉1個,并自己數數還剩幾個。
3給孩子1塊或兩塊積木,讓他數一數。再給他兩塊或1塊積木,讓他再數一數。
4利用實物,讓孩子不用一個個地數,就告訴你答案。
十五、說出自己的生日(幾月幾日)
方法:
1告訴孩子他的生日是幾月幾日,讓他重復說幾次給你聽。在當天的稍后一些時候再讓他告訴你他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如回答正確要稱贊他。如果他說錯了,讓他再跟著你說幾次,直到他能自己說正確為止。
2用上述方法,開始時教孩子他出生的月份,再教他出生的日子。
3教孩子看日歷上的日期,讓他在日歷上他生日的那一天畫一個圓圈,并說出是幾月幾日。
十六、念10個數字
方法:
1從2個或3個字開始。在認字卡片的旁邊放上表示該字意思的畫,然后把畫掩蓋起來,讓孩子念出該字來。如孩子念不出,可以讓他稍稍看一下畫面。這幾個字念熟后,再增加新的字。
2用顏色做練習。首先用某種顏色寫出這種顏色的名稱。等孩子學會了讀這幾個表示這種顏色名稱的字之后,讓他拿用該色寫的字與用黑色寫的字相對照。然后只讓他看用黑色寫的字,當他不會讀時,再讓他看用那種顏色寫的字,讓他了解這幾個字代表什么色。
3從孩子需要的字開始教起,把“爸爸”、“媽媽”寫在剪好的厚紙條上,每個詞寫3次。同樣也用孩子的名字。逐漸增加“起床”、“快點”等詞。把“媽媽起床”、“媽媽快點起床”寫在厚紙條上,找把它們釘成小冊子,讀給父母、祖父母及兄弟姐妹們聽。
十七、預測在日常生活中接下來做什么事(如:洗澡后刷牙)
方法:
1利用描述孩子一天生活的故事書。讓孩子看其中的一部分(如洗澡、刷牙),然后問孩子下面該做什么,如果他回答不出,再給他看下面的畫,讓他說出來該做什么(如睡覺)。
2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猜一猜下面該做什么了。例如把要洗的衣物放入洗衣機中,然后問孩子該做什么了,并讓他實際做一做。
十八、區別整個和半個東西(如:一個和半個蘋果)
方法:
1利用整個和半個水果和蔬菜的畫片。拿兩張畫片給孩子看,讓他指出是“整個”還是“半個”??梢岳酶鞣N物品。
2你與孩子說話時,使用“半個”和“整個”這兩個詞。
3讓孩子把一個整個的物品分成兩半。例如,把一塊餅干掰成兩半,把香蕉切成兩半,把紙撕成兩半等等。問問孩子哪些東西是整個的,哪些是半個。
十九、數1-100的東西
方法:
1讓孩子盡量大聲數到他能數的數目。如果他數錯了或數漏了,你要告訴他。
2每次教他數10個,讓孩子熟悉50、60、70等。
3讓孩子數100個花生米、小方糖、葡萄干等小食品。如果他數對了,給他一點小獎品。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幼兒認知發展訓練三]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