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孩子語言發展的個別差異大 說話早就一定聰明嗎

2007/8/29 8:55:52 來源:新浪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語言的發展為父母提供了觀察孩子智力發展的線索。

  嬰兒聽著各種類似語言中的元音、輔音的聲音,并試著模仿它。如果父母與孩子交談,就會大大提高這些早期發音的數量和范圍。嬰兒有時還發出一些社交性的聲音,如果父母用微笑、話語和點頭作回答,這種會話就不斷地得以發展。不過,倘若父母毫無反應,孩子就會顯出哀傷和失望的神態。

  兩種語言類型

  在1--2歲時,有兩種類型的語言得到發展,一種是接受性語言,或稱理解語言,另一種是產生性語言、或稱講話。首先發展的是接受性語言,滿周歲的孩子對父母的某些語言能做出反應。比如,他能聽懂“吃自己的餅干”、“遞給我”、“放下”等。

  18至20個月左右的孩子開始自造語言,他自己構成了一套用以反應的詞和一套用以表達的詞。滿20個月時,平均能使用50個詞和10個短語。

  產生性語言大大地增加了孩子與家人之間的交流,使他更有能力去控制周圍環境。模仿家庭成員的詞語是語言發展的一種方式。不過,語法形式往往是他自己發明的。比如,男孩的父母從不說“我下去”,孩子是從自己的詞匯中挑選一些詞,把它們排在一起。當他說“我下去”時,意味著他已吃完飯了。這說明,語言發展不完全是模仿的,它取決與孩子的創造性和交談動機。父母、兄弟姐妹的興趣和熱情,是對他的積極反饋,這將鼓勵他繼續交談。

  請父母注意,語言發展的個別差異很大。某個孩子可能已在用一個單詞來指稱許多客體;而另一個同齡孩子卻還在咿呀學語,發出一些類似句子,但又聽不懂聲音,他或許不經講單詞的階段就突然說出清晰的句子來。

  不同的孩子使用語言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比如,一個2歲幼兒可能不停地說;“杰杰要甜餅,杰杰有球”,而另一個則更早使用“我”這個語言。

  有人認為,語言的發育可以預示小兒將來的智力,說話早的,智力水平也較高。但是也有例外,很多智力正?;蛘咧橇^高的小孩,語言發育也可能較晚。所以,不能僅僅根據說話早晚來判斷智力高低。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4歲還不會說話,他的父母甚至以為他是啞巴,直到9歲說話還不流利。

  小兒理解一個詞比說出這個詞要早得多,和孩子一起看畫冊時,你說出畫中的物品,他能指出來,但不一定能說出來。

  正常情況下,每個孩子說話的早晚大不相同,有的孩子八個月就開始說單個的詞,不到一周歲就能說簡單的句子。也有些小孩智力發育很正常,但三、四歲才會說話,有的還要晚。一般來說,女孩比男孩說話要早一些。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孩子語言發展的個別差異大 說話早就一定聰明嗎]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