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美國醫生Leo Kanner在他里程碑式的論文中,報道了11例他稱之為嬰幼兒孤獨癥的病例。39年之后,南京兒童心理衛生指導中心的陶國泰教授,于1982年首次向外界披露了4例中國的兒童孤獨癥的病例。1990年北京醫科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兒科主任楊曉玲教授又一次報道了30例。1992年2月陶國泰教授所撰寫的《重視兒童孤獨癥的防治》一文在《大眾健康》雜志上發表,他在這篇旨在引起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重視,推動兒童孤獨癥防治的開展的文章中指出:“此病在我國近二三年才為人們所注意,尚處于早期認識階段?!?/P>
中國究竟有多少孤獨癥患兒?我國14歲以下兒童有3億多,由于至今尚無孤獨癥患病率的專項調查,一般都以萬分之四的患病率進行推算,90年代初,專家們估計,患兒總數在40萬到50萬之間。
據可靠報道,2001年衛生部、公安部、中殘聯聯合組織了全國0~6歲殘疾兒童抽樣調查。這一次共調查了天津、江蘇、吉林、河南、貴州和甘肅六省市,地區總人口1760.9萬;家庭5862戶,家庭總人口210715人;調查對象為2001年6月1日以前出生的0~6歲兒童,共60124人,男性32444人,女性27680人,男女性別比位117.21:100。
調查結果表明:在60124名兒童中,共篩查出可疑精神殘疾140人,確診61人。殘疾現患率為0.101%,該結果與1987年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0.002%相比,上升了0.099%?,F患率上升原因與本次調查采用了世界上先進的孤獨癥篩查和診斷量表,與提高了篩查的敏感性和診斷可靠性有關?!案鶕?000年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推測,全國目前約有0~6歲精神殘疾兒童10.4萬?!薄按_診的61名精神殘疾兒童中,男性50名,女性11名,男女之比約為5:1?!?/P>
這是自1987年以來,15年之后第一次在6省市城鄉進行的抽樣調查,也是迄今為止在中國大陸取得的最為精確的數據。調查發現,“0~6歲殘疾兒童致殘原因…前四位原因依次是:孤獨癥、不典型孤獨癥、腦器質性疾病和癲癇所致精神障礙?!逼渲?,孤獨癥為37例,占60.66%;不典型孤獨癥11例,占18.03%。二者相加,共為48例,占78.69%。調查明確指出,兒童孤獨癥“占本次精神殘疾構成比絕大部分”。
調查指出:“該結果與1987年致殘原因(癲癇、精神分裂癥、兒童期精神病、顱腦損傷、腦變性疾病、其他腦器質性疾病)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因為本次調查采用了新的孤獨癥篩查和診斷方法,靈敏度提高,使更多的患有孤獨癥的兒童得到發現。另外,隨著社會生活環境和家庭結構的變化,患孤獨癥的兒童數量也有增加的趨勢?!?/P>
應當指出,上述數字與實際數字仍可能有所出入。在調查的60124名兒童中,0歲組6944人,占11.55%;1歲組8869人,占14.75%;兩組合計占26.30%。而在確診的61人中,0歲組1人,1歲組0人;兩組合計僅占1.64%。究其原因,調查報告指出:“這可能與精神發育障礙所致殘疾在1歲內不易發現”有關。報告還分析了6歲組僅8人的原因,指出:“通常在2~5歲為癥狀的高峰期,而到6歲以后,其功能水平、社會適應能力以及病狀有所改善,容易漏篩”。報告中沒有提到的另一可能的原因,是少數家長受舊觀念影響,千方百計隱瞞家有精神殘疾兒童的實情。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