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的七大項目:
1、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發展
從出生到5 歲左右是感官發展的敏感期。這段時間幼兒需要充分運用其感官(看、聽、嗅、嘗、觸) ,對于能刺激其感官的東西,抱有極大的興趣。因此建議為幼兒布置一個潔凈、安全的環境,任其運用感官自由探索。
2、秩序
幼兒對秩序的敏感期主要發生于最初的三年,兩歲時達到最高點,三歲開始下降。這段時間,幼兒對事物的秩序有強烈的要求,例如一本書或一支筆沒有歸位,他們會堅持把該物品放回原處。
而那些尚未學會走路的孩子,往往會因為物品的位置混亂而趕到不愉快,甚至出現哭鬧的現象。對于幼兒來說,秩序感是其生命的自然本質之一。
如果幼兒對環境的印象與經驗是建立在一種有秩序的形態之上,那么孩子對世界的看法將具備穩固的基礎,借此基礎得意培養有條不紊的語言表達能力。外在的秩序感有助于發展幼兒內在的秩序感??砂凑找韵氯齻€建議培養外在的秩序感:
大多數的物品如家具、玩具以及衣物等,盡量保持在相同的位置;
維持規律的作息時間與地點。例如吃飯的時間、地點;何時及如何做完家務;家人出門及回家的時間等;
例行事項盡量采用相同的步驟:例如:喂食、洗澡、穿衣及睡覺前的活動等事項盡量采取相同的步驟。
3、語言
0- 6 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敏感期,期階段細分如下:
無意識的建構階段:0-3 歲;
有意識的追求完美階段:3-6 歲。
4、細微的東西
1-2 歲左右的幼兒,常常會將注意力集中于細微的事物上。這種對細微事物的重視,顯示出幼兒在心理發展上的改變,他們已經從開始時目光投向顏色鮮艷、大體積、移動快及聲音響的東西,轉移到細微的東西上,可是嘗試填補過去不足的經驗。
觀察能力的訓練:
1、尋找相同點:給幼兒看一些畫著不同圖形的卡片(幾何圖形、水果、花卉、動物等) ,其中一些卡片的圖形是相同的,找出一目標圖形,讓幼兒尋找還有哪些圖形與目標圖形相同。
2、尋找不同點:給幼兒一組圖片,這些圖片上的圖形豆相同,只有一張圖片與其他不同,讓幼兒從中找出不同的圖片。
3、尋找缺少的部分:在教幼兒看圖認物之后,可將圖片中物體的某一部分去掉,讓幼兒辨別缺少了什么注意所采用圖片最好是幼兒熟悉的(適合3 歲以上幼兒) 。
4、搜索某一事物:給幼兒看一些動物圖片,然后讓幼兒在諸多動物中找到要找的動物。
5、尋找事物間的關系:準備兩張有關系的圖片,如,其中一張是小朋友摔跤的,第二張是小朋友在哭的。讓幼兒辨認兩張圖片的意思,然后問幼兒畫中的小朋友為什么在哭,然后引導幼兒說出圖片的含義(注意幼兒的能力較差時,所選擇的圖片要簡單,且不要超過 3 張) 。
6、觀察事物的變化:可教幼兒種植花卉、養小金魚和小動物,讓幼兒進行觀察,發現它們的變化,也可經常稍微變換玩具擺放的位置或環境布置,培養幼兒感受并接受變化。
發展比較能力:
1、比較大小、長短:利用日常用品進行比較
2、比較形狀:從一堆相同的物品中找其中一個不相同的
3、比較顏色:從不同顏色中找一種指定顏色
4、比較用途:食物和玩具
視覺發展:
1、辨別周圍環境中見到的各種相同和不同的事物;
2、在 2-3 張圖片或實物中找出不同點,或認清表面不相同的一些實物的相同點;
3、分辨出不遠處或置于一定距離的一些物體,說處它們的名稱并對其形狀、特性作描述;
4、引導幼兒生動、形象地復述一件事情發生的經過;
5、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其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事物并進行描述;
6、引導幼兒憑記憶對自己熟悉的房間內的陳設進行敘述,要盡可能使敘述和實際情況相吻合;
7、辨別生活環境中見到地各種植物的顏色,并運用與顏色有關的詞匯進行敘述;
8、引導幼兒對屬于同一種顏色的若干種常見的有細微差別的顏色進行區分和人體,并說出其名稱;
9、引導幼兒認清若干種重要顏色,還有能區分介于這些顏色之間的若干種顏色,并用專門的名詞或在名詞前加形容詞說出這些顏色的名稱。
10、引導幼兒認清并用詞匯描述自己見到的各種事物的形狀;
11、讓幼兒能很快地理解圖畫或畫像,對畫面內容能分清主次;
12、讓幼兒學會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和能力。
聽覺發展
1、聽到物體落地時發出的聲音,就能辨別這是什么東西;
2、根據樂器發出的響聲判斷這是什么樂器;
3、根據聲音分辨一個種類樂器的具體名稱;
4、通過某些物體移動時發出的聲音辨別這是什么物體;
5、辨別是擊掌聲音還是踏腳聲,是慢步走還是快步走發出的聲音等等;
6、辨別音階的各個音符;
7、辨別男人還是女人的說話聲音;
8、辨別是那個年齡段的人在說話;
9、通過話音辨認幼兒熟悉的人;
10、辨別什么是恐懼時發出的聲音,什么是歡樂時發出的聲音;辨別各種表情應有的聲音;
11、通過聽取某些動物的叫聲分辨這是什么動物,并鼓勵幼兒模仿這些叫聲;
12、分清聲音的強弱、高低、尖細或低沉,有節奏還是沒節奏,以及發出聲音的物體和聽者的距離;
13、讓幼兒重復或背誦詩中的疊句、民歌的歌詞、押韻的詩句等;
14、讓幼兒分清組成每個詞的音節;
15、讓幼兒辨認聲音傳來的方向;
觸覺的發展:
1、物體的各種不同的表面部分;
2、物體是否堅固、結實;
3、物體的表面溫度;
4、物體的重量和牢固性;
5、物體的大??;
6、觸摸說出物體的形狀;
7、物體的溫度和干燥度;
8、抓住、控制物體; 9、物體擦過身體時產生的痛感和快感;
10、辨別皮膚的各種感覺;
11、通過雙手的觸摸辨別各種不同的物體:水、沙子、泥土、石頭、泡末、豆子等等;
12、通過觸覺辨別物體的質地,以及是軟、硬;
13、分辨是曲線、直線;
14、分辨物體的材料屬性;
15、讓幼兒通過觸摸物體的形狀,辨別是什么物體;
16、讓幼兒通過觸覺辨認日常生活中或家庭及學校里常見的物體;
17、讓幼兒辨別不同物體觸感的不同;
18、讓幼兒通過觸摸辨認不同的幾何圖形木板;
嗅覺發展:
1、讓幼兒分清他們平時熟悉的各種氣味;
2、讓他們分清家庭和幼兒園、學校范圍內有香味的物體發出的氣味;
3、讓幼兒說出他們熟悉的,具有特殊氣味的那些物體;
4、讓他們將各種氣味分成好聞的、難聞的和腐爛的三類;
5、根據某種物質特有的氣味,讓幼兒認清這種氣質;
6、從幾種混雜氣味中,讓他們發現其中的一種;
7、讓幼兒用確切的語言說出他們辨認出的氣味;
8、根據聞到的某種氣味,找到散發這種氣味的物質的位置;
9、分清哪些物質是有氣味的,哪些是沒有氣味的;
10、區分哪些是香的,哪些花沒有氣味;
11、讓幼兒蒙上眼睛,憑花的氣味將花認出來;
12、讓幼兒辨認各種不同的花;
13、讓幼兒根據氣味對花進行分類;
14、讓幼兒用手觸摸一下花瓣,然后說出花的特征;讓他聞一聞,再說出花的氣味好不好聞;
味覺發展:
1、通過嗅覺和味覺辨別各種食物;
2、嘗一嘗味道,就知道要吃的是什么;
3、辨別各種味道;
4、會議過去嘗過的食物留下的印象;
5、嘗沒有吃過的食物;
6、說出幾種基本味道的名稱;
7、辨別各種調味品的味道。
感官教育練習:
1、讓幼兒認清身體的每一部分,并知道身體的各種姿勢和手臂、腿、腳、手、手指及腦袋的各種姿勢;
2、讓幼兒弄清楚日?;顒拥目臻g分配情況;
3、讓幼兒辨別自己周圍空間的主要方位;
4、說出物體的方位、位置; 5、讓幼兒辨別不同的重量,并且按重量的大小排列順序;
6、讓幼兒將幾種形狀相同的物體按容積的大小排列起來;
7、擴大對自己身體的認識,并全面認識它的功能;
使幼兒作到以下幾點:
1、擴大自己的活動范圍,無需大人的幫助就能從一個地方到達另外一個地方;
2、由幼兒自己估算兩地的距離,并單獨走完這段距離;
3、改變物體再空間的位置;
4、增加幼兒直接到某地取見人和取物的經驗;
5、增強對周圍環境的認識能力;
關于涂鴉:
1、創造條件:在墻壁上貼一張白紙,幼兒可以隨時在上面“創作” ;也可以把幼兒的作品貼在房間中進行展示,營造鼓勵幼兒創作的氛圍。
2、準備工具:購買必須的用具-合乎年齡要求的紙、筆以及選擇適合的畫書。
3、誠心鼓勵:引導和鼓勵幼兒去畫,無論他畫出來的是什么,都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并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畫的是什么,以發展他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