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語言訓練 > 瀏覽文章

教學活動設計實例 —— 語言訓練篇

2008/6/16 11:04:08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口舌操

  目的:鍛煉口舌運動的力量和靈活性,為正確的口型、舌位打好基礎。

  準備:錄音機和節奏分明的音樂磁帶或鼓。

  步驟:

  第一節:張大嘴按照音樂節拍或鼓點兒一張一合;

  第二節:伸舌頭按照音樂節拍或鼓點兒一伸一縮;

  第三節:頂舌頭按照音樂節拍或鼓點兒用舌頭頂兩腮,左一次右一次;

  第四節:舔牙床按照音樂節拍或鼓點兒用舌尖舔牙齒背后,一上一下;

  第五節:卷舌頭按照音樂節拍或鼓點兒用舌尖舔上牙膛,由前往后;

  第六節:彈舌頭按照音樂節拍或鼓點兒舌頭由卷變為放平,反復做(如同發“啦”音的方式);

  第七節:活動嘴按照音樂節拍或鼓點兒使嘴進廳張一咧一撮一抿的變化練習。

  建議:口舌操應長期練習,并可根據孩子發音存在的問題,加強某幾節的練習。

  舔一舔

  目的:對干舌頭不會伸出的孩子,通過此活動鍛煉舌頭的伸展能力及其靈活性。

  準備:白糖少許置于盤中。

  步驟:引導孩子伸出舌頭舔食白糖,可反復練習。

  變換形式:在上唇涂抹果汁等,練習卷舌舔上唇。

  貓羊狗兔

  目的:練習發四聲,學習聲調的發音技巧。

  準備:貓、羊、狗、兔的圖片。

  步驟:示范發出“貓”的音,指出圖片,并加上一聲的手勢,孩子模仿,依此類推學習二聲三聲和四聲。

  變換形式:用其他實物或圖片學習.如:花紅柳綠,山河美麗等。

  加深一步:如果你的孩子能夠堅持,就可以做一些四聲練習,例如:小雞吃米,小羊吃草,孔雀喝水等。用兒歌練習四聲,如:

  小貓跑跑跑,

  小兔跳跳跳,

  跑跑跑,跳跳跳,

  跑跑跳跳身體好。

  大公雞“喔喔喔”

  目的:模仿公雞的叫聲,幫助孩子掌握。的發音技巧。

  準備:公雞的實物或圖片。

  步驟:和孩子一起觀察公雞,告訴孩子:“這是大公雞”,“大公雞會叫”。示范發音“喔喔喔”,讓孩子當大公雞,模仿公雞叫:“喔喔喔”。

  變換形式:發出帶有。的詞匯,找出貓、狗、青蛙、大公雞的圖片及錄有以上叫聲的磁帶,讓孩子辨聽出大公雞的叫聲并進一步模仿發育。

  加深一步:引導孩子觀察大公雞的外形,并做簡單描述,學習歌謠:“大公雞,喔喔喔,天天叫我早早起。”

  我會叫媽媽

  目的:學習拼讀的技巧和方法。

  準備:m和 a 的拼音卡片,媽媽的照片一張。

  步驟:分別出示 m、a 的卡片,讓孩子認讀,將兩者放在一起,放在照片的下方,告訴孩子“m-?。璵a”讀“媽”的音,并跟讀。

  變換形式:可以教孩子先雙唇緊閉,做發 m的準備(不發出青) ,緊接著發 a,形成 ma。

  可以先發 m再發 a,反復讀,加快速度,拼出 ma 的音。

  加深一步:如果你的孩子具備拼讀的能力,可以為他準備一些配圖的幼兒讀物,標上拼音,讓他用拼音讀小故事或朗讀兒歌。

  蘋果樹

  目的:能發出 a、o、e、i、u、ü 六個元音,并認識以上拼音字母。

  準備:六個紙卡做的蘋果,上面有六個音字母,卡片后面粘上棉花,用絨紙畫好一棵蘋果樹貼在墻上。

  步驟:教孩子正確發六個元音,每發一個就貼一個相應的蘋果,讓孩子自己發六個元音,每發對一個讓孩子自己摘下一個相應的蘋果,隨意拿一個蘋果,讓孩子正確發音并貼在樹上。

  變換形式:以小貓釣魚的形式學習,每釣上一條魚就發相應的元音。

  加深一步: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聲母和韻母,能夠認讀并加深記憶。

  繞口令

  目的:練習舌唇齒等發音器官的協調性。

  準備:根據繞口令的內容準備圖片、實物或玩具幫助孩子理解。舉例:

 ?。?)媽媽騎馬,馬慢媽媽罵馬。

 ?。?)金瓜瓜,銀瓜瓜,瓜瓜落下來,打著小娃娃,娃娃叫媽媽,媽媽抱娃娃,娃娃怪瓜瓜,瓜瓜笑娃娃。

 ?。?)一面小花鼓,鼓上畫老虎,寶寶敲破鼓,媽媽拿布補,不知是布補鼓,還是布補虎。

 ?。?)桌上放個盆,盆里放著瓶,乒乓一聲響,不知是瓶碰盆,還是盆碰瓶。

  以上各例可根據孩子的語言水平來選擇練習。

  打電話

  目的:通過打電話游戲,訓練孩子對話,并能聽懂問題、回答問題。

  準備:兩部玩具電話或代用品,1 名家庭成員給孩子示范打電話的過程。

  步驟:聽電話鈴聲響,或說“鈴…鈴…”孩子拿起電話說“喂,你找誰?”

  “你的小狗,在不在呀?”找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作為談話內容。

  提高一步:啟發孩子問你一些問題,你來回答。列出孩子所熟悉的親友名單,一起商量決定扮演的人物,根據人物的特點、職業等進行對話。

  摸一摸,是什么?

  目的:通過游戲掌握物品的特征,根據特征說出名稱。

  準備:一個不透明的口袋,內裝有孩子熟悉的玩具、手絹、鑰匙、瓶子等物品。

  步驟:讓孩子把手伸進口袋,摸一樣東西,并說出這個東西是什么樣的,如:圓圓的、滑滑的、軟軟的等,同時猜出物品的名稱。對于年齡小的孩子,口袋里的東西不宜過多,并且是他所熟悉的物品,利用機會教孩子名詞。

  變換形式:猜形狀,如: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

  提高一步:猜謎語,謎面的語言易懂,盡量把謎底描述得貼切、清晰。

  嘗一嘗,是什么?

  目的:通過游戲幫助孩子分辨味道,并鞏固一些食物和飲料的名稱。

  準備:孩子常吃的幾種食物,如梨、桔子、葡萄等。

  步驟:給孩子看你準備的食物,分別說出名稱。然后將食物切成小塊,蒙上孩子的眼睛,每吃一塊,讓他猜出名稱,都猜對后,獎勵他最喜歡的食物。

  變換形式:喝不同的飲料分辨名稱;或者在吃完飯后,嘗一嘗吃剩下的菜,豬一猜是什么。

  提高一步:以嘗一嘗的形式分辨酸、甜、咸、苦、辣、涼、熱等味道與感覺。對于程度好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描述他所嘗到的味道,如:“又酸又甜。”“有點咸,有點甜。”“又苦又辣。”

  乘車

  目的:通過乘公共汽車,了解乘車的日常用語和常識。

  準備:在路途中可能會見到的場所圖片。

  步驟:出門前告訴孩子要去哪里,怎么去。

  在站臺候車:學習著站牌:“這是我們現在的地方。”“這是我們要去的地方。”“數一數有幾站。”

  上車:“看,車來了。”

  “上車吧。”

  “小心,臺階很高。”

  “我們要買兩張票。”

  “這是售票員阿姨。”

  “那是司機叔叔。”

  “這里可以坐。”

  看窗外的景物:鞏固商店、過街天橋、立交橋等詞匯。與事先備好的圖片相對照。

  下車:“到站了,下車吧。”

  變換形式:做公共汽車的角色游戲,家人分別扮演司機、售票員、乘客??烧f:“車來了,上車吧,我買一

  張票。”“到站了,下車吧。”

  提高一步:擴充基本語言并能夠表達。

  大氣球、小氣球

  目的:學習形容詞大、小。

  準備:大小不同的兩個氣球,一些破比較大小的物品.

  步驟:同時吹氣球,模仿說:“大氣球,小氣球。”“這個氣球是大的,這個氣球是小的。”比較大小不同的物品。

  變換形式:找一找家里哪些東西大,哪些東西小。

  提高一步:玩游戲,說相反的詞,如:“大蘋果,小蘋果。” “我的衣服大,你的衣服小。”

  我的東西

  目的:學習人稱代詞“我”,掌握“我”的應用,從而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愿望。

  準備:屬于孩子的一些物品,屬于你自己的一些物品。

  步驟:先把所有的東西放在一起,然后挑選出你的東西說:“媽媽的衣服,媽媽的圍巾,媽媽的書包,媽媽的鞋……”把孩子的東西一件一件放在他身邊,并說:“寶寶的衣服,寶寶的帽子,寶寶的玩具……”用手指自己:

  “我的衣服,我的圍巾……”讓孩子模仿說出:“我的衣服,我的帽子……”

  變換形式:指自己的五官說:“我的耳朵,我的鼻子……”(如果孩子剛熟悉自己的名字,不要讓他急于學代詞“我”)

  提高一步:讓孩子在家里找一找屬于他自己的東西。

  去食品店

  目的:為孩子提供外出的機會,熟悉各種食品的名稱,讓孩子學習買東西的典型語言。

  準備:將要買的東西做成畫片。

  步驟: (1)出門

  準備:告訴孩子我們要去食品店,我們要買這些食品,先買葡萄,再去買奶粉,然后去買白糖……。與孩子商量:“你還想要什么?”

 ?。?)去食品店:按順序買相應的食品,每買一樣東西都要對照圖片,說清楚名稱。在選擇物品時,可以談論數量、顏色等等,同時鼓勵孩子幫助尋找各種物品。

 ?。?)回家:讓孩子幫助你整理買回來的東西:“把奶粉給媽媽。”“巧克力在哪個包里呢?”……再談論一遍剛才買的東西的名稱、顏色、形狀等。

  變換形式:在書店、商店、花店等進行同樣的語言訓練,做商店的角色游戲。

  提高一步:讓你的孩子自己面對售貨員,與他人直接交流,利用這種機會學習貨幣的面值和應用。

  娃娃在哪里?

  目的:學習上下的概念,并判斷上下。

  準備:在家里布置一個能體現上下方位的環境,娃娃。蘋果、小狗等物品。

  步驟:告訴孩子:“娃娃在桌子上。” “小狗在桌子下面。” “蘋果在杯子上。”聽指令去拿東西,并問孩子:“杯子在哪?”“床下有什么呀?”

  變換形式:看圖說句子,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

  提高一步:能夠表述“X X上面有 X X”,“X X在 X X的上面”,并學習另一些方位名詞。

  進餐

  目的: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學會一些有關用餐的詞匯和語言。

  準備:餐桌,餐具,食物,家庭成員。

  步驟: (最好在晚餐時進行)讓孩子幫助你擺放餐具:“先數數有幾個人吃飯,這里有五個碗,夠不夠?”“呀,少了一個碗。”‘去拿五雙筷子。”“這是爸爸的碗,這是媽媽的筷子。這是爺爺的杯子,二……”“去叫爸爸來吃飯,告訴爸爸我們今天吃什么飯。”

  進餐:“今天我們吃米飯(饅頭,包子) 。”“爸爸要一個饅頭,爺爺也要一個饅頭,你要饅頭嗎?”“晤,饅頭太大了,你吃不了,吃一半吧。”“你吃什么菜?還要西紅柿嗎?”

  如果你的孩子還不能進行表達,也應該對孩子說規范的語言,可以強調個別詞匯,應該以讓孩子理解語意為主。如果你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則應讓孩子與你用語言進行交流。

  變換形式;通過剪貼。繪畫、玩玩具來認識、記憶事物和餐具的名稱。

  提高一步: (1)將語言擴充豐富,例如將“這是你的湯”擴充到“這碗湯太燙了,你慢點喝”。

 ?。?)孩子在掌握了基本名稱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孩子歸類,并學習較抽象的詞匯,如糧食、蔬菜、水果等等。

 ?。?)學習一些有關農作物的特征和用途,例如:小麥可以磨成面粉,面粉可以做成饅頭、包子、面包等食物。

  起床

  目的:讓孩子熟悉有關起床和有關穿衣服的一些詞語,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準備:孩子的小床和衣物。

  步驟:(1)叫醒孩子,到孩子床邊告訴他“寶寶該起床了”,戴上助聽器,打開窗簾并說今天的天氣情況:“今天很冷,寶寶要穿上棉衣。”“呀,今天下雨了,寶寶要打傘去幼兒園。”“今天很熱,要戴上帽子。”

  加深一步:對大點的孩子,可以事前做一個作息時間表,每天看時鐘起床。

 ?。?)穿衣服:選擇一件衣服告訴孩子:“這是你的襯衫(你的襯衫在這兒)。”“讓我給你穿上襯衫(你自己穿上襯衫好嗎)。”在穿衣服的過程中說:“把手臂伸進去,把扣子扣好……”

  變換形式:讓孩子給娃娃穿小衣服,并模仿你說以上的句子,教孩子折小衣服/裙子/褲子等。給小衣服畫裝飾畫,裝點衣服。

  加深一步:與孩子談論他的衣服:“你的襪子呢?”“少了一只襪子。”“你的褲子在哪呢?媽媽忘了拿過來。”“把你的裙子拿過來。”“你喜歡這件新衣服嗎?”“今天你要穿藍裙子,還是要穿紅梅子?”

 ?。?)整理床鋪:與孩子一起整理他的小床,多說相關的詞匯。例如:“把你的枕頭放平。”“呀!被子里真暖和。”“這是一條紅色的毛巾被。”“把毯子鋪好。”“拉平床罩邊。”

  如果要清洗床上用品,可以和孩子一起拆床罩、被罩等,也可以用拆下的床單罩住爸爸,玩藏貓貓的游戲,可以說:“爸爸哪去了?”“呀!在這兒呢。”“摸摸看,這是誰的頭?”

  變換形式:玩過家家的游戲,鞏固以上內容。

  提高一步:擴充使用的詞匯,可加上一些形容詞;也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誰躲起來了?

  目的:認識周圍的人,并能正確說出其稱謂,聽懂問句,學會說短句:“XX 躲起來了。”

  準備:三個人以上參加游戲,一條蒙眼睛的毛巾。

  步驟:自我介紹:“我是媽媽,我是姐姐……”蒙上眼睛,一個人躲起來,拿掉蒙布,問孩子:“誰躲起來了?”正確回答:“XX 躲起來了”。

  提高一步:能夠向別人介紹自己家人的姓名、性別、職業、屬相等等。

  散步

  目的:讓孩子了解有關散步的日常用語,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

  準備:選擇能夠散步的晴朗日子。

  步驟:出門前,對孩子說明出門要做些什么,如:“我們要去商店。”“我們要去買一些蘋果。”或者“我們出去玩一會兒。”

  與孩子談論吸引他注意的事物: 如: “那是一輛小汽車, 是紅色的。 ”“那有一只小鳥。 ”“這花是粉色的。 ”“聽,這是拖拉機的聲音。”

  見到熟人應介紹給孩子認識并問好:“這是何阿姨,問何阿姨好。”“何阿姨要去買菜。”“這是何阿姨的女兒,她叫豆豆。”“跟何阿姨再見,跟豆豆再見。”

  談論交通:“那是大卡車……那是小汽車……那是吉普車。”“小心自行車過來了。”“馬路上車真多呀。”“現在是紅燈,等一會兒。”“綠燈亮了,我們過去吧。”

  變換形式:在任何外出的活動中進行語言教學。

  提高一步:散步回家后,向孩子提一些有關散步的問題,鼓勵孩子向家中其他成員講述散步中有關的見聞,你寫一個有關散步的簡單過程,配上圖畫,在每幅圖下面寫一個短句,幫助孩子給別人講述。如:“我們去散步。”“我看見了大卡車。”“我摔了一跤。”“我們遇到了何阿姨和豆豆。”

  睡覺

  目的:養成按時睡覺的好習慣,學習一些有關睡覺的詞匯。

  準備:活動時間表,故事書。

  步驟:畫一張孩子睡覺的圖片,告訴孩子該睡覺了(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看鐘表,告訴他到睡覺的時間了) 。

  和孩子一起做睡覺準備:刷牙,洗臉,洗腳,鋪床,脫衣服,上床,講故事……

  可以用以下語言:“寶寶該睡覺了。”“讓我們去刷牙吧。”“你的牙刷是哪把?”“我們用小白兔牙膏吧。”“水真熱,把臉洗干凈。”“脫下外衣,把鞋放好了。”“我給你講個故事好嗎?”“你想聽什么故事?”“你想看哪本書?”“你的書在哪呢?”“寶寶困了嗎?”“來,鉆進去,蓋好被子,閉上眼睛,好好睡覺。”

  變換形式:玩娃娃家的游戲,讓孩子當媽媽,讓娃娃睡覺。

  提高一步:每天晚上畫一幅畫,記錄當天比較突出的一件事情,裝訂成冊。每天睡覺前看小冊子,談論今天的事,昨天的事和明天要做的事,形成今天、昨天、明天的概念。

  洗臉

  目的:通過洗臉認識五官的名稱,并能聽懂成人的指示。

  準備:毛巾、臉盆、鏡子。

  步驟:在每天孩子洗臉時進行,“摸一摸,水燙不燙?”“不燙正好”,“太燙了”,通過表情、動作理解語言。 “把你的毛巾拿過來”,“把香皂給我”,讓孩子聽懂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纯寸R子“瞧瞧,你的小臉臟不臟?真臟”。 “現在擦擦眼睛,擦擦鼻子,擦擦嘴,擦擦你的耳朵”,“看看干凈嗎”?“好了洗干凈,寶寶真干凈”。注意讓孩子看你的口形、表情以及相應的動作。

  變換形式:讓孩子給玩具娃娃洗臉,重復以上句子,并要求孩子說出個別詞匯。

  加深一步:玩游戲,給圖畫上的人貼鼻子/眼睛/耳朵/嘴巴。給不同的小動物貼相應的五官。

  開和關

  目的:通過動作學習動詞“開”和“關”。

  準備:生活中可以開關的東西。

  步驟:作開燈關燈的動作,引起孩子的注意。告知孩子這是開燈,這是關燈。

  讓孩子按指令做動作:開門,關門,開抽屜,關抽屜,開窗戶,關窗戶……。

  如果你的孩子不清楚指令的含義,你應該手把手教給他做,并說相應的語言,讓孩子模仿發音。學習動詞應與形象直觀的動作相結合,或與圖片、錄像相結合,突出動態。

  提高一步:如果你的孩子掌握一定數量的動詞,就可以做一些聽指令做動作的游戲,或者做一些看圖說話的練習。

  做家務

  目的:培養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通過做家務熟悉家中各種物品的名稱、用途。

  準備:做家務的工具,如掃帚、抹布等。

  步驟:一次選擇一件事情做。如:“今天我們來擦一擦屋子里的東西。”“先擦桌子。”“擦椅子,把椅子下面的東西擦干凈。”可以擦電視、洗衣機、床、柜子等。

  變換形式:和孩子一起給玩具娃娃家打掃衛生。

  提高一步:熟悉家中物品名稱,并可做一些分類,如:家具、家電?

  做客

  目的:教會孩子學習禮貌用語,能夠大方地與別人交往。

  準備:了解別人家的成員。

  步驟:給孩子講解到朋友家做客的簡單規矩,對照照片認識一家人:

  “這是李阿姨,是佳佳的媽媽。”

  “這是王叔叔,是佳佳的爸爸。”

  “這是佳佳的姐姐。”

  “佳佳漂亮嗎?”

  “拿上你的玩具,和佳佳一起玩好嗎?”

  囑咐孩子到別人家要有禮貌,乖一點。到朋友家,先敲門,引導他向主人問好。

  “李阿姨好!”

  “王叔叔好!”

  “佳佳姐姐好!”

  離開朋友家:向主人道再見。

  變換形式:做做客的游戲,孩子當主人,聽到敲門聲問:“是誰呀?”“是我。”“我來開門。”“你好。”“請進。”“請喝水吧。”“謝謝。”“不謝。”“請吃蘋果吧。”討論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我回家了,再見。”交換角色表演。

  提高一步:讓孩子學會禮貌待客。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教學活動設計實例 —— 語言訓練篇]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