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語言訓練 > 瀏覽文章

對孤獨癥兒童的故事教育方法

2009/12/3 9:09:43 來源:互聯網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對于有一定程度的語言和理解能力的自閉癥孩子,講故事是發展其語言領域的最好方法,同時也可以訓練他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力。這種直觀的語言刺激對于擴充詞匯量和理解能力很有幫助。
 
  〈一〉故事的選擇:故事的內容是孩子能夠理解的。對于理解能力較低的孩子,故事應選擇插圖簡單、角色簡單、情節和內容都簡單的故事,并且每次只給他看一幅插圖。有太復雜插圖的故事書,只會讓自閉癥的孩子更加難以把精神集中到故事情節中,他們可能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插圖中某一人物的衣服的一顆扣子上,而忽略了整個故事的情節和樂趣。

〈二〉講故事時使用的語言要通俗、生動:故事是語言藝術,給孩子將故事,要注意選擇那些語言通俗、流暢、生動、形象。句子不太長,較口語化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才便于孩子理解和記憶,某些詞或句子可以多次重復,以加深印象。

〈三〉講述故事的方法:
1父母應先反復閱讀故事,對故事的主題、人物的性格、情節的安排、語言的特點等作一番研究。了解了這些,父母在講故事能做到胸有成竹,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
2父母在講述之前,要熟悉故事。不能照著書念,干巴巴的,沒意思,孩子當然不愛聽。講故事以前要認真看故事,反復琢磨,巴有趣的、有意義的保留下來;有些地方意義不大,孩子也不大聽得懂,就要刪去;有些地方不夠形象,講起來也不生動,父母就要添枝加葉地進行一番加工,還有注意把故事的人物、情節的順序記清楚,免得講故事時回憶不清楚而支離破碎、結結巴巴。
3講述故事要有感情。感情是講好故事的關鍵。感情充沛,對孩子的感染力強,收效就大。在講各個角色的對話時,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還可以輔之以必要的表情、手勢、動作來增添故事的情趣,這樣就可以把故事講得有聲有色,孩子的注意力也相對可以較集中。
4講述故事的語言要通俗、流暢、生動、形象。父母講故事一定要在語言上下功夫,不能象背書似的。要特別注意把承認的語言變為孩子聽得懂的話,把書面語言變成口頭語言講給孩子聽,盡量避免成人化語言。
5講故事要配合適當的表演。父母要用不同的聲調、表情和手勢,特別是眼神來配合講。
6講故事過程中的提問要適當。對于自閉癥的孩子,他們可能不能很有耐心地安靜、專注地聽完整個故事,因此,除了需要選擇情節較短的故事以外,還要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當地提問,也同時參與講故事,啟發他主動地動腦筋想問題,問問:“這時怎么樣了呢?”“他們怎么辦呢?”等等。對于理解能力較差一點的孩子,可以把問題提得簡單、直觀些,如:誰?(和誰?),在哪里?干什么?為什么?等等,能直接地從插圖中觀察到的問題。
7為了幫助自閉癥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故事書上,講故事時還可以拉著他的手,指向一幅一幅的插圖里的角色,同樣地,如果很直觀的問題他都不能回答,父母可以手把手地幫他指向插圖的角色來回答,并要求孩子重復,然后,再把問題問兩遍,第一次著重于孩子的理解能力,即要他指出問的角色;第二次則著重于他的表達能力,即要求他講出問的角色。
8讓孩子復述故事。要求孩子把聽過的故事通過回憶復述出來,這是練習口語的好方法。父母應有意識第選擇一些情節生動有趣,或有較多重復的語句和對話的故事,讓孩子進行復述。要求孩子復述的故事,父母必須反復講述,講完后,可以問孩子幾個主要的問題,如“你剛才聽的是什么故事?”“故事里有誰?”、“他們干什么?”大呢感等當孩子做出回答后,再講第二遍,

    為的是讓孩子進一步熟悉故事的情節、語句。講完后仍要提一些問題,使孩子回憶故事的內容,以加強記憶。
0% (0)
0% (10)

下一篇: 氣息與口周肌肉的訓練 上一篇: 自閉癥兒童康復之--主動語言訓練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對孤獨癥兒童的故事教育方法]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