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半數以上的患兒的孤僻、不合群的情況會改善,取而代之的是社會興趣活躍但古怪、令人煩悶。
到青春期,會有以下的變化:1.癲癇的高發多在11到14歲;2.早期多動可能消失,而表現為無精打采、缺乏活力;3.大約10%的患兒在青春期的某個階段會喪失語言技能,甚至會出現智力退化,這種退化雖然不會繼續惡化,但喪失的技能通常不能重新獲得;4.激惹癥狀比較常見,有時會導致攻擊行為爆發;5.不適宜的性行為令人困擾。 到成年期,他們的行為可能有以下三種:1.仍然遠離他人,與正常人不同;2.積極友好,能長期與人在一起亦無明顯的焦慮;3.雖被描述成活躍,但行為離奇,有社會交往的不適應。孤獨癥大約一半屬于第1類型,第2、3各占一半。
相當于10%的患者能工作及照顧自己,他們中極少會有幾個好朋友,有的還結婚并養育子女。 兒童時期的智商水平和5歲前語言能力的有無是今后獨立水平的最佳預測指標。非語言智商在60以下的患兒成年后生活嚴重受阻,不能獨立。與之相比高智商患兒獨立可能性較大,尤其是那些5歲前獲得足夠語言能力者。
到青春期,會有以下的變化:1.癲癇的高發多在11到14歲;2.早期多動可能消失,而表現為無精打采、缺乏活力;3.大約10%的患兒在青春期的某個階段會喪失語言技能,甚至會出現智力退化,這種退化雖然不會繼續惡化,但喪失的技能通常不能重新獲得;4.激惹癥狀比較常見,有時會導致攻擊行為爆發;5.不適宜的性行為令人困擾。 到成年期,他們的行為可能有以下三種:1.仍然遠離他人,與正常人不同;2.積極友好,能長期與人在一起亦無明顯的焦慮;3.雖被描述成活躍,但行為離奇,有社會交往的不適應。孤獨癥大約一半屬于第1類型,第2、3各占一半。
相當于10%的患者能工作及照顧自己,他們中極少會有幾個好朋友,有的還結婚并養育子女。 兒童時期的智商水平和5歲前語言能力的有無是今后獨立水平的最佳預測指標。非語言智商在60以下的患兒成年后生活嚴重受阻,不能獨立。與之相比高智商患兒獨立可能性較大,尤其是那些5歲前獲得足夠語言能力者。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