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療育指南 > 瀏覽文章

如何為自閉癥孩子選擇教育?

2009/9/14 15:39:32 來源:39健康網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他喜歡不停地開門關門卻不會為你開門或關門,他喜歡口中喃喃自語卻不會為你應答或歌唱,他喜歡長期注視一件物體卻永遠躍過你的視線不予對視,他喜歡被牽在手心卻不會主動表達喜怒哀樂……他們只是喜歡重復地做同樣的動作,僅此而已。如果沒有外界干擾,這樣的狀態可以持續一整天。他們被惋惜地稱之為“孤獨的星星”——孤獨癥兒童。

  孤獨癥又稱為自閉癥,其中男女比例為4~5:1。自閉癥是一種發育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社交障礙、溝通障礙、刻板行為,同時在智力、感知覺和情緒等方面也有相應特征。

  資料顯示,中國第一例自閉癥病例于1982年由南京腦科醫院陶國泰教授確診。目前,我國目前已知的自閉癥患者約有180萬,其中兒童約有50萬,患病率達到萬分之五,并有上升趨勢。

如何為自閉癥孩子選擇教育?


  俗話說:家有兒女常歡笑。然而,對于約50萬自閉癥兒童的家庭而言,他們的笑臉已經被愁云所遮蔽。在正常兒童的家長為“創造更好的條件來培養孩子”而忙碌時,自閉癥兒童的家長卻為“尋找各種途徑來干預孩子”,“教育”對于他們是一種奢求,但更是一種“渴求”。

  星兒媽媽:以為“貴人語遲” 錯過最佳干預期

  我家孩子長得很可愛,圓頭圓腦的,從小就很討人喜歡。2歲以前的他沒有任何異樣,到了2歲時發現他講話比同齡的孩子少,而且不連貫,但家中老人說可能是貴人遲語,等長大些就好了。一直到5歲,發現這孩子上幼兒園后基本不講話,也不和其他孩子玩,喜歡獨自抱著玩具呆在一邊。我們這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于是帶他上醫院,多次診斷結果都是典型自閉癥。當時我和他爸都覺得天都塌了……

  “不管花多少錢,也不能再耽誤孩子了?!边@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然而,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這不像是感冒了,需要找個醫院打個針或開一劑藥就行了。醫生告訴我們自閉癥兒童的治療是漫長的,但是2—6歲是最佳的干預期,孩子已經屬于晚發現了,不能再晚治療了。

如何為自閉癥孩子選擇教育?

(2009年秋 全國首家公立自閉癥小學開學)

  在醫生的建議下,我們帶著孩子前往兒童醫院的康復干預中心,準備給他進行早期干預訓練。然而,由于醫院資源有限,所有前來的自閉癥兒童都需要預約排期,同樣地,我們也不例外,需要等待3個月。

  可是,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自閉行為一天天嚴重,作為父母,我們不能也不忍讓孩子“等待”如此漫長的3個月。于是,開始四處打聽自閉癥治療專業機構,只要有相關消息都親自跑到機構所在地去了解具體情況。為了更多的了解孩子,為了給孩子找一個好的干預機構,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我們夫婦倆對于自閉癥從“一竅不通”到“半個行家”。實地觀察了幾所機構,也與專家醫生討論過孩子的干預方案,覺得還是信不過所遇見的幾所機構,于是我們改變了初衷,不再急著找機構,而是安心等待兒童醫院康復干預中心3個月的排期,并結合專家給的家庭干預建議,在等待的過程中慢慢有意識地給與孩子干預。

  目前,孩子進入了兒童醫院的康復干預中心進行干預治療,雖然治療時間不長,但是效果還是看得到的。由于訓練費用昂貴,一個月需要2000—3000元左右,所以我不能完全停下工作,因為單靠孩子爸爸的收入很難支付這些費用。平時只能由保姆或老人來照顧孩子,我下班后才能彌補一下對孩子的關心。我知道其實這不利于孩子的康復治療,但是,現實就是如此,我們已經竭盡所能了……

  聲音:如何選擇自閉癥兒童的早期干預機構

  如果孩子確診為自閉癥,越早越好,2—6歲是早期干預的最佳階段。在上學以前,孩子肯定要去各種各樣的干預機構進行訓練的,只有通過專業的干預訓練,才有可能在學齡時選擇融合教育,如果實在不能接受融合教育,也可以去選擇各種各樣的特殊學校。

  由于國內對自閉癥的認識處于一個逐步發展的階段,自閉癥治療機構的數量和質量也是處于一種探索階段。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自閉癥治療機構這塊市場的日益增大,自閉癥治療機構的良莠不齊也是一種不爭的事實。因此,在選擇干預機構的過程中,不少家長會遇到種種困難,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去評估一所機構,也不懂得如何更合適地去選擇一所機構。

如何為自閉癥孩子選擇教育?


  總體來說,自閉癥兒童早期干預機構必須具備這樣的特質:專業水平高,辦學方向正確,訓練的方法科學,這樣的機構是最好的。那么家長如何在這些方面對一所機構進行具體的認識最好作出判斷呢?需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一、機構理念

  家長的選擇一所機構時,首先需要了解這所機構的理念,尤其是機構領導者的理念,也就是他認為機構整體的理念是什么。自閉癥兒童的訓練目標不同于正常兒童,它不在于測試分數可以達到多高,不在于研究探索的腳步走得多遠,它更多是通過訓練促進自閉癥兒童的發展與進步,最終幫助其融入社會。

  二、教學規模

  好的自閉癥治療機構并不一定是規模大的,根據自閉癥兒童的特點,干預過程中適宜小班教學。因此,選擇一所機構時需要了解該機構對“數量”與“質量”矛盾的看法。目前,國外很多機構師生的比例都是1:1的,但是它的收費很高。在我國,還做不到這樣,但是我們強調的是師生比例越接近越好,一般是1:2或1:3,如果出現1:6的情況,這樣的機構可以說不是一個好的機構。

  三、教學方式

  當家長走進一所機構,不要看它的房子有多么漂亮,也不要看它的綠化有多么完善,這些都是次要的,應該觀摩一下他們如何進行教學,如果沒有現場的機會,也應該與他們的老師了解教學的方式。自閉癥兒童的教學應該是“輕知識、重能力”的,例如教孩子認識什么是綠色,不僅是能在一堆圖案里找出哪個是綠色,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懂得交通燈是綠色時才能過馬路。

  網友阿yan:剛進小學一周 擔心老師勸轉?;蛲藢W

  孩子上學了,剛一周,老師就反映出很多問題。

  首先,上課不太跟得上,雖然以前教過他,但他很快就忘了不少,老師留作業也記不太明白。

  其次,下課上廁所時總推別人或踩其他同學的腳。我知道孩子是想第一個上廁所的,他干什么事情都想是第一個,要不就不樂意,阻攔或搶在其前面的人。

  再次,孩子上體育課不聽指令,在操場上亂跑,老師叫也不聽。剛好體育老師是一個年紀比較大的女教師,追不上孩子,嗓門也不大。她建議不讓孩子上體育課,我們哪能希望孩子這樣呢!沒辦法,只好在他上體育課的時候去陪著,監督孩子。

如何為自閉癥孩子選擇教育?


  孩子上學也只是一個人自己玩,這也許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其他正常的孩子不愿跟孩子玩,孩子也不太懂得如何玩,回家問他跟孩子玩嗎?他說不,就自己一個人玩。讓我們很是頭疼!

  對孤獨癥了解的人能理解咱們,對這不了解的人可很不友好!而咱們也不可能給他們一一解釋。我們都知道老師都是喜歡帶好帶的孩子的,聽大夫說好多類似的孩子最終都給退了回來,不能上正常的學校,只能上培智學校,心里好忐忑和憂慮啊!!

  其實,在孩子今年是否上學這個問題上,我們也是很糾結的。深怕他不能適應正常小學的教學,但是大夫說得也很有道理——孤獨癥的孩子你不知他未來是啥樣,如果來年還是這樣又該咋辦?所以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早一年上學還能給我們一年回旋的時間。

  雖然才開學一周,孩子的問題多多,但是變化也很大。以前在訓練機構都是面對同樣的星兒,在家里也是一個孩子,也沒有條件讓他跟正常孩子一起玩?,F在,他走進了小學,真正地與正常的同齡人在一起,希望這能鍛煉他適應社會的能力。

  為了讓他能夠更好地融入新環境,雖然離開了機構的特殊訓練,我們在家還堅持對他強化。經常模擬各種場景示范給他看,讓他學著如何去應對。我們深知在現實很多情況是不可預見的,這只能解決部分問題。但是,我們只能這么努力著,因為最擔心的孩子因各種理由被學校勸退回家。那樣的話,就真的不知該怎么辦了?

  聲音:我國自閉癥兒童學齡期的困惑與無奈

  如果說“早發現、早干預”對自閉癥兒童來說是一場“及時雨”,那么當自閉癥兒童接近學齡期時,“何去何從”這個問題則成為了一場“拉鋸賽”。

  一、自閉癥兒童與正常兒童的“拉鋸賽”

  自閉癥孩子本來就存在各種各樣的障礙,比如說語言的障礙,溝通障礙,社交障礙等,在學齡前進入自閉癥治療機構的孩子,經過系列專業的干預訓練后,可能在這些障礙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程度的改善。但是,自閉癥兒童脫離了特殊機構的教育,走進融合教育時,也意味著他離開了干預與強化,并需要面對陌生的世界。

  他們第一個需要面對的就是“正常兒童”的異樣眼神。因為自閉癥所導致的種種障礙將最大化地得到對比,隨即而來的是取笑、捉弄甚至歧視。更嚴重的是由于這樣的一個孤立和排斥,使得自閉癥孩子的自尊心受打擊,從而更自卑,更叛逆,更遠離集體,更愛跟集體有一種對立的情緒,然后這樣的對立使得他就不愿意學習,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長期處于這種惡性循環中,自閉癥孩子之前所得到強化的能力將慢慢退化,最終可能又回歸到原點。

  二、特殊教育與主流教育的“拉鋸賽”

  目前,我們國家推行的是融合教育,實行“隨班就讀”的教學。從整體來看,小學教育中一個班大約40—50人,教學模式大多是一個老師授課,幾十個孩子一起聽課,基本上是沒有助教的,也沒有專門針對特殊孩子的特殊老師。

  而在國外發達國家則不同,每個學校要求配備“資源班”的。所謂“資源班”指的就是特殊班,這個班級里有各種各樣障礙的孩子,有專門的人員管理,有專門的老師教學,孩子們部分時間在這個“資源班”上課,部分時間回到普通班級里接受融合教育。

  自閉癥孩子進入正常小學后,往往出現這樣的局面——老師要顧及四五十個孩子的上課,不可能把精力放到他一個人身上;同齡的同學各自顧著各的學習,也沒有人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對待自閉癥同學;自閉癥孩子本身也束手無策,甚至他會覺得在這樣的班級里受到無比的歧視;漸漸變成“除了自閉癥孩子的父母,別人沒有辦法幫助他”,而普通小學又是不允許父母陪讀的;最終造成孩子無法適應,只能輟學回家。

0% (0)
0% (10)

Tags:

下一篇: 西醫專家解讀兒童孤獨癥 上一篇: 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如何為自閉癥孩子選擇教育?]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 相關文章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