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孤獨癥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復動作和對環境奇特的反應為特征的精神疾病。此病通常發生是在3歲以前就會表現出來,它從嬰兒期開始出現,一直延續到終身,是一種嚴重情緒錯亂的疾病。研究發現:本癥多見于男孩,男女比例為4-5:1.孤獨癥沒有種族、社會、宗教之分,約每1萬名兒童中有2-4例,兒童孤獨癥無論在成因、發展方式和治療手段和成年人的孤獨癥都有很大區別,它是一種嚴重的嬰幼兒發育障礙。
兒童孤獨癥的臨床表現主要是:
與其他廣泛性發育障礙一樣,孤獨癥主要表現為交流障礙、語言障礙和刻板行為是孤獨癥的三個主要癥狀,但是癥狀較為嚴重。兒童通常在三歲以前起病,三大障礙在兒童發育的不同時期表現有所不同,同時在智力、 感知覺和情緒等方面也有相應的特征。
1. 社會交流障礙:交流障礙是孤獨癥的核心癥狀,兒童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 嬰兒期不喜歡擁抱,缺乏與親人的目光對視,總是獨自玩耍,不能與小朋友一起玩,不參加小朋友的合作性游戲,通常不怕陌生人,與父母親之間缺乏安全依戀關系,與父母親似乎沒有特別的情感。有需要時通常拉著父母親的手到某一地方,但是并不能用手指指物,在運用身體語言方面也同樣落后,較少運用點頭或搖頭表示同意或拒絕。
2. 語言交流障礙:這是大多數孤獨癥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 語言障礙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多數患兒語言發育落后,通常在兩歲和三歲時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后出現語言倒退,部分患兒具備語言能力,但是語言缺乏交流性質,表現為重復刻板語言,或是自言自語,語言內容單調,有些語言內容奇怪難以理解,模仿言語和“鸚鵡語言”很常見。孩子的聽力通常是正常的。
3. 重復刻板行為:孤獨癥兒童一般都會表現出這樣或那樣的刻板行為或刻板動作,例如轉圈、嗅味、玩弄開關、來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積木、特別依戀某一種東西、愛看電視廣告或天氣預報、愛聽某一首或幾首特別的音樂,但對動畫片通常不感興趣。往往在某一段時間有某幾種刻板行為,并非一成不變。
4. 智力異常:70%左右的孤獨癥兒童智力落后,但這些兒童可以在某些方面顯得有較強能力, 20%智力在正常范圍,約10%智力超常,多數患兒記憶力較好,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方面,例如數字、年代等。對音樂特別有興趣。
5. 感覺異常 大多數孤獨癥兒童存在感覺異常,包括對某些聲音的特別恐懼或喜好,有些表現為對某些視覺圖象的恐懼,很多患兒不喜歡被人擁抱,痛覺遲鈍也??梢砸姷?。
6. 其他:多動和注意力分散行為在大多數孤獨癥患兒較為明顯,常常被誤診為兒童多動癥。此外發脾氣、攻擊、自傷等行為在孤獨癥兒童中均可以看到,這類行為可能與父母教育中較多使用打罵或懲罰有一定關系。
兒童孤獨癥會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嚴重的傷害,預防兒童孤獨癥要采取綜合性措施,家長平時要鼓勵孩子多參加各種鍛煉,多參與集體活動。切勿讓孩子長期過“封閉式”的生活,以免形成孤僻性格而殃及孩子終生。如果發現孩子出現類似兒童孤獨癥的表現,應及時請教醫生,妥善施治,并進行有關誘導訓練。因為家長越早發現,越早對其進行治療,效果就會越好。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