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療育指南 > 瀏覽文章

普通班的特殊兒童 一個ADHD學童的個案輔導歷程與省思

2010/1/6 14:03:24 來源:屏東縣光華國小教師兼輔導主任 作者:莊慧美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摘要

  一般社會大眾對于注意力缺陷過動癥的認知仍常處于「孩子故意調皮搗蛋、不乖」的階段,對于其形成因素、發展特征至如何面對孩子的過動行為及正確的幫助孩子常有一知半解的現象。也因之前有過動學童因一時的情緒激動,憤而殺死同學的案例,激起了社會大眾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癥的關心與注意。因此本文先由文獻中探討注意力缺失過動癥的意義與診斷標準、形成因素、各發展階段的特征中做簡略的介紹與分析,使社會大眾對于ADHD有更進一步認識。

  在本文中,筆者將兩年前輔導一個ADHD學童的心路歷程,藉由關系建立期、雙向溝通期、問題解決期等三個階段闡述學童、家長、個人的成長與改變作一回顧與省思。第四個階段--延宕追蹤期為該生畢業后一年多以來的追蹤輔導。

  在近一年的輔導過程里,初步發現在輔導個案可能面臨的難題有:家長難以感同身受孩子的處境、家長與老師對孩子同理與縱容的兩難分野、同儕難以接納ADHD學童、學校課程進度的壓力,老師無暇面面俱到等。

  雖然在個案國小階段為期近一年的輔導有某些成效,但在后續的延宕追蹤期卻頗令人失望與感傷,因隨著其年齡的增長、青春期的到來、升學壓力的繁重等現實因素,都可能增加輔導上的困難。而父母親對于世俗的眼光、社會的成就標準、夫妻關系,都會影響ADHD在成長上每一步,同儕、老師的接納,直接也影響其學校生涯順遂與否。

  即使如此,筆者仍期待社會大眾以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同理心去面對ADHD的學童,在能力范圍之內提供一些支持與協助,使這些學童與家長能得到真正的幫助與應有的資源。

  最后僅提出六項建議供家長與老師在輔導 ADHD學童的參考:

  (一)調適心態并尋求相關機構的協助。

  (二)設身處地了解孩子的困難。

  (三)學習分辨孩子的行為。

  (四)制定行為的標準。

  (五)行為改變技術的配合運用。

  (六)尋求醫師與專業人員的協助。

  • 發表跟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