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療育指南 > 瀏覽文章

何為劉氏教學法?

2010/3/16 10:28:45 來源:博客 作者:臨沂愛之旅自閉癥教育中心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何為劉氏教學法?

  劉弘白博士簡介:福建福州人,出生于臺灣花蓮

  學歷:美國圣名學院特殊教育碩士、美國林肯大學教育博士

  經歷:臺北市立師范學院講師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國立臺灣師范大學特教研究所暑修部教授

  高雄市自閉協會顧問

  教育廣播電臺〝超越障礙 迎向陽光〞節目主持人

  中、美、臺劉氏兒童發展中心創辦人

  「中華學習障礙協會」發起人與首任會長

  現職:中華學習障礙協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劉氏基金會董事長

  美國俄頓失讀協會(Orton Dyslexia Society)會員。

  北京孤獨癥協會特邀顧問

  著作:1.《學習能力的障礙》

  2.《劉博士談兒童學習障礙》

  3.《學習障礙100問》

  4.《如何教出更聰明的孩子(有聲書)》

  5.《臺灣地區學業不振兒童基本學習能力訓練效果之研究》

  6.《告別慢半拍》

  劉弘白東吳大學畢業后任職國中教師時期,發現許多有學習障礙的兒童卻沒有適當的方法改善,乃于一九七五年赴美國專攻學習障礙,學成后返國成立劉氏基金會,設立兒童發展研究中心,近年更將觸角延伸至大陸,曾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講學,并獲山東師范大學聘為客座教授,應北京、福州、上海、臨沂、濟南、徐州、泰山、杭州、天津、西安、桃林、寧波等市邀請演講或出席指導專題研習,邀請的單位包括福州師范附屬小學、實驗小學、古樓第一中心小學、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山東省臨沂市教育局、工商局、北京市醫科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北京社會學會社會福利研究組、北京孤獨癥康復協會、徐州倫理協會、少華街小學、濟南市教育局及省立醫院等。一九九五年九月,在美國洛杉磯成立分部,短短一年半期間已在洛城造成轟動,世界日報、一三○○電臺、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風云雜志等,爭相邀請訪問,使得劉氏教學法,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學障教育觀念得以更加的推廣。劉弘白博士認為,天下沒有不是的孩子,因為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只有不是的父母與教師,「有教無類」但仍然要重視方法,重視方法之前切不要以為我們已經了解孩子?!笇W習障礙」是孩子們的困難,是我們以前所不能了解的。

  兒童教育領域的劉氏教學法(或稱劉氏理論)是以臺灣劉弘白博士的姓氏命名的對學習障礙兒童運用“視聽動”三大運動進行教育訓練的一種方法。

  一、“ABA”是方法,不是教育目標

  “ABA”目前已有新的版本和新的方法。但不論怎么修改,正如作者所說,是“提升自閉兒社會交往能力”的一種方式。對自閉兒早期不開口、不會溝通,它是一種方法。但是能溝通、能受教之后,下一步該教什么,怎么和入學后的學習接軌,“ABA”并不是為達到這個目的而設計的。

  二、自閉兒的教育劉氏不從“社交”、“語言”開始

  自閉兒的問題表象,是在語言和社交能力上。所以不論醫學界或心理學界都針對他們的語言、社交能力去研究設計方法。例如“ABA”針對“社交能力”、“語言治療”、“語言缺失”,但是劉氏的觀點則不同,劉氏針對的是“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又是由哪些能力形成的。所以“ABA”教的是“方法”,劉氏教的是形成原因的“內容”。教方法的人常會因不了解內容,在孩子能溝通后,不知道往后要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與小學的課程相接軌?!爸委熣Z言”的人也一樣,除了語言的誘發不是那么到位,對“語言能力發展”(語言能力及齡)也無法提供幫助。所以學前自閉兒,往往因為這兩項或其他醫學方法而耽誤了寶貴時間和學前特教的機會?!靶睦怼焙汀搬t學”兩個領域只想把“社交”和“語言”能力建立起來,劉氏則是將“社交”和“語言”能力分成不同階段,每年都有不同目標。

  懂得社交和語言能力怎么形成,又知道什么年齡該達到什么語言、社交、還有其他學科的能力水平,才容易創造更好的條件和入學后每個學科的學習接軌。否則辛辛苦苦用盡了“醫學”和“心理學”的方法,還以為自己盡心盡力,卻不知道實際上是耽誤了孩子。

  三、被誤診為自閉癥的孩子

  許多語言能力發展慢、兩眼東張西望、社交能力差、不太與人溝通、四處走動...的孩子,經常被誤診為“自閉癥”或者“有自閉癥傾向”,其實他們是“學習能力不及齡”,屬于“學習障礙”。

  但是在學前這段時間,他們跟著大家跑醫院。拖到入學前是開口說話了,但是各項能力都沒跟上同齡孩子應有的水平。入學后,除了學校沒有為這些孩子安排補救環境,也沒有能有效教育這種孩子的方法。他們的問題還經常被視為是“行為”、“態度”、“注意力”、“多動”……所造成。這種把結果當原因的專業知識,一直困擾著老師和家長,讓他們無暇,也不可能想到真正原因不在這里。

  假性自閉癥的孩子們,需要用“學習能力”提升的方式盡早從自閉癥群體中分離出來。

  四、別說什么方法都試過了

  自閉兒的“自閉特質”是不能根治的,但是思維能力卻能逐年上長。想法成熟、脫離了幼稚的階段,自然“自閉”的情況可以改善,但是這種“想法逐年成熟”、“思考能力隨年齡成長”,是“學習能力”逐年上升,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上У氖侨澜绲?a href="http://m.www471818.com" target="_blank" class="innerlink">自閉癥兒童,從被發現是“自閉癥”之后到入學,忙來忙去,幾乎都是在醫院倡導的各種“治療”中將時光輕擲。沒人注重自閉兒的“學前特殊教育”。醫療并不是教育,而且特殊教育更能解決的問題,何必浪費時間,用醫療、康復的方法,只需求些微弱幫助。

  語言治療、感覺結合、聽力結合、音樂治療、藝術治療……能治療孩子的作文,如“有內容無章法”或“寫得短”嗎?能治療幾年級的應用題呢?能讓閱讀能力勝任幾年級的教材呢?不同年齡的說話內容和理解能力,也是這些方法“治療”出來的嗎?沒有這些“治療”,教育就不能進行嗎?

  多年來家長們帶著孩子穿梭在醫學和心理的方法中,根本無法判斷這些方法的屬性和優劣,對自閉的孩子而言,有如悲劇。

  五、認識不同的專家

  1、教育的領域,主要研究教材(學科)和教學方法。例如數學、語文教材、教法便是。

  2、心理學在教育領域的研究稱為“教育心理學”。強調的是心理和行為,用的是強化(增強)的方法。認為只有好的態度和行為,如注意力集中、專心、有自控能力、有興趣……等,學習就能更好。這種只強調行為、態度,而忽略了“幾歲的能力,面對幾年級的教材”;似乎在暗示我們小學生只要專心,注意力集中……,也可以上大學。況且兒童能力的差異與學習能力的不足,經常是行為和態度不當的原因,而不當行為經常是“能力不及齡”的結果。這種倒果為因的看法,經常困惑著教師和家長。在劉氏提出這個論點之前,全世界的教師是被心理學家這么教的。

  3、醫學涉及教育方面的研究,多指向影響學習的“生理條件”,但是卻證明不了具備了這些“生理條件”,就一定學得更好。感覺結合、注意力不集中癥(包括多動)都無法提出這樣的證明。這些研究里,經常還提到:“奇怪的是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做某些事注意力卻非常集中”。因此拿不出“到底有沒有這個癥”的具體醫學根據。

  目前,兒童學習問題已經“心理化”和“醫學化”了。前者對很多現象倒果為因,后者則常拿不出醫學上具體的根據。

0% (0)
0% (10)

下一篇: 冰冷家庭造就孤獨兒 上一篇: 一知半解的父母別耽誤孩子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何為劉氏教學法?]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