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不識能背誦整篇課文不識樂譜能連彈3小時不重復
自閉癥,讓人聯想到美國電影《雨人》,由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自閉癥患者雷蒙德,每天重復刻板的生活,卻能清晰背下電視里的每一句臺詞,說出一段文字來自于哪本書哪一頁。
15歲的自閉癥女孩雪兒(化名),就是現實中的“小雨人”。
不識樂譜,她卻能連彈3小時不重復;一個字不識時,她卻能背誦整篇課文。
第一次學滑冰,她就沒摔過跤,游泳、自行車、滑板,幾乎都是一學就會。
4月1日,也就是明天,一場“感恩”鋼琴音樂會,將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金沙劇場舉行。
音樂會的主角,正是15歲自閉癥女孩雪兒。
5歲成“雨人”急躁時把凳子往樓下扔
昨日,雪兒坐在家里,安靜彈琴。
她或許并不知道自己的音樂會意味著什么,只是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
動人的旋律,不斷在她指尖飛揚。
15歲的她,看起來比同齡孩子發育晚,長相乖巧。而眼睛里,則透著與年齡不相稱的憂郁。
5歲時,雪兒確診為自閉癥。晚上睡覺時,雪兒要開著燈、開著音樂,她不睡,父母也睡不成。
興奮時,她把衣服、板凳都“飛”到樓下。家住二樓,她在樓上扔,父母就在樓下撿,邊撿邊向鄰居道歉。
所幸,“飛”下的板凳從沒砸到人。
一看到喜歡的東西,不管是誰的,雪兒都伸手去拿。
在肯德基,她伸手抓來鄰桌小男孩的漢堡就往嘴里塞。
小男孩大哭,他父母也一臉不高興,“哪個的娃娃,太不講禮了?!?/p>
“對不起,她是特殊的孩子……”最初,母親蘭莉每作這樣的解釋時,就忍不住哽咽。
偶然發現音樂世界里她最安分
雪兒對聲音有著特殊的敏感。
在耳朵邊搓紙,雪兒可以玩一下午。
上小學時,老師、父母教她一個字個字認,她從來不會,每本書都撕爛。
一次,老師驚奇發現,當其他小同學在讀課文時,雪兒已經可以完全背誦。但翻開書讓她認字,卻又一個都不識。
老師、父母“研究”后才發現,其他同學讀課文的聲音,已深深印進雪兒的大腦,讓她“過耳不忘”。
雪兒10歲,為了給“不安分”的孩子找點事做,蘭莉開始讓她接受強制性的鋼琴訓練。
她的音樂天賦,卻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一首曲子,老師只需教她兩遍,她就完全記住,熟練彈奏出來。而至今,她還不會識譜。
坐在鋼琴邊,雪兒能安靜地彈奏3小時不重復。
她一直注視著自己喜歡的鋼琴老師,不看琴鍵,絲毫不影響發揮。
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她可以一坐就是7小時,安安靜靜。
蘭莉把燈關掉后,琴聲照樣不斷。
鋼琴對雪兒來說,既是“玩具”,也是“生活”。
12歲,雪兒就在北京舉行的“同一片陽光,同一份愛心”全國青
少年藝術人才推選賽中,獲得全國總決賽鋼琴殘障組金獎。
等待獨立“琴棋書畫舞”樣樣會
13歲,志愿者老師吳彤開始給雪兒做形體訓練。
吳彤給她示范劈叉,她開始模仿,最初始終下不去。
“雪兒,休息一下?!?/p>
“不,叔叔都會,我也要會?!眲×业奶弁醋屗蹨I直流,她也不愿停止,直到腿“軟”為止。
吳彤用手給她硬掰,她決不喊疼。
一個自閉癥孩子的執著,讓吳彤深感驚訝,“我訓練過很多正常孩子,從來沒像雪兒這樣堅韌的?!?/p>
如今,劈叉、抬腿,這些高難度動作,對雪兒絲毫不是問題。
《雨人》中的雷蒙德,每天定點定時看同樣節目,一旦打破秩序,就會慌亂難受。
而訓練對雪兒來說,也是“必須”的日程。
她似乎很享受這個過程,又好像是必須完成的“使命”。
她不會對重復感到厭倦。蘭莉至今記得,雪兒第一次滑冰刀,就沒摔過。
蘭莉拉著雪兒走進冰場,雪兒慢慢放開欄桿,在冰場上平衡地移動著……
第一次跳進游泳池,她就沒沉下去,游泳似乎是她天生的本領。
雪兒會的事情越來越多,騎自行車、滑滑板、下棋、書法,如今已是“琴棋書滑舞”樣樣會的小才女。
看著她一點一點進步,家人期待著,雪兒獨立一天的到來。
自閉癥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被歸類為一種由于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語言發育落后,重復刻板行為。70%左右的孤獨癥兒童智力落后,但這些兒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較強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圍,約10%智力超常,多數患兒記憶力較好,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方面。今年4月2日,是第三個“世界自閉癥日”。
特殊的家庭:不放棄就有希望
昨日,蘭莉忙著籌備音樂會,又有人打來電話,“還有票嗎?”
說到音樂會,還要追溯到春節時,蘭莉驚訝地發現,雪兒可以在鋼琴邊彈奏近8小時。她萌發一個念頭,舉辦一場家庭音樂會,表達雪兒對親朋的感謝。
十多年來她的世界只有女兒
消息不脛而走,慕名索票的人越來越多?!凹彝ナ健钡囊魳窌缓冒岬浇鹕硠?,婦聯、殘聯等單位也表示關注、支持。甚至有些明星提出想參加,蘭莉拒絕了。所有的票都是免費贈送,“感恩”的性質沒有變。
400多張票都被“搶”完。
與音樂才能比起來,蘭莉最愿意看到的,還是雪兒“一覺醒來”,走進他們的世界。
兩歲之前,雪兒可以背誦幾十首唐詩,“這孩子是天才吧?!?/p>
得知女兒是自閉癥,蘭莉一度很苦悶,仿佛進入一個黑洞,找不到出路。
雪兒6歲時,她把孩子托給自己的姐姐照顧,自己去北大進修了兩年。
在這段安靜的時間,她內心安定了,“一定要找到幫助女兒的方法?!?/p>
她和丈夫帶著雪兒四處尋醫問診。西醫、中醫,都在堅持。
十多年來,每天下班,她的世界里就只有女兒。
期待有一天女兒“蘇醒”過來
電影中的“雨人”,雖然沒與家人生活在一起,但父親每周都要教他慢慢地開別克車,至死也沒放棄過這個特殊的兒子。
蘭莉和丈夫常常會想:退休以后做什么呢?開車帶著雪兒去四處旅游?
但他們最愿意看到的,是有一天女兒“蘇醒”過來,可以真正獨立生活。他們不敢想象,有一天他們不在了,雪兒該怎么辦。
電影最后,“雨人”靠著弟弟的額頭,手足情在那一刻定格。
雪兒漸漸學會表達對母親的愛?!白钕矚g誰?”“媽媽?!?/p>
她遲緩地說著,然后把嘴巴貼在母親臉上,久久不放開。
明天,雪兒將獨自坐在聚光燈下,臺下將有400多個聆聽者。眾人在為她忙著。她或許不清楚“準備”的意義,手指只是重復著有序的“刻板”。
看著她的“好狀態”,蘭莉放心了。母親知道,觀眾中會有很多自閉癥兒童的家長,雪兒動人的琴聲會給予他們力量。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