煒煒媽媽
我家阿姨走后,一開始沒時間就出去吃,但總在外面吃也不是辦法,做飯問題突顯出來了,三個人兩菜一湯做起來也不難,但米飯燜的時間短了不香,而煒煒回家早,要是他學會燜米飯就好了,因此我們決定教煒煒用電飯鍋燜飯。
首先告訴他燜飯的程序:打米—淘米—盛水—擦干凈內膽外表—放入鍋內—蓋蓋—插電源—按下煮飯開關,這個程序雖然簡單,其實每個步驟都要細分成很多小步驟。
打米的時候,煒煒手的控制力不是很好,一杯米不是太滿了,就是缺一點,做出來的飯量就不一樣了。教他把杯子埋入米中,平端著杯子輕輕抖動,讓高出杯口的米掉下去,米和杯口一樣高才是一杯,剛開始做飯時他總是覺得兩杯半米太少,怕不夠吃,每次都多打一杯弄得每天都剩飯,我們就告訴他米在受熱時會膨脹,飯熟了以后就多了,經過幾次打米后他就有把握了。
淘米時叫他淘兩遍就行了,他老說水還是混的,還要淘,我們就告訴他,是米中的淀粉泡出來了,再淘水也是白的,后來他就只淘兩遍了。
盛水時告訴他幾杯米對應的刻度線,由于他的手勁不夠,端不平,刻度也就不對了,而水多了米飯煮出來的就像粥了,溢出很多米湯,弄得鍋和桌子上全是,而水少了米飯一粒一粒的,也不好吃。教他一定要轉轉內膽,否則內膽與鍋底部的加熱裝置不良可能會煮不熟,他每次會轉轉內膽。
插電源這步比較危險,因為我家電源插座在墻上,插插頭時一定要很小心,如果手指接觸到插頭的金屬部位,很容易被電著。三相插頭插起來還是要費點勁,每次我都害怕他的手碰到金屬出危險。后來我想了個辦法:在墻上的插座上接了一個接線板,接線板上有一個控制按鈕,把電飯鍋的插頭插在接線板上固定,每次只要按下接線板上的按鈕就接通電源了,這樣就可以放心的讓他使用電飯鍋了。
兩星期下來,他已完全能獨立燜米飯了,期間也出過狀況。第一次是等我的菜炒好了,煒煒揭開飯鍋準備盛飯時,大呼:“媽,鍋里怎么全是水呀!”,我走過去一看,鍋里還是淘完米的樣子,仔細檢查才發現,電飯鍋的啟動按鈕未按下,我告訴他最后啟動按鈕一定要按下了。他很著急的問:“這可怎么辦呢?”我說:“只有慢慢等了”,他也很乖的等著。還有一次吃飯時發現飯沒熟,是夾生飯,檢查發現是電源與鍋的接觸松了,是燜飯中間他走過去拿什么東西,把線給拉脫了,他說接著再煮一會兒就能吃了,我告訴他夾生飯煮不熟了,只有煮粥了,正好冰箱里還有一些剩飯,把它蒸熱就可以吃了。其實每次出點小狀況他都能加深印象,把能力提高一些。
現在煒煒每天回家會自覺的把米飯燜上,把肉化上,這樣我們回家洗菜炒菜就行了,這樣就能早點吃飯,早點休息。
從煒煒學習新技能的過程中我體會到:當我們準備讓孩子學一個新的技能時,應該分析孩子的能力,根據孩子目前的能力把整個過程分解成幾個大步驟,在實施過程中,如果其中某個步驟對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那么再把步驟細化到孩子能獨立完成的小步驟,當每個小步驟能獨立完成時,給予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漸漸的把每個小步驟連接起來,完成一個大步驟,最后獨立完成一件事情。通過長期的鍛煉孩子會學會很多生活技能,再讓他建立起時間概念,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了,那么他獨立生活的期望就有可能實現了。
現在煒煒起床后會連續完成疊被子、洗漱、煮泡飯、盛飯、洗碗、擦桌子、拖地這一連串事情,會購物、燜米飯、炒簡單的菜,也有自己的休閑活動:上網、看電視、看電影,還可以跟多人一起進行集體活動:打球、玩牌等,并從中體會到快樂,希望他不斷地進步。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